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青少年做到言行一致的故事
82632700000005

第5章 吴起征兵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荀子

魏武侯派吴起担任西河太守,西河西边是秦国,秦国有个岗亭靠近秦魏边境。驻守岗亭的秦国士兵经常来西河骚扰边民,西河百姓深受其害。因此,吴起一来,就决心拔掉这个钉子。

可是,吴起手下兵力不足,临时征兵又很难征到。怎么办呢?他想了一个主意。

一天,吴起叫人把一根车辕子搬到了北门外面,并把它斜靠在北门的一侧,旁边贴张告示:“如果有人能将这根车辕子搬到南门外面,本太守将赏给他良田二十亩,上等住宅一套。”落款处是吴起的亲笔签名,并赫然盖着“西河太守”的大印。

消息很快传开了,许多人围着车辕子议论纷纷,就是没有人动手去搬。

一直到傍晚时分,北门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看了看告示,又看了看车辕子,将信将疑地问那负责监守的士兵:“这是真的吗?”

那士兵回答:“你没看见太守的大印吗?”

小伙子心里还有些狐疑,但他决定试一试。于是,他扛起车辕子,迈开大步,穿过繁华的闹市区,一直送到南门外面,小伙子身后跟着一大群看热闹的人。他们一方面嘲笑小伙子白日做梦,想得到天上飞来的横财;另一方面也想看看结果究竟如何。

负责监守的士兵看见车辕子送到了指定地点,就领着小伙子进了太守府。不一会儿,小伙子出来了,他满心欢喜,手里拿着太守赏给的田契和房契。看热闹的人见了,眼红得不得了,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不试一试。

第二天,吴起又叫人把一石豆子放在东门外,出告示说:“如果有人把这石豆子送到西门外面,本太守将像昨天一样给予奖赏。”

这一次,人们都争着去搬豆子。搬运的人同样得到了赏赐。自此以后,西河百姓都知道了,新来的太守言出必践,很守信用。

吴起看看时机已经成熟,就出了第三张告示:“本太守明天将领兵攻打秦国的岗亭,为西河百姓除害。现在大量征收壮丁,希望大家积极参军。攻打岗亭时,首先攻上去的,将封为国家的大夫,赏给上等的住宅和田地。”落款处依然是吴起的亲笔签名和西河太守印。

百姓见了告示,都争着报名参军,不一会儿就征收足够的兵丁。第二天,吴起率领人马向秦国岗亭发起猛攻,将士们个个奋勇争先,一个早晨就把秦国的岗亭拿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