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狙击涨停板
8306100000002

第2章 涨停板是怎么来的

涨停板,即规定交易价格在一个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动幅度为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下百分之几,超过后便停止交易。自1996年12月16日以来,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分别对上市股票、基金类证券实行交易价格涨跌幅限制,规定单日市价涨幅或跌幅最高至上日收盘价的正负10%,每日涨跌幅达到上下限时,不得再有涨跌,这就是涨停板与跌停板的由来。

涨跌停板制度源于国外早期证券市场,是证券市场中为了防止交易价格的暴涨暴跌,抑制过度投机现象,对每支证券当天价格的涨跌幅度予以适当限制的一种交易制度。

有些交易所会为证券/商品/合约设定单日涨跌幅限制,比如限定个股单一交易日最多只能较上收盘价上涨或下跌10%。当价格升至当日价格上限,就称为涨停板,跌至价格下限则称为跌停板。有些交易所会在涨停板或跌停板时停止交易,直至市场价格脱离价格上限或下限。也有交易所会在短暂停止交易后于扩大的价格区间内恢复买卖。

我国的涨跌停板制度与国外涨停板制度的主要区别在于股价达到涨跌停板后,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我国,只要是处于涨跌停价位或之内的交易仍可继续进行,直到当日收市为止。

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对股票、基金交易实行价格涨幅限制,涨幅比例为10%,其中ST股票和*ST股票价格涨幅比例为5%。股票、基金涨幅价格的计算公式为:涨幅价格=前一日收盘价×(1+涨幅比例),计算结果按照四舍五入原则取至价格最小变动单位。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首个交易日无价格涨幅限制:

(1)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和封闭式基金;

(2)增发上市的股票;

(3)暂停上市后恢复上市的股票;

(4)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涨停板出现是为了抑制股市的过度投机,按照沪深股市规定,对股票的交易价格作停板限制,即一般股票的交易价格不得超出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10%(精确到0.01元,四舍五入),对于ST类(包括*ST)及S类(尚未股改)股票,限制为5%。上涨到停板称为涨停板,下跌到停板称为跌停板。

正是因为涨跌停板的出现,给中国股市带来了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即通过连续的涨停板形成短时间的资本快速增值。因此,主力在涨停板上的做多动力就越来越强。虽然主力操盘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股价的上涨却是可以通过涨停板的走势来进行分析的,研究涨停板、追击涨停板、阻击涨停板,也因为涨停板能带来快速受益成为了许多人分析股市的首选。

涨停板可以启动行情;可以拉升一波行情;推动行情飙升;可以使几元钱的股票变为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股票;可以给捕捉到涨停板的我们带来巨大的收益;可以吸引数亿以至数百亿资金于一支股票;可以刷新股价历史,使股票青史留名。

涨停表示股价有最强烈的上涨欲望,而股价出现的第一个涨停往往就是短线上涨的临界点所在。追涨停板的股票风险最小。

涨跌停板的推出是防止新兴证券市场过度投机的产物,本意是防止市场过度波动。但是,涨跌停板的设置实际起了两个作用:一是在股票本身具有突然上涨10%以上冲击力时(比如突发重大利好消息、大盘反转),被迫在10%处停住,第二天由于本身上涨要求,还要继续上涨,这是一个明显的投机机会;二是涨跌停板对买卖股票的双方产生明显的心理影响。股票涨停后,对本来想卖股票的人来说,他会提高心理预期,改在更高的位置卖出,而对想买的人来说,由于买不到,也会加强看好股票的决心,不惜在更高的位置追高买进。所以,涨跌停板的助涨助跌作用非常大。当一支股票即将涨停时,如果能够及时判断出今天一天涨停将被牢牢封死,马上追进,那么,第二天出现的高点将给我们非常好的获利机会。

股票为什么会涨停,这里面有以下几个原因:政策原因、业绩的原因、资产重组的原因、概念炒作的原因、超跌反弹、板块联动、周边市场变化的影响、行情反转。

股价为什么要涨停,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涨停源于主力资金的关照,是主力资金运作的结果,实现着主力资金的战略、战术意图。

其一,涨停代表了一种昭示效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显示自身的实力,展露操作意向。

其二,加力吸筹或拔高建仓,强震荡吸货。

其三,别具一格的洗筹,先拉涨停,再连续打压洗筹;边拉涨停边洗筹;在涨停板上变化成交量进行洗筹;连续拉涨停再反手连续跌停洗筹。

其四,快速脱离成本区,拉涨停后一路扬升;连拉涨停脱离成本区;拉涨停后台阶式攀升脱离成本区。

其五,诱多涨停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