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有出息女孩的101个细节
8327600000010

第10章 有见识的女孩最好命(4)

“因为进入秋天以后天气开始变凉了,大树要储备足够的能量来过冬。为了使自己不被冻死,只好让这些耗费能量的树叶先落下来。”

女儿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但妈妈反问了一句:“你说为什么这些树叶向下落,而不是向上落呢?”

女儿皱了皱眉头想了一会儿,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随即,妈妈便带着女儿来到了附近的书店,出门的时候,女儿的疑问不仅得到了解决,而且还满脸兴奋地抱着几本厚厚的《十万个为什么》。从那以后,女儿就经常要求母亲带她去书店转。

会思索才会有疑问,有疑问才会去探索,这样孩子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位母亲在给了女儿答案的同时更让女儿感受到书籍的神奇,从而自然地引导孩子爱上读书,融入书的海洋。

许多父母在生活中也会这样,通过一件小事,如看电视时对于一些问题引发争论,在不解的地方留下疑问,制造悬念,让孩子自己查找典籍,通过阅读书籍来解决疑惑,进而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引导让孩子不仅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还会在课下经常去附近的图书馆或者书店里浏览、阅读,不仅扩大了孩子的眼界,同时让他们懂得阅读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有的家长以为孩子还小,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家长自作主张给他们挑选的书,孩子没兴趣,就会把它束之高阁。其实孩子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往往是家长想象不到的。因此在选择书时,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只要适度地做好最后的把关工作就可以了。

父母还可以及时与孩子分享读书的乐趣,可以让女儿给父母讲述书中的内容,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她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和读书的热情。有时候,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甚至故意以“不太懂”向孩子请教,更是对她们的鼓励和肯定。

未读万卷书,先行万里路

惠普前任女掌门卡莉·菲奥里纳,曾是美国硅谷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她两度荣登《财富》“最有权威的女企业家”榜首,精明、坚忍的卡莉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卡莉童年时代便随父母游历了很多国家,不仅开拓了眼界,更为她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她成为一个有魄力、独立、自信并热爱生活的人。可以说,游历世界各国的生活使她的潜能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家长带女孩出去旅游,可以让女孩增长见识、眼界开阔、陶冶情操。同时在旅游的过程中,女孩会学到很多书本及生活中学不到的东西,会使女孩眼界更开阔,敢于探索。

因此,家长如果能够经常与女儿一同出去旅游,无疑是使她迅速成长、获得知识的好方法。大自然的广阔天地、名胜古迹、园林美景、潺潺溪流、烂漫山花等,都可以是女孩增长见识的最佳教材和最好课堂。

一位经常带女儿出去旅行的母亲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在女儿5岁那年,她去书店买了本介绍全国旅游景点的书,每到一个地方旅行之前,都会先在书上查看一番,然后用儿童容易理解的语言讲给女儿听,让女儿先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让孩子带着问题去玩、去思考,不仅能让孩子饱览祖国的锦绣河山,获得美的享受,陶冶性情,开阔眼界,而且锻炼了身体,同时也可以增长地理、历史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语言及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好处。

随着女儿年龄的增长,在旅行之前除了让她准备该带的物品外,还专门给她准备一个能背着的小旅行包。在旅途中遇到不认识的路时,请女儿帮忙问路,培养她与人合作的意识。这样孩子在旅行中不仅增长了知识,还学会了与人交往的技巧以及如何处理问题,更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从开始到结束都是锻炼女孩的好时机。同时,旅游还可以锻炼女孩的自理能力,这也是旅游给予她的一份最宝贵的财富,它将成为孩子自信、自尊、独立、坚强地踏上人生旅途的第一张门票。

但由于女孩还未成年,因此在旅行中要注意一些事项。

首先,像上面那位母亲那样,带孩子去旅游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能达到旅游的目的。

