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技术电磁兼容原理和应用
8397200000002

第2章 前言

随着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和电力系统内部大量采用新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电磁兼容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其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电磁环境的恶化导致输变电设备建设受到来自周边群众的怀疑和抵制;大量二次设备采用了数字化设备控制和全自动无人值守,加大了设备抗干扰能力的风险。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现代电气工程教育必须补充新的电磁兼容知识。而传统的电气工程教育没有对电磁兼容进行系统、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因此电气工程本科、研究生乃至博士生教育需要一本针对性强的电磁兼容教材。

本教材是在作者多年讲授研究生和本科生选修课程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的科学研究成果,汇集而成的本科高年级、研究生研究指导书和教材。希望在介绍一些电磁兼容的基础理论上,针对电力系统,特别是输变电系统的电磁兼容特点进行论述和讲解。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介绍电磁场对人体和生物的影响,目的是让读者知道电磁场对生物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使读者对本书的内容产生兴趣,继而从人到设备自然过渡,定义电磁兼容的含义和对设备的影响的基本面;第2章介绍电磁干扰的基本类型和特性;第3章则重点介绍如何防止和消除电磁干扰;第4章介绍常用的电磁干扰测量方法和工具;第5章介绍电磁兼容数值计算方法和预测,重点是有限元法;第6章则选择了一个我们认为功能较为强大的电磁兼容仿真软件进行详细介绍,以期读者了解成熟的商业软件和在电磁兼容计算中的用法;第7章介绍输变电设备的电磁环境和计算测量方法,也列出了一些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加深学生对输变电设备电磁环境的了解;最后一章为特定电子装置的电磁干扰问题和消除方法。

总之,本书是一本全面而又特别针对电力系统电磁兼容的书,可以作为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指导用书。在用做教材时可以根据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章节。

本书由何为、杨帆、姚德贵(河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主编,李永明编写了第4章和第5章的部分内容,张占龙编写了第3章的部分内容。

作者

2009.1

于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与系统安全及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