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青少年知道勤奋好学的故事
82633900000008

第8章 陆爽以书为良师益友

年华一去不复返,事业放弃再难成。

——白郎宁

陆爽,隋朝著名学者,魏郡临漳县人,在隋建国初期做了太子洗马。曾与宇文恺等人共同撰写《东宫典籍》70卷,对研究历史很有价值。

他自幼聪明好学,以书为良师益友,博览群书。他读书的特点是喜欢背诵。他认为只有背诵,才能掌握它的意义,并提高记忆力。9岁时,他就能背诵2000字的文章。17岁做了主簿,他好学不厌,并且经常手不释卷。他认为世上最珍贵的物品就是书,因为它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财富,千金难买。他立下志愿:终生以书为师。

在北齐被北周消灭以后,周武帝听说他是个有名望的学者,就征他入京做官。当时应征的还有阳之、袁叔德等10多名学者。他们一起去京赴任。这些人带着家眷、行李,每个人身后,都是好几辆车。

可是陆爽一没带家眷,二没带大小包裹,车上却满载着书籍,大约有几千卷,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他说:“什么都可舍弃,书一本也不能丢啊!”

到了京城之后,周武帝听到这件事很感动,非常钦佩他的人品和治学精神,以大礼接见了他。

陆爽以书做自己的老师和朋友,终生不移,终于使他的学识越来越丰富,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