其次,带孩子去旅游,行期不要太长。女孩体力有限,在外面小住几天后,就要带孩子回到熟悉的环境中去修整、恢复。带上孩子爱吃的食品,它会给疲倦、不安的孩子以安慰。同时,行程也不要安排得太紧密,要宽松些,要有足够的余地和弹性。孩子和成人不同,他们更看重自己的感觉,尽量不要因为计划而破坏了孩子的玩兴。

再次,目的要单纯。旅游对孩子而言就是玩,父母应该认同这一点。不要将自己的目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去感受世界。

最后,要考虑到突发情况。参加登山、户外游泳以及一些集体活动如篝火晚会等项目之前,一定要让女孩了解一些常识,掌握必备的应急方法。

什么是真正的富养

时下流行的“女孩要富养”这一说法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同,然而很多家长认为所谓的富养就是为女孩花大把的钞票、带女孩出入高级场所,极尽奢华之能事。这是一种对富养的曲解。

事实上,不管是“富养”还是“穷养”,都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供养,更关乎精神品格的培养。“富养”女孩,不应只是大把大把地花钱,更重要的是让她们懂得“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道理,富有自尊心、同情心、感恩心和责任心。否则,一旦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她们难免会失魂落魄,甚至因心理失衡而沦为金钱的奴隶,一生难言幸福。

因此,“富”可以理解为“丰富”,丰富女孩的精神生活,让她们多经风雨见世面,她们才能成材。世界是复杂、多变的,在女孩努力了解、完善自己的同时,让她们尽可能多地了解世界,以后自然见多不怪。

一位母亲,在女儿小的时候就开始带她接触各种场合,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让她有所接触。在带女孩参加音乐会之前,先给她讲各种类型的音乐知识和一些著名作曲家的故事,买一些光碟或者从电脑上找一些曲子给女儿听,让女儿对音乐有个初步的印象。当学校有文艺演出的时候,母亲鼓励她去参加,一开始她只是唱歌,后来就提出想学小提琴。女儿非常喜欢小提琴,自发自觉地坚持了十多年,高一的时候参加省里的比赛,拿了个一等奖。即使在上高三的时候,也会不时地演奏一下,缓解紧张的复习生活。

参加一些宴会或生日聚会的时候,母亲会事先告诉她,让她了解一些礼仪知识。特别是第一次参加之前,在家里教女孩学习一些家庭餐桌礼仪,看看有关礼仪的书,教她怎样布置桌面,并且把家里一些大大小小的能用得着的器皿和餐具都拿出来,让女儿学习摆放整套的餐具,叠餐巾纸,了解中餐和西餐文化的不同之处。到了宴会的那天,让她穿上漂亮的衣服,兴高采烈地去参加。后来,公司的同事都对女儿诚恳、谦虚的为人,聪明、有修养的内涵都称道不已。

节日的时候去花卉市场参观,举办庙会的时候去凑热闹,各种各样的人都见识到了,女儿也了解了人间百态。

从女儿上初中以后,母亲就开始带她去敬老院和老人聊天,给他们表演一些节目,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做一些事情。女儿就像父母在家里对待爷爷奶奶那样,和老年人结成了忘年交。在孤儿院里,对于失去亲人的孤儿和残疾人,她以大姐姐的身份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从那以后,她就把自己的零用钱和压岁钱积攒起来,给孤儿院的孩子送去一些自己看过、适合他们阅读的书和文具用品。这些促使女儿的责任感越来越强,自己选择过的书才给孩子们送过去。

高考结束以后,母亲便带着女儿来到四川,一起参加了汶川地震救援。大自然的无情,善良的人们之间的团结友爱,一些人的趁机投机倒把,一些人的临阵退缩,深深地震撼了女儿的心灵,同时更使她认清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报志愿的时候,她选择了做一名记者,她说她想传播美好,揭露丑恶,帮助有困难的人。

从案例中可以得出,富养女的定义不在于有能力买ipad、吃得多高级、旅游又长了哪些高贵的见识,而是有公德心、有一颗拒绝浮躁的心、有在这个浮躁的世界中让自己安静下来的办法、有情绪调节能力及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家长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女孩拥有多高的社会地位,而是让她拥有一个自己完全可以掌控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