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魂之光
8274200000041

第41章 “飞将军”黄公略

土地革命时期的1931年11月至1935年初,在今江西省吉水县水南、青原区东固一带,有一个以红军将领名字命名的县——公略县。这位红军将领就是有“飞将军”之称的红三军军长黄公略。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军事家,黄公略以其出色的军事才华和对革命的赤胆忠心在苏区军民中享有崇高威信,与朱德、毛泽东、彭德怀被人们并称为“朱、毛、彭、黄”。不幸的是,黄公略英年早逝,于1931年9月15日在行军途中牺牲于敌机扫射之下,但他在革命史册上留下的功绩却长久令人缅怀。

黄公略(1898—1931),原名础,字汉魂,又名黄石,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桂花乡高模冲一个失意书生家庭。黄公略从7岁起跟随父亲读旧书,10岁入新式小学,自幼喜读兵书,常怀忧国忧民之心和舍身报国之志,喜欢吟诵屈原名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愿遥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 他十三四岁时曾在家乡的石桥上遇税警欺负民女,便冲上去将那个家伙推下水。父亲怕这个小儿子性格太烈会惹祸,要他好好学习兵法韬略,他自己也就此将名字改为公略。

黄公略15岁小学毕业,留家乡教私塾两年。此间父亲病逝,大哥花天酒地却不给他钱外出求学。他愤然离家,投奔湘军当兵,不久便因有文化被营长重视而调任文书。此后,他担任过排长,又入湘军讲武堂学习了一年,毕业后任副连长、连长。虽然他在旧军阀队伍中升迁很快,却看不惯军中黑暗腐败和不休止的混战。别的军官多醉心于吃喝嫖赌时,他却总是研究战术条令,并与彭德怀等有正义感的军官结成朋友,组成了旨在改变社会和军队中压迫的“救贫会”。 当时上司拖欠和军官克扣军饷是家常便饭,黄公略担任连、营长时遇到士兵几个月领不到薪饷,便先拿出自己的钱分给大家,一时在下级官兵中传为美谈。1926年,北伐战争期间,黄公略读到布哈林所写的《共产主义ABC》,认定马列主义是救国救民的真理。1927年初,他被选送到黄埔军校高级班军事科。在反共“清党”的恶浪中,他更立志革命,同年末,广州起义失败后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春,黄公略回湘军,到独立第五师担任第三团第三营营长。同年7月,他和第一团团长彭德怀及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滕代远等在平江举行起义,建立了红五军,以这支部队为骨干开创湘鄂赣根据地。黄公略先后担任红五军第十三师第四团党代表、第二纵队纵队长以及湘鄂赣边境特委常委、军事委员会书记等职。

黄公略英勇善战,用兵如神,为革命立下了不朽战功。通过斗争实践,他创造了化整为零、昼伏夜出、避实就虚、声东击西等游击作战方式,并在理论升华的基础上写成了《游击战术》的小册子。红军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作为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其中也凝聚着黄公略的贡献。他打仗时总是身先士卒,亲自到最前沿观察,子弹不停地在身边飞也全然不顾,冲锋时也跑在前面,从而带动起全军,在部队中也形成了勇往直前的作风。1929年8月底,黄公略与返回湘鄂赣边区的彭德怀会合,担任红五军副军长。翌年初,井冈山周边的湘赣边区成立了一支3000人的红六军(7月改称红三军),黄公略任军长。经过他精心组织教育训练,使这支由赤卫队等地方武装组建的队伍素质提高很快。1930年2月24日,这支部队在黄公略的指挥下,配合红四军在吉水县水南,青原区值夏、赤家山和富滩大湾一带,重创国民党军唐云山旅,毙、俘敌1600余人,缴枪2000余支。8月20日随红一军团配合红三军团,在文家市歼敌3个团1个营,取得红一军团成立后的第一次大捷。特别在1930年12月第一次反“围剿”时,红三军在著名的“龙冈战役”中担当正面攻击任务,首先发起冲锋,俘国民党军前敌总指挥张辉瓒警卫营全体官兵,为全歼国民党第十八师、活捉张辉瓒立下大功。第二次反“围剿”时,红三军为中路,在泰和县伯佐、瑶岭和紫瑶山地区设伏,一举围歼国民党第二十八师师部,为以后的五战五捷首开胜局。当时红三军先于敌军占领了制高点白云山将军帽,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黄公略指挥部队从山上横压下来。霎时,数千颗手榴弹从天而降,枪炮齐响,杀声震天,敌人溃不成军。当时,黄公略率军从天而降的英姿给在白云山上观战的毛泽东留下深刻的印象,挥笔写下了“飞将军自重霄入”的诗句。第三次反“围剿”时,红三军和兄弟部队一道,首战莲塘,次战良村,再战黄陂,三战三捷;老营盘一战,又取得歼灭国民党蒋鼎文第九师独立旅的胜利。毛泽东对黄公略的指挥才能十分器重,在《蝶恋花·从汀州到长沙》一词中用“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的词句,对黄公略及其所率领的红三军作了很高的评价。

