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课堂学习中的108个怎么办
82634800000016

第16章 学习时容易发困怎么办?

教师在课堂上,见有同学打瞌睡,思想上的反感是最强烈的:这位同学不遵守课堂纪律;这位同学求知欲不强;这位同学不尊重老师的劳动;难道老师讲得不好,听讲还不如打瞌睡?所以,有的年少气盛的教师,一时气愤不过,便大声将那学生喊醒,甚至罚站。这样,便影响了课堂气氛、师生感情和教学效果。

做为上课常打瞌睡的同学,真正理解老师的这片苦心,很有必要,也很有好处。应该认真严肃地自我反省一下,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远大理想,以增强自己的求知欲。求知,就要求师;求师,就要尊重老师的劳动。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珍惜课堂上每一分钟,努力用理智克制自己,振作精神集中精力听好课,才能打好坚实的学习基础。这是改掉上课常打瞌睡这一不良习惯的最根本的措施,也是最有效的措施。

此外,还可提供一些辅助性的措施,遏制上课常打瞌睡。

一、同学上课打瞳睡,往往是对这门功课缺乏兴趣。兴趣,可以自然产生,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学习这门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心,有计划地多用一些时间和精力学习,只要人了门,兴趣也就产生了。

二、上课打瞌睡,有时是同学对任课老师的教学方法、语言表达等不适应。要从求知必须尊师出发,全面地充分地肯定老师的教学,首先看到老师教学的长处,虚心求教,这样对任课老师的教学也就会很快适应的。

三、同学在课堂上欲打瞳睡时,可以改变一下学习方式,由听老师讲,改为看,看老师所讲的那部分教材。认真地读,仔细地看,哪里看不懂,再去听老师的讲课,就有了听讲的兴趣。也可以由单纯听讲,改为边听边记,记老师所讲内容的重点。记,就需要动脑动手,需要组织概括,列清大纲细目。一动脑动手,睡神便被驱走了。还可以做作业,做这节课的练习。不会做,便会产生听老师讲解的要求。边做题,边听讲,一会儿便兴奋了。

四、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人体不是永动机,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将使工作效率下降,因此,我们应做到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有自我保护功能。一旦活动超过限度,为了防止自身因过度劳累而受到损伤,大脑皮层便会自动进入抑制状态并停止工作。当劳累过度而想睡觉时,就不要强迫自己硬撑着看书,因为这样并不能达到好的效果,没有学习效率,且会伤害大脑,更可怕的是,长期这样下去,会形成条件反射,造成一拿起书就打瞌睡。

五、睡前一刻钟不要看书。人的大脑都有一种分化抑制功能,它只对某些刺激做出反应。倘若你总是在睡前看书,甚至读着书本睡去,时间一长,就会形成不良的分化抑制,从此,便会拿起书就想睡觉。建议大家晚上看完书后,不要立即睡觉,而是做一些伸展活动和眼保健操,最后洗漱完毕,这些活动大约需要持续15分钟,然后就可以上床睡觉了。只有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保证睡眠高质量,才能保证精力充沛,学习的时候才不会发困。

六、在剧烈活动或情绪激动后不宜马上看书。在剧烈活动或非常激动时,人的大脑皮层相应的控制中枢会处于兴奋状态,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无法马上从刚刚结束的剧烈活动或激动状态中转移到那些控制看书学习的有关部位上来,因此,这个时候看书学习,很难集中注意力,一旦强行维持,则会发困。

七、加强课前预习。加强课前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你带着问题听课,这样,接收信息就会更主动。也会让你更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如此一来,将不会有困意。另外,如果真的很困时,不妨充分利用课间休息时间,趴在桌子上稍事休息或适量活动一下。

要特别注意的是,平时就应当加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不会感觉学习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情,才不至于一学习就想睡觉。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整,只要能够坚持,就一定会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