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独妻策,倾城花嫁
8320700000713

第713章 娶新妇1(2)

梁老太太知温青要来,一大早就清扫了庭院,因是过节,把梁家二房、三房的人也唤了来,小姐、女眷们在一处说话,而男子则在花厅上招呼着。

温青照了温彩的叮嘱大大方方,给梁二叔、梁三叔送了两匹茧绸又各自一个漂亮的糕点礼盒,几人心下欢喜,少不得夸赞一番,直说他虽是个人物,但礼物备得用心、细致。

在梁家用了午饭,温青带上回家,正要进府门,便见到外头站了两个人,不是徐兰芝还是谁?她手里扬着鞭儿,勾唇讥笑:“温玉堂,你这个见异思迁的负心汉……”

对于徐家人的说辞,京城里无人再信。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奇怪。明明他与徐氏分开才没多久,竟是已经过了很久很久,又因他与梁秋月订了亲,温玉堂便觉那才是自家的亲戚,至于徐家,他能做的已经做了,只要徐氏不闹,旁人任何话他都没搁心上。

温青懒得搭理,将手中的缰绳递给随从。

徐兰芝见他不理,顿时怒火乱窜,扬起鞭儿就飞来,直惊得随行的护院、小厮倒吸一口寒气,一名护院纵身一闪,扯住徐兰芝的鞭子用力一拽,徐兰芝自那日被青莺赶出来后,双臂再不能用力,一旦用力,手筋刺痛,此刻也不例外,她只觉一阵钻心的刺痛“啊哟”一声,像只冬瓜一般滚落下来。

温青扭头,淡淡地看着一脸狼狈地徐兰芝:“徐三小姐,你这伎俩未必太拙劣。”

徐兰芝哪会跌下来,她分明就是故意的,想借着这事来引起他的注意。她可是打小习武的,就寻常护院哪会让她如此狼狈。

她咬了咬唇,气恼道:“我不是故意的。”她手上刺痛,哪里有力,那护院的力道不小,是她不防才被拉下了马背,摔了个狼狈不堪。

温青笑,带着鄙夷,一脸不信。

徐兰芝望着他的背影,一时间心潮起伏,“为什么?温玉堂,你为什么要这样?我不做你的平妻,你纳我为贵妾可好,温玉堂……”

她的声音终是成了耳旁的风,只打徐氏再不是他的妻,连他们徐家姐妹都成了外人。

原本这亲戚,是因他与徐氏的婚姻联系起来,这根线断了,虽有个徐远远,可徐氏生下她后,就不大喜欢,一出生就随着奶娘到别院另住。

他仿若未闻,过了二门,问婆子道:“大老爷可在?”

婆子笑道:“在呢!大老爷把大房几位爷、二老爷父子都请到府里了,说今儿过节,一大家子人在一处热闹。男子们在前府,太太、奶奶们在女宾院说话儿。”

徐兰芝握紧拳头,手臂的痛传来,她提高嗓门,近乎呐喊地道:“温玉堂,你一定会后悔的,一定会!”

她要他后悔!

一定要给他厉害瞧。

曾熟悉的镇远候府,她再也进不去了,不等她进入大门,就有门子抄起棍子来赶她。

曾经,她进出这里是何等的自在。

徐兰芝这些日子过得很落寞,她一心想赶走温彩,要取而代之,她想取代温彩,成为温青生命里最看重的女子;她想取代徐氏,成为温青的妻。这一切再也不可能实现了。

女宾院拾掇了一番,可供女客们玩耍,也可供她们小憩,这里一切原就是装修好的。

董氏想着唐宛芹亲娘早无,今儿一早让温绯送礼节时把唐宛芹接到温家过节。在家里小坐了一会儿,又随温子林来镇远候府过节,几个太太、奶奶在女宾院里打牌玩儿,两房的姨娘也摆了一桌。

董氏打了几圈,便让唐宛芹替她顶上。

唐宛芹有些拘谨,她便笑道:“好了,赢了算你的,输的是我的,你只管与她们打着玩儿。”不过是输赢几钱银子的事,可因唐宛芹是庶长女,又无亲娘相护,是说唐太太要她帮衬打理府邸,其实也不是唐府一些无足轻重之处。

董氏问温彩道:“大爷成亲用的东西都预备好了?”

