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独妻策,倾城花嫁
8320700000918

第918章 传言(1)

皇帝登上龙辇前,道:“太子雍王陪朕共乘龙辇。”

慕容恒抱拳道:“父皇,这不合规矩。”

“你们是朕的儿子,朕说可以就可以,朕有话要说。”

慕容恪今天的震撼已经够大了,他越发相信了温彩是“异世真凤”,就凭温彩做的这些事,就不是寻常女子能够做到的。

龙辇车,慕容恪慕容恒拘谨地坐在皇帝的对面。

龙辇很大,里面如有一张半大床的大小,可以在里面或坐或躺,里头放了奏折、书籍,亦有案几等物。

“你们俩说说,温彩都有什么事是朕不知道的。”

慕容恪刚要开口。

皇帝冷哼一声:“你们兄弟自来感情深厚,阿恒有事是不会瞒你的,你别跟朕说不知道,说吧,柳树镇的事是怎么回事?”

慕容恪看着慕容恒,慕容恒给了一个“说吧”的眼神。

慕容恪道:“听四弟说,雍王妃借着畅园,向柳树镇的年轻后生、媳妇传授果疏种植技,还教年轻媳妇们养家畜,柳树镇有好些村子因着此故,百姓们的日子好过了一些。百姓们每逢赶集日,就把自家养的鸡鸭送到柳树镇,然后通过镇上的农家镖局把东西送到京城百货行销售。”

“畅园……”皇帝沉吟着,据说这是天下第二园,因为第一园在皇宫,此园只能堪称为第二园,来头倒是不小。

慕容恪又道:“畅园、百货行都是四弟妹的。”

“是她的?”皇帝惊呼一声。

慕容恒反而意外了,看着慕容恪道:“这事连七皇妹和十皇妹都知道,儿臣以为父皇一早就知道的。”

他知道个屁?他若知道了,也不会如此吃惊。

畅园、百货行是温彩的,这说明什么,说明温彩那倾城嫁妆是名符其实,甚至远甚过公主出阁,她那些花木能是普通花木么,那是能让富民强国的粮食种子和种植技术,任何一样都是无价之宝。

早前旁人以为温彩是把粮食、蔬菜种在花盆里,人家是早就侍弄出来,有一整套的种植经验,种在花盆里,就是告诉众人:我不仅种出来,还有全套的种植技术,那不是寻常的陪嫁,那是能富国强民之策。

她,只是以小女儿的姿态告诉世人。

皇帝一张脸拉得老长:“这么重要的事,你们兄弟什么时候告诉过朕?”

“七皇妹、十皇妹都知道的事,以父皇的英明……许是早就知道。”

可他就是不知道啊!

敢情全家人都知道的秘密,只他一个人不知道。

皇帝未吱声,将头扭向一边,只看着外头的春日风景,“还有呢?”

“还有……”慕容恒想了一阵,“顺娘喜欢与商人结交,她会说海外人的话,那些海外商人便帮忙弄了一些海外的种子,什么样的种子都有,她得了之后就小心地种下来。这苞米、土豆、木棉的种子……就是那些商人给她的。”

难怪她有那么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慕容恒道:“种植的法子也是她请教商人们得来的,再令她的人小心种植……”

“说畅园、柳树镇的事。”

“哦。”慕容恒定定心神,继续道:“畅园很大,里头有田庄,山上有果园,她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念头,然后让庄子、果园的人照着她的意思施行,初时瞧着像是胡闹,偏生还都成功了。

她让李子树上结出杏儿来,又把结得又小又涩的苹果通过嫁接能长出又大又甜的果实,便是那些在京城卖出高价的双喜临门、四季如春、六学士的名花,也是她自个折腾出来的。如今,畅园里懂得嫁接技术的人不少,但还是顺娘的技术是最好的。

儿臣问过她,她是怎么弄的?

她说她小时候没事就家瞎折腾,折腾来折腾去就成功了,然后做得多了,自然就有经验。后来又觉着自己会了,不如教给旁人,许能致富一方百姓,她便这样做了。她说这是一人富,不如众人富。”

皇帝沉吟道:“好一个一人富,不如众人富。温彩这次的功劳大了,其功不在保家卫国的赫赫战功之下,你们说说,朕该如何赏赐她?”

慕容恪坚信钦天监的判言:异世真凤!

温彩的出现,就是为了让大燕朝国富民强。

现在看来,早前以为是荒谬之言,如今得已证实了,只有真凤女子才能有这样的智慧和才干,富国强民,天下间多少男儿做不到的,温彩做到了。

到时候百姓们能吃饱穿暖,谁不会感谢于她。

慕容恒道:“禀父皇,顺娘是您的儿媳,亦是大燕的臣民,她为皇家、为朝廷做些事也是她的本分。”

若是人人都有这样的本分,大燕岂愁不国富民强。

慕容恪道:“回父皇,雍王妃的想法是好的,既然父皇宣布要创农技书院,就尽快把这书院建起来。”

皇帝想了片刻,“怕是温彩比我们都要想得多,要建农技书院,还得让工部官员与她细商,要将农技书院的优势发挥到最大最好。”

“是。”

皇帝道:“阿恒,日曜日把温彩带入宫团聚。阿恪也来吧,我们一家人有些日子没一起用膳了。唉……慕容悰做出那等大逆不道的事,慕容慬也变成这般……”

他悠悠轻叹有两个儿子毁了,在他心里已判了死刑。虽然还有六皇子、八皇子,看着他们还算安分守己,可却是个没有主见的,难成大事。

他最看重的就是面前的这两个儿子,他希望他们能如自己与瑞王那般,相扶相携做一对真正的兄弟。

皇帝又道:“周家的势力都除了?”

慕容恪微愣,只看着慕容恒,这件事他没有提过,而顾家人也不会说出去。

皇帝道:“不是阿恒说的,周家的势力有多少,朕岂不比你们清楚。阿恪这事做得甚好,比朕预想的要成功。慕容慬不能是青楼的大东家,皇家的体面必须得顾,此事若是传出去,让朝臣、百姓们如何看待皇家。”

慕容恪心下暗喜:皇帝这是夸他了!

已经好久没听到皇帝的夸赞。

皇帝长长地吐了一口气:“慕容慬虽行事过分,但到底是你们的大哥。若是阿恪将各地的软字楼势力清除,朕就准备把慕容慬从悔悟宫放出来了。”他若有所思地道:“恪儿接手周宗芳私设青楼、逼良为女昌,有辱斯文,更负朝廷厚望的案子。”

这像是订案!

更是告诉太子这件事应当如何了。

青楼的大东家是长宁候周宗芳,但不能是慕容慬。

皇家需要维护自己的形象,更需要维护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崇高。

这个黑锅就只得由周家来背了。

周家原就是知晓慕容慬的事,更重要的是周家参与到其间。

慕容恪心里暗思:大皇子这次捅了这么大的漏子,皇帝居然还是要宽容他、恩赦他,甚至为了保全皇家颜面,让长宁候来背这个黑锅。皇帝是真的宠家大皇子母子,这份纵容已经达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