黄公略作风正派,以身作则,立场坚定,时刻不忘党和革命的利益,从不计较个人的安危得失。在湘鄂赣边区山中打游击时,下雪天部队还穿不上棉衣,黄公略自己也同大家一样穿单衣,并带头以红薯丝、草根充饥。1930年12月第一次反“围剿”开始前,有的人对富田肃反有意见,曾提出“反对毛泽东,拥护朱、彭、黄”的错误口号。在大敌当前,党和红军面临分裂的严重时刻,黄公略与朱德、彭德怀联名发表公开信,郑重宣告:“目前决战在即,凡是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同志,应站在共产党总前委领导之下,一致团结。坚决消灭敌人!谁不执行这一任务,谁就是革命的罪人。朱德、彭德怀、黄公略对于同志之间就只有革命与反革命之分,没有私人拥护与否之别。”维护了以毛泽东为首的总前委的领导和红一方面军的团结。国民党第一次“围剿”被粉碎后,蒋介石命令何键将黄公略的母亲、妻子拘到长沙,并且在湖南的《民国日报》上登出:“黄公略既将母与妻子送来长沙,足见悔过情殷,投诚心切。”制造策反舆论,混淆视听,进行要挟。同时又委黄公略的兄长黄枚庄为参议,要他携带银洋l500元和蒋介石、黄汉湘(黄公略的堂叔)的亲笔信进入江西苏区,劝诱黄公略“归正”。黄枚庄一进入苏区,即被红三军扣押,当红一方面军总部写信向黄公略征求处理乃兄意见时,黄公略斩钉截铁地回答:“一刀两断,义无反顾。”黄公略大义灭亲的坚定立场,不仅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策反阴谋,而且给全军指挥员以深刻的教育。

1931年9月14日,中央红军在兴国方石岭全歼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从师长到士兵,无一漏网。次日,黄公略率领红三军从方石岭追击逃往东固的国民党第九师,部队赶到东固罗坑村与张家背村之间的六渡坳时,军长黄公略和政委蔡会文、参谋长陈奇涵等人正在坳上一间民房里小憩,研究军事部署。突然,天空传来隆隆的马达声。黄公略出门一看,三架灰黑色的意大利造道格拉斯飞机,已贴着树梢呼啸而来,而大队红军正列队通过坳口。这些参加红军的翻身农民,大多数尚不知道飞机为何物,正在好奇地抬头仰望。黄公略急忙冲到坳上,挥手指挥:“快散开,到树林里去隐蔽!”黄公略大声命令士兵们往两边树林里隐蔽。“哒哒哒”,敌机鱼贯俯冲,向地面扫射。黄公略不幸中弹,身负重伤。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红军领袖纷纷赶到六渡坳看望。黄公略是肋部中弹,血管被子弹打破,血喷如注。红军由于缺乏止血器械和药品,止不住血,虽然经过医生全力抢救,终因失血过多牺牲。

黄公略牺牲后,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和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亲自抬棺将黄公略烈士安葬在张氏宗祠后面的山坡上。

为纪念这位战功卓著的红军将领,1931年11月,中共苏区江西省委根据“一苏大会”决定,在吉安与吉水县东南境苏区设立公略县,全县共68个乡苏,计11.4万人口。公略县的第一任县委书记是毛泽覃,县政府主席是胡海。

1931年11月27日,公略县苏维埃政府在吉水水南松山尊德堂召开成立大会,那天黄公略追悼会和公略县成立会同时举行。毛泽东为追悼大会亲撰挽联:

“广州暴动不死,平江暴动不死,如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降;

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

与此同时,在东固和瑞金各修建了一座纪念黄公略的“公略纪念亭”,红军步兵学校命名为“公略步兵学校”。

(撰稿朱文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