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让青少年懂得尊老爱幼的故事
826342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的这段教导的意思是:“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如果以这样的准则治理国家,统一天下就如运转于掌心一样容易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国道德传统的精华。尊老爱幼是人类敬重自己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古往今来,一代代人由孩童到老人,不管在任何时期都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尊老就是孝敬父母,尊敬老人和长辈,是一个文明人的象征。我们的祖先早在原始社会就十分重视老人的生活,那时人们过着平等互助的氏族部落生活,采果、打猎等重体力劳动都是由身强体壮的青年人去干,在分配食物上却是偏向老人和长辈,团结互助成为原始人人人遵守的道德规范。我国奴隶社会也曾提出礼、孝、智、仁等道德规范,里面也渗透着尊老敬贤的思想。

俗话说得好:富不孝敬枉为富,穷能孝敬光祖宗,家有千金万两银,不如孝敬父母亲。古人云:“乌鸟私情,愿乞终养。”孝敬父母、尊敬老人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更是青年人的义务。

古语有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由此可知培养一个人谈何容易。长辈对晚辈的培养,应当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培养晚辈,是与之具有亲缘关系的长辈的义不容辞的职责。晚辈的健康成长,有赖于长辈的栽培;而晚辈的成才,又是长辈的殷切希望。对于晚辈,长辈应当注重双方的语言交流,通过彼此之间的交谈,及时交流思想,并且有意识地进行批评、指点或者帮助。这就是对晚辈言传的基本意义。倘若长辈为老不尊,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当面跟晚辈说一套,背着晚辈又去做另外一套,那么即使可以骗对方一时,也终有被对方识破之日。到了那个时候,长辈不仅会失去晚辈的信任,而且还会对其产生恶劣的影响。与此相反,长辈若是言行一致,凡事身体力行,就会为晚辈树立良好榜样。身教重于言教,每一个作长辈的人,对于自己在晚辈面前的示范作用,绝对不应当忽略或者低估。

古人云:“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每个人不管是处于什么时代,有一点都是共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大家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行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青少年的责任。

总之,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阅读尊老爱幼的故事,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每个人都应为新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书中故事不仅为了启发大家,更希望引导大家从故事中学美德,身体力行,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一个尊老爱幼的模范。人人都能做到尊老爱幼,尊敬长辈,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