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跑赢通胀:通货膨胀下的理财之道
8313600000047

第47章 艺术品价格受哪些因素影响

很多人认为,一件艺术品的价值越高,其价格也应越高。但实际上,在收藏品市场上,这种情况并不确定。收藏品的价值和价格相背离的现象从古至今也并不少见,影响收藏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总的来看,其中最重要因素包括收藏品的吸引力、收藏品的炫耀性和收藏品的投机性。

1.吸引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收藏品本身的价值对收藏品价格的影响也许并没有人们通常想象中的那样大。正如大连万达集团玥宝斋总经理郭庆祥所说:“有些画家很有名,画价卖得很高,但不一定有艺术价值。”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某些省级书法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的负责人,尽管其艺术水平被公认为“非常一般”,但是,他们的书画作品价格仍然高得“有理有据”。在很多情况下,收藏品的数量对收藏品价格的影响也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大。据估计,一些勤奋创作的书画家,例如,张大千和齐白石的传世作品数量至少在3万件以上。然而,他们的书画作品并没有因为数量多受到人们的排挤。正好相反,张大千和齐白石的书画作品几乎一直就备受投资者青睐,且经久不衰。这是因为他们的书画作品具有持久的吸引力。一些所谓的名人书法作品,其艺术价值并不算高,但人们一直给予关注,因此,市场价格非常高昂。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97年,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举办的一场拍卖会上,齐白石唯一的一幅以“苍蝇”为题材的书画作品,虽然尺寸仅为9.7厘米长、7厘米宽,但由于其题材特殊而成为全场的焦点,最终拍得了19.8万元的高价,被一些媒体称为“最昂贵的一只苍蝇”。由此可见,金钱和吸引力的关系是相互的。金钱可以买到吸引力,吸引力也可以赢得金钱。因此,能否找到在将来能够获得更多吸引力的收藏品,无疑就成为了投资成败的关键之一。

2.炫耀性

收藏品的效用和它的价格高低有密切的关系,收藏在金钱上的荣誉性是吸引人们购买收藏品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1990年纪念梵·高逝世100周年的热潮中,其作品《加歇医生的肖像》在拍卖会上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被日本纸业大王斋藤英夺得,创下了当时收藏品拍卖的最高成交价。同时,斋藤英还以781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雷诺阿的作品《红磨坊的舞会》,斋藤英却“连喊便宜”。这些看似“非理性的”的购买行为,极大地满足了他的炫耀性消费心理。中国民间就有很多俗语:“一页宋版,一两黄金”、“黄金有价,钧窑无价”,都说明收藏品带给人们心理上的炫耀是影响收藏品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投机性

很多收藏品都具有天生的投机性。在收藏品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投机者,他们参与收藏品交易的目的就是利用收藏品价格的上下波动来获利。可见,那些供给弹性大的收藏品,例如,邮票和流通纪念币就很好地满足了这种投机需要。当价格看涨时,投机者迅速买入自己看好的品种,以期在价格上涨时卖出谋利。大投机商经常利用某些小道消息和价格波动,人为地操纵市场,从而对收藏品价格的变动起到推波助澜或力挽狂澜的作用。有投机大户甚至制造谣言,虚张声势、哄抬价格、操纵市场,以此获利。而且这种投机性同时也体现在人们的心理因素中,即投资者的信心。整体上,反映在收藏品市场上表现为:当收藏品市场前景被大多数人看好,处于牛市时,如同股市中的“再高的股价都不算高”,即使没有什么利好的消息,收藏品市场依然会上涨。当大多数人不再看好市场前景时,往往有利好的消息都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1955年,因为一幅习作而免试进入中国美术学院学习的张正恒曾经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起了自己有名和无名的区别。当时,他将自己的精心之作拿给别人看,但总是得不到公允的评价。一气之下,他作完画后,题上了国画大师黄宾虹的名字。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别人看过后称这幅画是精品。张正恒长叹:“我的画写我自己的名字就是不会画画,而写黄宾虹的名字就是精品,到底是人画画还是画画人?”可见,这种心理上的投机同样也影响着收藏品的价格。这三大因素对收藏品的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投资过程中,投资者要想让艺术品增值,就必须在收藏的过程中多加注意这几个要素。

阅读点睛:

艺术品价格不一定完全取决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之类的所谓“真实价值”,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收藏品的吸引力、收藏品的炫耀性和收藏品的投机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