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303

第303章 临终始悟

“原文”

太子虑上有不讳[1],须预防拟[2],手自为书,封出问素;素条录事状以报太子。宫人误送上所,上览而大恚[3]。陈夫人平旦出更衣[4],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5]:“太子无礼!”上恚,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6]!”乃呼柳述、元岩曰:“召我儿!”述等将呼太子,上曰:“勇也[7]。”述、岩出阁为敕书。杨素闻之,以白太子,矫诏执述、岩[8],系大理狱[9];追东宫兵士帖上台宿卫[10],门禁出入,并取宇文述、郭衍节度[11];令右庶子张衡入寝殿侍疾,尽遣后宫出就别室;俄而上崩。故中外颇有异论。陈夫人与后宫闻变,相顾战栗失色。晡后[12],太子遣使者赍小金合[13],帖纸于际,亲署封字,以赐夫人。夫人见之,惶惧,以为鸩毒,不敢发。使者促之,乃发,合中有同心结数枚,宫人咸悦,相谓曰:“得免死矣!”陈氏恚而却坐,不肯致谢;诸宫人共逼之,乃拜使者。其夜,太子蒸焉[14]。

“注释”

[1]太子:即杨广。上:隋文帝。不讳:死亡的委婉说法。[2]防拟:防备揣度。[3]恚(huì):恼怒。[4]平旦:拂晓。[5]泫(xuàn)然:流泪的样子。[6]独孤:独孤皇后。[7]勇:故太子杨勇。[8]矫诏:假传圣旨。[9]大理狱:大理寺的监狱。[10]帖:裨将。[11]节度:调度指挥。[12]晡(bū):黄昏。[13]赍:赐予。[14]蒸:与尊长乱伦。

“译文”

杨广考虑到文帝随时会去世,必须预作防备揣度,他亲手写了一封信封好,派人送出来询问杨素。杨素把情况一条条写下来回复太子。宫人误把回信送到了文帝的寝宫,文帝看后极为愤怒。拂晓时,陈夫人出去更衣,被太子杨广所逼迫。陈夫人拒绝了他才得以脱身。她回到文帝的寝宫,文帝奇怪她神色不对,问什么原因,陈夫人流着泪说:“太子无礼!”文帝愤怒,捶着床说:“这个畜生!怎么可以将国家大事交付给他!独孤误了我!”于是他叫来柳述、元岩说:“召见我的儿子!”柳述等人要叫杨广来。文帝说:“是杨勇。”柳述、元岩出了文帝的寝宫,起草敕书。杨素闻知此事,告诉了太子杨广。杨广假传文帝的旨意将柳述、元岩逮捕,关进大理寺的监狱。他们迅速调来东宫的裨将兵士来宿卫仁寿宫,宫门禁止出入,并派宇文述、郭衍调度指挥;命令右庶子张衡进入文帝的寝宫侍候文帝。后宫的人员全被赶到别的房间去。一会儿,文帝死了。因此朝廷内外有很多不同的说法。陈夫人与后宫们闻知发生变故,面面相觑,战栗失色。黄昏时,太子派使者送来小金盒,盒边上贴封纸,杨广亲笔写上封字,赐给陈夫人。陈夫人看见小金盒,惊惶恐惧,以为是鸩毒,不敢打开。使者催促陈夫人,于是她打开小金盒,盒内有几枚同心结。宫人们都高兴了,互相说:“可以免死了!”陈夫人愤怒得坐下,不肯致谢。宫人们一起逼迫陈夫人,她才拜谢使者接受了小金盒。当天夜里,太子杨广将陈夫人奸淫。

“点评”

隋文帝临终的时候,才得知杨广的真面目,杨广调戏陈夫人的故事极富小说色彩。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现在已无法考证。司马光撰史的目的是为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所以他并不拒绝小说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