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吴君如伪装
8295300000001

第1章 “丑”到登峰造极 (1)

按吴君如的计算,她在大银幕上已生存了20多个年头,成为香港电影的一个符号。当年刘德华拍摄《阿虎》,大张旗鼓宣布从影作品超100部时,吴君如则懒懒地回应说:“按他的算法,我早就超过了。”

1. 金鸡

为了达到更好的喜剧效果,吴君如放下富家千金的身份,扮演一个个底层女性,做尽其他女星所不屑的搞笑行径。在《最佳损友》中饰演粗鲁女警花,一场挖鼻孔的戏,让她在难堪的哭泣过后彻底放开了自己,“大笑姑婆”吴君如的喜剧生涯由此来临。

凭着在《金鸡》中的精彩演出,吴君如如愿以偿登上影后宝座,但风光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酸楚。为了将《金鸡》中的妓女角色演好,吴君如察看了大量关于妓女的资料,拍片前还特别拜访了色情行业女子,可谓做尽了基础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金鸡”一举成名。之后,大笑姑婆吴君如竟大胆爆料:“有人说,你牺牲好多呀,增肥、同嫖客打交道,但我是演员嘛,应该这样做,做演员都有点像妓女,赚的是‘皮肉钱’,拿一个身材出来,扮演角色,投入情绪,身体接触,地方又脏又热,不是你们想像去酒店喝咖啡的感觉,精神、体力都很累。”一语惊人。

片中吴君如扮演的阿金,由15岁开始做妓女到30多岁,先后经历鱼蛋档、骨场、夜总会、出埠外卖的妓女生涯。阿金16岁开始当“鱼蛋妹”,当时已经月入数千,成年后就正式成为了舞小姐,可是她没有出色的容貌,也只能在夜总会里担演丑角。可是仍为她带来了十分丰厚的收入,却不一小心怀上了不知是哪位客人的孩子。为了生活,阿金只好把帐认到了另一位客人头上,客人也把儿子带到了美国。由于经济不景气,她接着只好做按摩女郎,继续着老本行。

这期间,吴君如饰演的妓女阿金与形形色色的“恩客”相遇、相知,甚至相爱。其中,有非典时战斗在第一线的医生,有情有义、多年后仍记得还她一笔巨款的江洋大盗,患失忆症、寻找妻子的痴心汉,情感纠葛大半生、并为他产下一子的表哥等。吴君如不仅演活了妓女阿金,“接客”招式样样精通,也借此表达了真实的人生和香港近30年的欢场血泪史,见证了香港从20世纪70代到90代的兴衰荣辱。片中的情节毫不夸张,都有真人真事可以佐证。虽有部分色情场面,但吴君如说:“《金鸡》圣诞档期上映,绝对老少咸宜,总之乐而不淫。”

她说:“‘金鸡’精神是香港人的精神,原本好不容易想到一场她的儿子回来,她哭到呕的戏,来个演技大表演,但编剧和监制一路挣扎,说要不要这场戏呢?要的话就一定拿奖,但后来觉得那样太老土,我们不想这么‘行货’(普通),于是一直平平的。以前的夸张是为夸张而夸张,这次是为人物而夸张,她为何一举手投足总是咬着个面包,她为何总亮功夫?因为她不靓。我们不是生硬地搞笑,是以剧情、角色为出发点,最后没有一场很‘劲’的戏,是因为觉得,如果这样就回到原来想故事的模式了。这个角色很难演,要演几个阶段的妓女,很容易演成几个不同的人,但我把这个度拿捏得特别好,我整天提醒自己,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表情。”

吴君如还爆出了很多戏中细节,简直令人喷饭。尤其是片中跟曾志伟演出的一场床戏,“这老头子又矮又胖不说,我们排戏时他竟然还会累到睡觉”,这无疑是对吴君如女人魅力的最大蔑视,令她气结,怎么揉搓似乎都没法引起对方的反应。

接着,吴君如笑着说:“还是陈奕迅识相多啦,一场坐在他大腿上的戏,几经磨搓摇摆,这小子马上就起了生理反应,现场工作人员全都看在眼里,大伙儿笑个半死!”胡军和吴君如当街就亲热起来的那场戏,更是看得人血脉喷张,而且这回换成吴君如直喊胡军的男子气概果真了得,吴君如坦承,像胡军这种粗矿男子,港台实在少见,叫她心动不已。果然一派大笑姑婆作风,心直口快,一如在戏中的泼辣坦率。

一向乐于为艺术牺牲的吴君如,为了《金鸡》,更是挑战了自己的极限。在片中,吴君如首度全祼演出。最要命的是,她为此增肥五公斤,只为配合上世纪80年代流行的珠圆玉润妓女造型。为此,她大腿、腰间、手臂都长出不少赘肉,最突出的莫过于她小腹的猪腩肉。体重由102磅增至110磅以上,而三围更增吋为33、26、37。拍摄时,跟一班俄罗斯姑娘表演艳舞前,她也曾矛盾是否应该穿性感舞衣出场,还不停问陈可辛,最后为大局着想,唯有硬着头皮上。

为了变胖,多年不沾米饭的她,顿顿暴食之外,连消夜也吃含脂肪高的食品,果然在短时间内长了不少肥肉。对于视身材如生命的女艺人来说,这是何等的“自残”和“愚蠢”,可吴君如做到了,为了拍戏,为了艺术,她可以置身材容貌形象于度外。

