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家庭生活中的108个怎么办
82634900000008

第8章 有了继父(母),怎么办?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生活在由生父(母)与继母(父)组成的家庭里,因父母中有一位不是自己的生身父(母),所以在感情上往往显得不融洽,有时甚至产生较大的隔阂。那么应怎样和继父(母)相处呢?

一、要像对待生身父(母)那样孝敬继父(母)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春秋战国时代思想家孟子就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观点。意思是,奉养我的父母进而推广到奉养别人的父母。古人尚且有这样的情怀,我们就应该做得更好些。况且继父母不是“别人的父母”,仍然是养育你的父母,这是其一。其二,从法律上讲,继父母虽不是自己的生身父母,但与子女仍然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1条规定了继父或继母和受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就是对这种关系的保护。

二、要想方设法促进与继父(母)的感情交流

由于世俗偏见,人们往往认为继父(母)是后妈后爹,对子女很凶。实际上继父(母)也有很多苦衷,对孩子严了,人家说,到底不是亲生的,那么凶!要求松了,人家又会说,故意放纵孩子。其实就是生身父(母)又怎样呢?打骂孩子也是常有的事,因此,作为子女应理解继父母的苦衷,将心比心。通过日常的生活尽量增加与继父(母)的接触,向他们敞开心扉,使继父(母)进一步了解你的思想、志趣、性格;要多同继父(母)交谈,了解他们的想法,生活、工作上的艰辛和欢乐;了解他们对子女的要求和希望。在学习之余尽量帮他们做些家务劳动,要关心继父(母)的身体,特别是在继父(母)身体不适时更要注意嘘寒问暖。人是有感情的,相信通过日常生活的相互关心,继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会处得像生身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样好。

三、要理解、尊重继父(母)与生母或生父之间的感情

即使继父(母)对孩子不喜欢,也没有必要感到悲伤、苦恼,要认识到父(母)有父(母)的生活,我们也有我们自己的生活。世界归根结底是我们年青一代人的。因此千万不能向生身父(母)搬弄继父(母)的是非,不要因孩子而影响到继父(母)与生身父(母)之间的感情。当然,如继父(母)对孩子做出有违道德,甚至触犯法律的事那就另当别论了。此时,孩子就要拿起法律的武器,勇敢地保护自己,向丑恶行为作斗争。

其实对于继父(母)来说,他们这种角色是一种挑战,甚至有人把它说成是“不可能的使命”。他们的角色与亲生父母有着很大的区别。亲生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当上了,但继父母则可能在孩子发展历程的任何时候走进孩子的生活。一般而言,女儿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接受继父或继母。当然,在每个家庭中需要的适应时间是不同的,有的快一些,有的则久久不能被接受,被看做是家庭的闯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