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你的女儿是不是平时比较懒惰,不喜欢做家务?有些父母对这种情况虽然恼火,但也习以为常了。但父母并不知道,女孩的这种坏习惯正是由于自己平时对她们过于宠爱造成的,父母认为她们的任务是学习,除了学习以外什么都不重要。如果孩子想帮父母做些事,父母总以怕他们碍事或耽误学习为由制止,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养成不负责任和依赖的习惯,从来不让女儿自己走路的父母只有一直抱着女儿走下去了。
从小不做家务的孩子除了依赖心理强,没有自理能力外,多半还有自私的毛病。许多有女儿的父母反映,孩子的头脑很聪明,却融入不到人群中去,人缘往往不是很好。其实父母在抱怨女儿的时候,忽略了她们的一个缺点——自私,而且女孩的这个缺点也是和父母有关的,因为那些备受父母宠爱的女孩遇到事情总是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而父母则是放纵女儿自私的人。
父母要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问题处理能力,帮助孩子走出自私的心理,杜绝孩子自私性格的形成,就要放弃对女儿的溺爱,先让她融入到家庭生活中,帮助父母做一些事。当然,父母在让女儿做一些劳动时,也可以把劳动游戏化,这样能让她更有兴趣参加。
教育孩子多做一些家务,必须做到以下3点:
1目的要明确
让孩子做家务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做某一件事情,如怎样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倒垃圾等,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自尊心、自信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不要把让孩子做家务活看成可有可无的,孩子有兴趣就干,不愿干就不干。这样不好,应该把干一些家务活作为孩子经常性的“工作”,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
2要从小开始教育
丁玲的母亲蒋胜眉在常德女子师范和长沙稻田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了两年书后,回到常德女子小学担任学监。刚毅、自强的蒋胜眉对女儿从不娇宠溺爱。
孩子几乎从刚能下地就产生了帮助妈妈的强烈愿望。两岁的小孩就能做一些杂事,也愿意帮助妈妈做事。因此,孩子从两岁开始,父母就应注意引导。开始可以让孩子把打扫卫生等作为一项娱乐活动,慢慢地养成习惯,千万不要因为孩子干不好就阻止或不让孩子参与,以免挫伤他们刚刚开始萌芽的劳动积极性。有些家务活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完成,并从中教给孩子一些劳动的技巧和道理。让孩子做家务,要随着年龄的增长,循序渐进,切不可急急忙忙地让他们做一些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孩子在做家务活时,父母不要在一旁指手画脚。即使因做家务损坏了东西,也不要横加指责,只要提醒孩子下次注意就行了。但孩子有了进步,一定要及时给予表扬。
3不要物质奖励
要使孩子做家务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动。用钱物哄骗的办法,可能会一时揍效,但是不会长久,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对孩子的劳动,最好的报酬是当着别人的面给予表扬,抱抱、亲亲,或说声“谢谢”。
家家都要分好工
美国人戴维利用假期带着他的孩子们到一位中国朋友家做客,他的孩子中有一个叫珍妮的小女孩,这是他最小的孩子,刚刚8岁。这位中国朋友对这个小女孩印象最深,因为她背着一个显然和她年龄不大相称的旅行包。
有一次,两家人决定出去旅游,小女孩依然背上这个大旅行包。这时中国朋友有些看不过去了,他对珍妮说:“这包太重了,我来帮你背吧!”珍妮听完此话,睁大双眼疑惑地看了看中国朋友,然后很有礼貌地说:“谢谢你,不过我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拿。”其实珍妮的父亲当时就在她身边,而且他的背包和女儿的差不了多少,要帮女儿拿包是轻而易举的事。这时中国朋友问珍妮:“你每次出去旅游都是自己拿东西吗?”珍妮笑笑说:“当然。”虽然那天珍妮背的包很重,可是她玩得依然很开心。
