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英汉词汇对比研究
8407600000007

第7章

汉语词的弹性不仅仅表现在形式上,还表现在功能上。汉语作为孤立型语言,词的语法功能不依赖于其本身的形态变化,因此进入句法,词类可以相互转化使用,一个字充当动词、名词、形容词等各种词类。正如徐通锵(1992)说的,“字的句法功能很模糊,同一个‘字爷,例如’气爷,它的功能有时候相当于印欧语的名词(如煤气。打开窗户透一透气。秋高气爽),有时候又相当于动词(如他气得直哆嗦。故意气他一下)冶。早在19世纪,英国人威妥玛(Thoma Francis Wade)在《语言自迩集》,这个世界上第一本教西洋人学习汉语的书中就提出了”汉语词的多功能性(versatility)冶的命题。他认为汉语词没有英语那样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一个词可以不改变词形而充当任何语法功能。范晓(1996)在拿汉语跟印欧语比较后发现,汉语词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汉语的动词可以作主语、宾语而不改变词性。汉语的形容词可作谓语和状语。名词可以作定语,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作谓语。下面是些具体例子。

名词和动词兼类:

忠实代表代表祖国党的领导领导人民

接受批评批评他人科学研究研究语言

提出申请申请工作解除武装武装工人

形容词和动词兼类:

人很端正端正态度极其繁荣繁荣祖国

非常讲究讲究营养十分孤立孤立自己

人很辛苦辛苦大家非常麻烦麻烦领导

名词和形容词兼类:

革命精神人很精神保守秘密秘密图纸

克服困难非常困难最低标准标准尺寸

解决矛盾矛盾心理没有规矩非常规矩

申小龙(2003)给出的一组字组,说明同一个字在不改变形态的情况下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形容词和动词兼类:

便宜(拣了一个便宜、很便宜、便宜你了)方便(行行方便、很方便、方便大家)游泳(学游泳、游泳池、去游泳)照顾(需要照顾、很照顾、照顾病人)意识(思想意识、意识形态、意识到错了)风光(风光无限、很风光、风光了一阵)成就(建设成就、成就感、成就了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汉语不少词在意义不变的情况下,可同时实现词性转化、结构转化和动静转化:

学习文件文件学习安排日常日常安排检查任务任务检查探索空间空间探索反映情况情况反映发射卫星卫星发射再如“牵手冶一歌的歌词: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冶不仅是实词之间可以转换,甚至实词和虚词这两大系统之间也可互相转化,如介词”给冶、“把冶、”比冶等本身就是动词虚化而来的,因此可以在不同句子里用作不同的词性:

[3]他给了我一本词典。(动)他给我买了一本词典。(介)[4]老王把着大门。(动)老王把门打开。(介)[5]我们要比质量。(动)他比我干得出色。(介)还有动词兼副词、连词等。

[6]我们可以比较它们的特点。(动)这辆单车比较便宜。(副)[7]他现在在家。(动)他在学习。(副)[8]我跟父母比童年。(连)我跟着共产党。(动)启功(1980)是这样比喻汉语词语的弹性:汉语的词“是一种多面功能的零件:比如一个螺丝钉,可以左右旋转,也可以钻进、退出,更可以用锤直接钉入或用钳直接拔掉。例如‘衣爷和’食爷,作为名词,是衣服、食物;作为动词则是穿衣的‘穿爷、吃饭的’吃爷。所以可以说‘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爷冶。如果说’衣我食我爷,即是‘给我衣穿,给我饭吃爷,那么这句话中的’衣爷、‘食爷二字中即同时各具有动、名两种性质。

王宁(1996)也有这样形象性的比喻:“像英语、俄语这种语言,一个词像一根小铁钩,一边有环,一边带钩。这个钩钩进那个环,连成一条,就是一句话。钩和环得对合适了,大钩穿不进小环,大环挂不牢小钩,词的结合自由度很小,错了一点就被判为’语法错误爷。可汉语的词像一个多面体,每面抹的都是不干胶,面面都能接,而且用点心都可以接得严丝合缝。比如回文诗,干脆接成一个圈儿,从哪儿都能念。冶英语中也有一种类似兼类词的转类词,如:

副转名:He tried to find the hows and whys of the story.(他试图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His future is full of so many ifs.(他的未来充满着许多变数。)动转名:He is a marvellous find.(他是非常出色的人才。)Warm clothes are a must in the mountains.(寒衣是山区必备之物。)You should save all your edits.(保存你所编辑的东西。)The commute is too long.(每天上下班来回交通的时间太长。)形转名:The unfortunates lived a homelss life.(这些不幸的人过着流浪的生活。)介转名:The novel mirrors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city.(这本小说反映了该城的兴衰。)介转动:I would down the window on my side.(把靠我这边的窗放下。)The student book store uppered its prices again.(学生书店又把书价提高了。)

