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魂之光
8274200000046

第46章 兴国首任县委书记胡灿

1895年,胡灿生于江西省兴国县潋江镇瑶冈胡屋一个制伞工人的家里。他的父亲叫胡富文,他是六个儿子中的长子。少年时期的胡灿聪颖好学,先后在县城的群兴小学和达德高小读书。后考入赣州省立四中。胡灿由于品学兼优,社会活动能力强,被推选为赣南学生会会长。老师也赞赏他的才华,认为他日后必成大器。为此,胡灿立下座右铭:“名不符实,云何价值;发奋图强,须求学力;国难瓜分,责重完璧;好自为之,莫骄莫逸。”

五四运动爆发后,胡灿联系萧以佐等联络赣州的学生和社会青年,召开了万人大会,他们在会上宣读自己起草的“告民众书”,愤怒声讨亲日派官僚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卖国贼。会后,他带领集会群众游行示威,并致电北洋军阀政府,要求严惩曹、陆、章三人。同时,他倡议社会各界抵制日货、“爱国捐金”活动,得到了各界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胡灿率人搜集日货,堆积在街头当众焚毁,这种举动大快人心,并同时震慑了当地不法士绅,当地群众中流传着:“不怕奸商投机取巧,就怕两个兴国老表(指胡灿与萧以佐)”。

当得知黄埔军校在广州建立,胡灿非常向往。为此,他赋诗一首:“肖年久客粤江东,揽尽罗浮七二峰;北顾中原烽火急,愿如投笔吏从戎。”1924年冬,胡灿放弃俸禄优厚的差事,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在黄埔军校,他表现优异,积极进取,第二年春天就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10月1日,国民革命军进行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胡灿参加了黄埔军校学生军。在攻打惠州的战斗中,他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不幸负伤,后奉组织命令返乡养伤,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回乡之后,胡灿积极传播马列主义。还在黄埔军校期间,胡灿就购买了《共产主义ABC》《唯物史观》《资本论》《第三国际宣言》等革命书刊。回到兴国之后,胡灿利用当小学教员的机会和师生们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探寻革命真理。为更好地传播革命思想,培养革命的骨干力量,胡灿和陈奇涵等人一起先后成立了妇女工读学校、职工夜校等。即便是在宣讲“三民主义”的讲台上,他还宣传共产主义,被称为“教国民党的书,讲共产党的事”。1926年9月,在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下,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兴国县支部干事会,胡灿为支部书记。这是兴国县第一个党的组织。

奉上级指派,胡灿离开兴国,经赣州、吉安去南昌。在南昌,他先是和在朱德军官教育团任参谋长的陈奇涵取得联系,并在袁玉冰家里和他一起办党建训练班。不久,胡灿奉命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副主任郭沫若手下工作。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第十师第三十团第三营营长和叶挺部队的第五团团长。1927年,胡灿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过程中,由于蔡廷锴率部脱离起义队伍并在部队中逮捕共产党员,胡灿也不幸被捕。但是在监牢里,他做通了哨兵的思想工作,和哨兵一起逃离了监牢,之后他潜回兴国。

起义军南下失败后,起义军中的兴国籍党员陈奇涵、鄢日新、萧以佐等人相继回到兴国。在胡灿、陈奇涵、李家賨倡议下,兴国县的党团活动积极分子秘密召开了“羊山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传达了江西省委的指示信,总结了以往斗争的经验,根据革命发展新的形势,重新确立了对敌斗争的策略和方法。羊山会议做出四项决定:立即恢复党的组织,重建支部,恢复农会;建立革命武装,为掌握武装而潜入敌人内部,控制、瓦解反动警卫团;开展抗租、抗粮、抗税、抗债、抗息的五抗斗争;利用反动势力的内部矛盾,发展革命势力。羊山会议正确分析了兴国革命斗争的形势,指明了兴国革命的正确方向,确定了正确的指导思想,确立了正确的斗争策略,因而,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是大革命失败后兴国革命斗争开始复兴的转折点。从此,兴国革命斗争呈现出新的面貌和气象。羊山会议之后,胡灿等人马上投入到复兴兴国革命的工作中。胡灿以“联宗拜祖”“探亲访友”为名,秘密深入到兴国县的鼎龙、城冈等乡镇,开始恢复和重建当地农民协会的工作。1928年4月,在兴国县的长冈乡冰心洞,胡灿和陈奇涵召集全县的党团活动积极分子开会,曾炳春代表赣西特委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会议制订了兴国暴动的计划。当年9月,在赣南特委同志的指导下,兴国县第一届党的代表大会在高兴禾坑邱会墀家召开,胡灿当选为中共兴国区委书记,第二年3月,中共兴国临时县委成立,胡灿成为第一任县委书记。

根据组织决定,1928年春天,胡灿以其黄埔军校毕业生的身份作掩护,进入到兴国靖卫团担任军事教练。他得到了先后两任县长钟启衡、黄建的赏识和信任,并牢牢地控制住了这支地方武装。同时,胡灿利用兴国城区士绅和农村乡绅之间争权夺利的矛盾,瓦解他们,使他们彼此不相救援。这些准备工作为兴国暴动扫清了外围的障碍。暴动前夕,胡灿乘机说服黄建改变靖卫团部署,为暴动队伍最终进城铺平了道路。1928年12月20日,兴国群众武装配合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团和赣南红军第十纵队发动暴动,胜利攻克了兴国县城,胜利的红旗在兴国城头高高飘扬。

攻克兴国县城后,1929年4月,兴国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这是兴国县历史上第一个红色政权。胡灿当选为革命委员会的委员并任军事部部长。红四军进入闽西后,国民党军队重新进入兴国境内。当年6月,国民党军第七十二师张与仁旅“进剿”兴国。胡灿率兴国游击队在山区不断袭扰张与仁部,以游击战方式给了张与仁旅以沉重打击。7月,他率领县赤卫队攻打鼎湖靖卫团,击毙靖卫团团长兰祥琪以及30多个靖卫团士兵。敌人出重金悬赏捉拿胡灿并放火烧了他家的房子。但是胡灿不为所动,后又重修了自己的房子。1931年春,蒋光鼐、蔡廷锴所属部队进驻兴国,他们抓走了胡灿的儿子并烧毁了胡灿重修的房子。当他得知此事后,写信安慰家人:“房子烧了不要紧,只求人在值千金;共产主义定实现,阶级仇恨永记心。”这表现了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共产主义的忠诚的信仰。

1931年10月,时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部长的胡灿,因被指控为“AB团”要犯,在竹坝的陈家祠遭省肃反机关逮捕。被捕后,胡灿曾向省保卫局和临时中央的最高法庭申诉,但未能撤销指控。据原省保卫局看守所警卫排长谢收德回忆,1932年5月的一天,胡灿在县城被枪杀。临刑前胡灿要求不要上绑,并高呼:“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苏维埃政府!”“打到屠杀工农的国民党政府!”围观的群众痛惜之余,长叹:“他哪里像是一个反革命的AB团啊!”

提及胡灿,陈毅在延安整风时说:“胡灿是被‘左’倾路线害死的,是错杀的,应该得到昭雪。”兴国县人民政府在1954年报请江西省民政厅批准:胡灿同志为革命烈士。历经沧桑,烈士终于沉冤昭雪。

(撰稿贺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