虽然她自己也苦叹:“十年纤瘦一朝丧”,“洗澡时都不敢多看自己的身体,也担心以后是否能回复原来的身材。”但她仍坚定执行着增肥计划,一如戏中阿金的敬业。付出了这么多,《金鸡》也没让吴君如失望,使她再次登上事业的高峰,问鼎金马影后,并颠覆了银幕妓女固有的形象,“金鸡”成为电影史上典型的妓女形象之一,也让影迷们多了一个喜爱吴君如的理由。

吴君如的成功,还在于她对角色最大限度的理解和投入。她说:“演《金鸡》,我没把阿金当‘鸡’,我当她是个真正的女人。”在《金鸡》里,吴君如演活了那个在经济动荡的香港、于人情冷暖之间迎来送往的妓女,“如果这个角色感人,是大家看到了她认命却不顺命的力量”。

阿金出身卑微,身无一技之长,尊严被人肆意践踏,但为了生活,她坚强地活着,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吴君如读懂了阿金,读懂了生活,也读懂了自己。

“我和‘金鸡’同年代,除了‘接客’之外,其实有好多相似的地方。我16岁入行,金鸡15岁做鱼蛋妹,她有大把机会走红,我也有机会,加入了‘大机构’TVB,但又不够红,因为同期有刘嘉玲、曾华倩、蓝洁瑛,我怎么杀出血路?‘金鸡’没有别人漂亮,就耍功夫逗客人开心,我就搞笑扮丑角——女孩子都喜欢扮靓,我就在丑角中当女主角杀出来。金鸡后来好风光,住大房子,有很多钱,我也一样,平衡自己‘拍烂片’的心态,花几千万元买房子,买漂亮的阿玛尼。那时我好肥,明明想做靓女,但肥到130多磅怎么办?只有往身上贴金子了。”

在吴君如看来,戏如人生,人生亦如戏,同一个故事,千万人读了都为之流泪,不是经历一样,而是伤口相似。“其实做人同做妓女一样,都好辛苦,尤其是演员,同妓女很相像,从‘跑龙套’的做到‘阿哥阿姐’级,就像做到‘小姐’一样!走红的时候,有客人来找你,你嫌他模样丑就可以不接,因为你有讨价还价的权利。我年轻时当演员时,什么片子都要接,还要和不喜欢的人演对手戏,收入很少都要做。都是有级数的,好像妓女一样,为了钱都要做的!”

正是有着对自身和角色的深刻认识,吴君如才能如此透彻地说出“演员跟妓女很相似”的惊人之语,才能演活一代妓女“金鸡”。

为了达到近乎完美的效果,吴君如除增了一身的肥肉,还吃尽苦头。片中妓女阿金,造型千变,看似容易,但吴君如求好心切,每个步骤都要达到完美。又因压力大,容易上火,皮肤过敏,还要化上厚厚的妆,夜以继日在片场火热的灯光下工作。为剧情需要,还要周旋于众男怀抱中。虽然大家都很尊重她,不会揩油,但免不了肉体被摸、被揉,曾一度恍神,如此,吴君如觉得自己和“鸡”,其实没两样。

第一天拍摄时,为追求理想效果,吴君如一句对白足足拍了25遍!导演陈可辛不断地辅导她,要她完全解除束缚。有一次,还要她把“我是一个喜剧演员”念上100遍,而吴君如也开玩笑一样地做了。纵然资历已深,声名在望,但吴君如依然敬业、刻苦,不摆架子。

除了肉体上的苦,吴君如还饱受精神之苦。戏中妓女阿金皮笑肉不笑,见着人笑、背着人哭,生活凄惨悲凉。吴君如由于太过投入角色,每演完一场悲情戏,都会失眠好几夜,独自感叹角色的命运。这种辛苦,她不说,连男友兼导演陈可辛都不知道。她坦言,拍《金鸡》的压力太大了,她释放压力唯一的方式就是哭!拍完《金鸡》,她一共哭了三次。吴君如首先感动了自己,其次才感动了观众。

你不会找到路,除非你敢于迷路。一个演员只有把自己豁出去,在戏中历练,才能得到涅槃。

吴君如曾把演员戏称为“怪物”,她说:“一下要哭出来,一下又要笑出来,演员的情绪一定和常人不同。”不过,她随即又笑嘻嘻地说,“我就是忽然脑袋上火的性格,幸好很快又能平静。我知道自己很情绪化,不过演员就是这样的。”

吴君如的成功,并不单纯是她演技的纯熟,其实观众更喜欢的,是她的真诚与大胆。她不美,但却有着对演艺事业最热烈的爱和投入;她不脱,却敢于挑战传统,做尽其他女星所不屑的动作,说出别人不敢说的话。

2. 男人婆的胜利

1999年,吴君如以《洪兴十三妹》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2002年,以《金鸡》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05年,获全港最高票房电影颁奖礼“最高票房女演员”(逾7亿);2007年,获华语主持人盛典最具人文情怀主持奖;2010年,她主演的电影《岁月神偷》获第6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K+单元”最佳电影水晶熊奖,她本人也获得第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最佳女配角……吴君如终于丑极而美,获得了认可,笑到了最后。

吴君如,似乎是甚少深沉的女子,明白自己的任务便是带给他人欢乐。多少年来她一直孜孜不倦的事是自毁形象以博得观者一笑。早期银幕上的她,总是行动莽撞,做什么都砸锅,粗鲁着嗓音呆傻着眼眉,是在无数观者哄笑中认真扮丑的古怪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