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资治通鉴》故事500篇
8242900000484

第484章 刺杀之风

“原文”

六月,癸卯,天未明,元衡入朝[1],出所居靖安坊东门;有贼自暗中突出射之,从者皆散走,贼执元衡马行十馀步而杀之,取其颅骨而去。又入通化坊击裴度,伤其首,坠沟中,度毡帽厚,得不死;傔人王义自后抱贼大呼[2],贼断义臂而去。京城大骇,于是诏宰相出入,加金吾骑士张弦露刃以卫之,所过坊门呵索甚严。朝士未晓不敢出门。上或御殿久之,班犹未齐。

“注释”

[1]元衡:即宰相武元衡。[2]傔(qiàn)人:从人,仆人。

“译文”

六月,癸卯(初三),天色尚未大亮,武元衡前去上朝,从他居住的靖安坊东门出来。突然,有一个贼人从暗地里出来用箭射他,随从人员纷纷逃散。贼人牵着武元衡的马匹走出十多步以后,将他杀死,砍下他的头颅,便离开了。贼人又进入通化坊,前去刺杀裴度,将他头部击伤,裴度跌落在水沟中。由于裴度戴的毡帽很厚,因而得以不死。从人王义从背后抱住贼人大声呼叫,贼人砍断他的胳臂,得以走脱。京城的人们都非常惊骇。于是,宪宗颁诏命令,宰相外出时,加派金吾骑士护卫。金吾骑士张满弓弦,亮出兵器,在需要经过的坊市门前喝呼搜索,很是严密。朝中百官在天未亮时不敢走出家门。有时皇上登殿,等了许久,朝班中的官员仍然不能到齐。

“点评”

宰相都有人敢于刺杀,刺客之猖狂,中晚唐的刺杀之风,京师治安之差,高官之缺乏安全,亦由此可见一斑。裴度侥幸,命悬一线。王义的舍命救主,更是使这位忠仆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