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439

第439章 欲壑难填

“原文”

会毛仲妻产子[1],三日,上命力士赐之酒馔、金帛甚厚[2],且授其儿五品官。力士还,上问:“毛仲喜乎?”对曰:“毛仲抱其襁中儿示臣曰:‘此儿岂不堪作三品邪!’”上大怒曰:“昔诛韦氏[3],此贼心持两端,朕不欲言之;今日乃敢以赤子怨我[4]!”力士因言:“北门奴[5],官太盛,相与一心,不早除之,必生大患。”上恐其党惊惧为变。十九年,春,正月,壬戌,下制,但述毛仲不忠怨望[6],贬瀼州别驾[7],福顺、地文、守德、景耀、广济皆贬远州别驾[8],毛仲四子皆贬远州参军,连坐者数十人。毛仲行至永州,追赐死。

“注释”

[1]毛仲:即开府仪同三司霍国公王毛仲。[2]上:即唐玄宗。力士:即高力士。[3]韦氏:即中宗的皇后。[4]赤子:婴儿。[5]北门奴:泛指王毛仲、李守德等北门帝奴。北门:即玄武门。[6]怨望:怨恨。[7]瀼州:地名。在今广西上思县。[8]福顺等人即上文所谓北门奴。福顺、地文、守德、景耀、广济:即葛福顺、唐地文、李守德、王景耀、高广济。

“译文”

恰好王毛仲的妻子生了孩子,第三天,唐玄宗派高力士送给他很多好酒美食、金银丝绸,并且授予他儿子五品官。高力士回来,唐玄宗问:“王毛仲高兴吗?”高力士回答说:“王毛仲抱着他襁褓中的儿子给我看并且说:‘我这儿子难道做不了三品官吗!’”唐玄宗勃然大怒说:“以前铲除韦氏,此贼就怀有二心,朕不想说他;今天竟敢拿婴儿来埋怨我。”高力士趁机说:“北门的奴才,给他们的官职太大了,他们互相勾结,如不早日除去,必定会发生大乱。”唐玄宗担心王毛仲的党羽因惊惧而发生变故。十九年,春季,正月,壬戌(十三日),唐玄宗下令,只说王毛仲对他不忠而且有怨恨情绪,因此降职为瀼州别驾,葛福顺、唐地文、李守德、王景耀、高广济都降职任边远各州的别驾,王毛仲的四个儿子都降职为边远各州的参军,受他们牵连的有几十人。王毛仲走到永州时,唐玄宗又派人在路上将他赐死。

“点评”

小人得志,猖狂无忌。毛仲得宠,忘乎所以。他怨恨皇上,犯了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