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312

第312章 顺民应天

“原文”

世民乘间屏人说渊曰[1]:“今主上无道[2],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3]。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4]。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渊大惊曰:“汝安得为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因取纸笔,欲为表。世民徐曰:“世民观天时人事如此,故敢发言;必欲执告,不敢辞死!”渊曰:“吾岂忍告汝,汝慎勿出口!”明日,世民复说渊曰:“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要之,终不免罪。且世人皆传李氏当应图谶[5],故李金才无罪,一朝族灭。大人设能尽贼,则功高不赏,身益危矣!唯昨日之言,可以救祸,此万全之策也,愿大人勿疑。”渊乃叹曰:“吾一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6]!”

“注释”

[1]世民:李世民。乘间;乘机。渊:李渊。[2]主上:即隋炀帝。[3]晋阳:即太原。[4]无日:不日,马上就到了。[5]图谶(chèn):预言未来事态的图籍。[6]化家为国:意即李氏称帝则李家就代表国家。

“译文”

李世民乘机屏去左右的人劝说李渊:“如今主上无道,百姓困顿贫穷,晋阳城外都成了战场,大人若是恪守小节,则下有流寇盗贼,上有严刑峻法,您的危亡就要来到了,不如顺应民心,兴起义兵,转祸为福,这是上天授予的机会。”李渊大吃一惊说:“你怎么说这种话,我现在就将你抓起来向县官告发!”说着就取来纸笔,要写状表。世民慢慢地说:“我观察天时人事到了如此地步,才敢说这样的话。如果一定要告发我,我不敢辞死!”李渊说:“我哪里忍心告发你,你要谨慎,不要乱说!”第二天,李世民又劝李渊:“如今盗贼日益增多,遍布天下,大人受诏讨贼,可贼讨得尽吗?总而言之,最后还是不免获罪。而且世人都传说李氏当应验图谶,所以李金才无罪却在一个早晨就被灭族了。大人要是能将贼剿灭尽,那么功劳太高无法奖赏,而您自己会更危险!只有昨天的话可以使您避祸,这是万全之策,希望大人不要疑虑。”李渊叹息说:“我一夜都在考虑你的话,你说得很有道理,今天就是家破人亡也由你,变家为国也由你啦!”

“点评”

在隋末的大乱之中,李世民的态度比他的父亲李渊更加积极。李渊缺乏李世民那种战略的眼光和魄力。是李世民促使父亲加入了反隋的洪流。李渊所谓“化家为国”,真正的含义是化国为家,将中国变成他们李家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