“是。”温彩笑着,“聘礼预备了七十抬,另再备礼金二万两。”

何氏听到这话,瞪大了眼睛,唤了个在一边围瞧的姨娘去顶她。

董氏顿时有些无语,“另还备了礼金……”

二万两银子的彩礼,这未免太多了些。

温彩道:“这回的婚事颇费了些周折,说起来早前哥哥在北疆成过一回亲,是无亲人、无长辈张罗,可这回是在京城,哥哥到底是温家的嫡长子,不好备得差了。原想备六十抬的,可想着还是体面些的好,又另备了十抬备用。”

何氏轻叹一声,“郡主,你备七十抬,可让梁家如何预备,这在各家也没有聘礼超过嫁妆抬数的。”

麻嬷嬷最不喜何氏,以前生怕温青兄妹连累了她女儿的良缘,而今一个劲儿地往上贴,“郡主早就想到了,说到时候看梁家那边的情况,她们预备五十抬,我们就抬四十八抬过去,自不会逾过他们的数。只是至今梁家也没递话来,问我们预备了多少。”

董氏轻声道:“你预备得宜。只是这礼金不妥,小户人家才给礼金,大户人家哪有给礼金?”

温彩笑了一下,“既不妥,我不预备礼金”她早前也想到的,后来是麻嬷嬷和汪婶子阻了,说这不合规矩,今晨温青出门上前,她就塞了二万两银票给温青,让他设法给了梁和裕或梁老太太,让他们给梁秋月置成嫁妆。

又细细叮嘱他“梁家人知晓这么个事就成,不必传到外头去。梁家的日子不如我们家过得好,给他们面子,也是你的体面。”

温家人在镇远候府用了暮宴,因有温绯未过门的妻子在不好男女同席,两处热闹叙旧,待天色暮后,董氏着温绯把唐宛芹主仆送回唐府,温彩又私里预备了两身衣料子给董氏,嘱她私下送给唐宛芹,就说是温家长辈给的节礼。

今儿何氏第一次见到唐宛芹,容貌绝色自不屑说,更重要的言行举止颇是得体,没有半分其他庶女的胆怯和不上台面的样子,心下隐隐有些懊悔,虽说是庶女,可人家是长女,要是有个唐侍郎这样的岳丈似乎也不错。

可后悔已经晚了,董氏与唐宛芹似相处得不错,连温红妻也嘘寒问暖地表达自己二房长嫂的贤惠。

待温家两房人离开,温彩方问温青:“哥哥把银票给了?”

“梁叔父说什么也不肯收,还是我硬塞给他的。”

梁和裕的确不想收,觉得他好歹也是官身,收这么多的礼金,传出去岂不落人口舌。偏温青又道:“这事没通过媒婆和中人,就怕让人误会。”低声道:“你拿了这钱给秋月预备嫁妆,我们府里预备了七十抬,但不好越了嫁妆抬数,只等他们回了实话,我们就进行增减。”

还增?那不是更多了。

梁和裕顿时有种不能让梁家落了面子的事,可家里最多能预备出五千两银子,梁老太太都说除了大房的祖田、祖业,其他一络的置成梁秋月的嫁妆,就算是这样,家里也置不出好东西,还从二房、三房那儿挪借了几千两银子来,一络的寻了牙行帮忙,置成了京城的田庄、铺子,可因在四五月,庄稼长在地里,一时间还真寻不到有人卖田庄、铺子的人家。要处置早在去岁冬天就办了,这个时节谁还愿意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