这让中国朋友不由得想起自己看到过的一个和珍妮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在一个下大雪的早晨,一个看上去八九岁的小女孩正站在路边,表情很焦急,她对着马路边正在为她叫出租车的妈妈喊:“你能不能快一点,再拦不到车,我就迟到了!”而妈妈正一手抱着孩子的书包,另一只手向过往的出租车招手,她也急得满头大汗……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一种有责任感的体现,一个有责任感的孩子该自己做的事一定不会让父母代劳,他会自己整理玩具、书籍、书包等物品,也会自己收拾房间,这样的孩子最常说的话是:“没关系,我自己来!”他们还会主动要求为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扫地、洗碗等,因为他们明白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责任帮助家里做些事情。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作为父母,没有义务和责任替他们包办一切。如果女孩总是习惯把一些该自己做的事交由父母代劳,父母就需要反省自己了。因此,建议每个家庭都明确自己的分工,妈妈做饭,爸爸洗碗,女儿扫地……对自己的分内的事要尽力做好,对别人的帮助要给予感谢,温馨的家庭就此诞生了。
在教女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不妨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1让女孩多接触生活
为了避免培养出不能对自己负责的女孩,父母应该让女孩在小时候就尝试接触各种事物,培养她们的独立能力。也许在刚开始时,她们会给你添不少麻烦,或偶尔犯一些错误,即使这样也要让她们坚持自己做。这是教育女孩有责任心的第一步。
2父母要多鼓励女孩
父母要善于抓住女孩的心理特点:女孩需要鼓励。当她们取得进步时,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赞赏。女孩掌握知识和发展人格的过程就像一个人从镜子里看自己,女孩会把别人对她们的评价当做一面镜子,然后按照这面镜子里的自己去计划人生。如果父母总是说她们做得不够好,她们就会放弃努力,而父母的鼓励会让女孩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并在这种鼓励下逐渐形成自信的性格。
3从简单的事情做起
教育女孩是一门艺术,父母要培养女孩的责任心就必须自己有耐心。让女孩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不要对她们期望过高。如果对女孩的要求过高,她们会因为达不到父母的期望而苦恼,父母也会因为女孩没有进步而失望。
做女孩前行的灯塔
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作为家长,你应帮助孩子发现个人的价值并鼓励他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成为成功者。”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为杰出的人,家长必须在关键时刻扮演孩子的生命导师的角色。
文文从小就很聪明,正因为这样,在她还小的时候,她就觉得自己一定要比别人取得更好的成绩才行。所以上小学时,她每年都考第一名,但是她并不骄傲,而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上了初中后,由于竞争激烈,文文的成绩虽然没有下降,却也感受到了以前没有过的压力。其实,她已经做得很好了,她的努力和坚持都得到了老师的赞扬,但是文文因为不是每次都能考第一名,开始变得有些焦虑,并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为了保持好成绩,她只有拼命读书,但过度的劳累却让她的体质变差了。
爸爸看到文文的这种情况有些着急了,他觉得是自己的教育方式让女儿觉得一定要拿第一名才是成功的。爸爸自然不愿意看到文文不开心,就决定让她自由发展,不再向她灌输争强好胜的思想。有一天,他对文文说:“人生就像一趟旅行,能做到最精彩很好,但我们也不一定非要得第一。如果为了更快地达到下一个目标而使自己过度劳累是不值得的,人生路上还有许多美丽的风景,有时只有把脚步放慢了,才能欣赏到这些风景。所以与其费尽心力追求优秀,还不如让自己开心地做到良好。”
爸爸的一番话改变了文文的生活态度,她开始坦然地对待成绩,这让她以后的生活很快乐。后来,文文给人的印象是:虽然年龄不大,却有一般女孩没有的成熟,说话的时候语速很平稳,音量不是很大,却能给人一种睿智而镇定的力量,总能让听的人感觉很舒服;她生活得很快乐,也很有规律,做健美操、学习、孝敬父母,该做的一样也不耽误;对于他人得到的荣誉,她从来不嫉妒,对于其他人的错误,她也从不会刻薄地对待,与周围那些拼命为生计奔波的人比起来,她的人生已经算是充实而精彩的了。
很多家长喜欢积极地参与到孩子的“人生计划”中,其实替孩子成长远不如看孩子成长。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一些启示,让他们自己经历风雨,才能收获人生的硕果。
作为孩子的引路人,当今父母主要存在3个问题:
1眼睛总是聚焦在孩子身上,而从来不看自己
身教胜于言教,父母在要求孩子改正问题的同时,应当看看自己的身上有没有类似的缺点。正如一位教育专家所说:“如果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不讲文明、缺乏修养、违法乱纪,在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和氛围中,要想使孩子健康成长,那就困难了。”
2缺少正确的心态,只近看而不远望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很容易为孩子过高地设定尺度,不照顾孩子的个性特点和智力水平,也不管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缺少对孩子的细微体察和深入了解。例如,看别人的女儿弹钢琴,也给自己的女儿找老师,强赶鸭子上架。
3缺少欣赏的眼光,只看坏而不看好
欣赏是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然而很多家长缺少这种欣赏孩子的眼光,只看到孩子的缺点,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其实,这是一个教育误区。人性中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孩子也一样,希望被人肯定、欣赏、表扬。孩子的成功是“捧”出来的,父母应当学会适时的鼓励和适度的赞扬。
总之,要想做个合格的引导者,需要家长学会适度的沉默、适时的引导和准确的观察,才能成为女儿人生道路上明亮的灯塔。
多一些肯定和表扬
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耳评论说:“称赞对温暖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成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善于躲避别人的冷言冷语,而吝于把赞许的温暖阳光给予别人。”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为旷世奇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从他的母亲那儿得到了一份被许多母亲忽视的东西——赞许。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女孩自信一些,父母如果能做到经常表扬和肯定女孩的行为,她们就会更有自信。成就感是建立信心的动力,当女孩的行为受到父母的欣赏时,她们就会努力取得成功,并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女儿的努力,父母应该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并尽量让她们体会到成功的滋味。
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会犯一些小错误,这就需要父母引导她们走上正确的航线。在引导的时候,批评孩子几乎是父母常用的手段,但响鼓不用重锤敲,给批评穿上表扬的外衣,批评就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敏敏很喜欢看动画片,平时还好,一到周末就大看特看,即使爸爸事先和她约定就看一个小时,她也能以“还差一点就演完了”为由再拖上半个小时。
一个周末,有位同事带着孩子来到家里,爸爸陪着同事,敏敏则陪着同事的孩子在她的房间里看电视。过了一会儿,敏敏就跑进客厅问爸爸她们能不能看一会儿动画片。同事持反对意见,爸爸却同意了孩子的请求,于是同事问孩子的爸爸:“你怎么能让孩子看动画片呢?她们一看上动画片就不想学习了,我们家孩子常常看得连学习都顾不上了,最后我只好把动画片光盘锁起来,结果她千方百计地去别处偷偷看。”同事的孩子听完爸爸对自己的评价,只是笑了一下,什么也不说。敏敏则紧张地看着爸爸,生怕爸爸把自己的“历史”也说出来。
爸爸理解地对同事笑笑说:“让她们看一会儿吧。我家敏敏能管住自己,说看一个小时就看一个小时,所以平时我允许她把看动画片当成一种放松。其实你家孩子也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对吧?”同事的孩子也赶忙答应了。爸爸对敏敏叮嘱道:“敏敏,记住就看一个小时。”
“知道了!”敏敏痛快地回答,并带着同事的孩子回到自己的屋里去了。
一个小时后,同事要走了,爸爸敲响敏敏房间的门,提醒她时间到了,敏敏虽然不情愿,但还是马上关掉了电视。送走客人后,爸爸表扬敏敏说:“你今天真讲信用,要再接再厉!”
敏敏不好意思地对爸爸说:“以后我一定注意看电视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