形转动:Don蒺t dirty your hands.(不要弄脏你的手。)The government tries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政府正努力缩小收入差距。)He frequented his doctor recently.(他最近经常去医生那里。)She browned the meat.(把肉烤黄。)

名转动:He pocketed all the profits.(他私吞了所有的利润。)He is now toothing his saw.(他在给锯子锉齿。)Don蒺t brother me.(不要和我称兄道弟。)I can蒺t stomach his insult.(我不能忍耐他的侮辱。)He thumbed the pages of a book.(他用大拇指翻着书。)She fingered my face.(她用手指触摸我的脸。)The stream snaked its way.(小溪蜿蜒向前流去。)Cocooning in his room,he immersed himself in high theory.(他像蚕茧一样缩在自己房间里潜心研究高深理论。)英语转类词数量不少。根据Gramley(2001)统计,英语不改变词形,可作两种词性以上的转类词(conversion)占到英语总词汇的19.6%左右,仅次于派生词和复合词。不仅单纯词,而且合成词也可转类,如由复合词名词转类的动词:to snowball (迅速增长)、to shipwreck(遭遇海难)、to sandbag(堆沙袋)、to honeymoon(度蜜月)、to blue鄄pen鄄cil(编辑)、to handcuff (铐住)、to cold鄄shoulder (冷落)、to wait鄄list (列入等候名单)、to seabelt(系安全带);由短语动词转类的名词:a breakthrough (突破)、a crackdown (镇压)、a cleanup(大扫除)、a toneup(健身)、a pullback(撤退)、a washout(糟糕)、a liftoff (升空)、a blowout(轮胎爆裂)、shakedown(彻底搜查)。甚至字母词也可以转类。如:don蒺t forget to cc(复写本)this to everyone.Now we can RV(房车)across America.。而汉语兼类词或转类词的比例就少多了。我们对李行健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年第1版)进行随机抽样统计(因为该此词典是标注出词性的)。每隔40页(如40、80、120、160、200、240……),统计一个页面的兼类词。这样共抽得43页,共1780个词。凡是一个词可作两种以上词性用的,都作为兼类词统计,这样共有90个,占5.1%。其中单音节词37个,占41%,多音节词53个,占59%,可见单音节词转类占很大比例。

从词性上分析,英语绝大多数是名词转动词,而汉语大多数是动词兼名词用。如根据邹韶华(2001)对《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集1985-1986》、《新华文摘》(1987.3)和《读者文摘》(1990.1-6)的统计,名词兼动词用的只有34个(如板、画、坑、伤、包、站、堆、火、组织、标志、意识、理论等),而动词兼名词用的达到265个(如感染、关心、反映、批判、体现、议论、思考、慰问、追求、通知、招待、会谈、挑战、思念、建议、限制、修养、调查、消耗、疑惑、超越等)。

从形态上分析,英语转类词和汉语的兼类词表现出较大区别。如英语词转类后在句中还是要体现词类和语法变化规则,如hows、ifs、a must、fingered、cocooning、to doctor等。而汉语兼类词即使在句子中,作动词或名词用形态上都没有变化。正因为汉语这个特点,有时很难在两类词中间画出界线,如下面句子里的“咳嗽冶、”危险冶和“近视眼冶:

[9]咳嗽不宜抽烟。

[10]这事危险。

[11]他近视眼。

汉语的词语功能的弹性还表现在动词上。如动词既可作及物用,也可作不及物用:

[12]我付钱了。/钱付了。

[13]我擦了桌子。/桌子擦了。

[14]我扔了一本书。/书已经扔了。

[15]老张送走了礼物。/礼物已经送走了。

[16]他克服了困难。/困难克服了。

[17]他家的一只狗死了。/他家死了一只狗。

[18]他衣服的纽扣掉了。/他衣服掉了纽扣。

[19]系里的一个老师走了。/系里走了一个老师。而英语动词的属性比较死,不及物动词很难转及物用法:

[20]His dog has died.

[21]A button has come off his coat.

[22]A teacher has quit his job.

正因为汉语词的功能灵活多变,富有弹性,实在难以用词性来规范,定义,因此,吕叔湘(1964)认为”讲汉语语法,也许‘词爷不是绝对必要的冶。其实Humbodlt 在1826年发表的On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一文中就认为汉语没有词法:“其他语言的语法都有明显的组成部分:词法和句法,而在汉语中却只有句法。冶他进一步分析说”其他语言分析句子是从词的语法特点开始,词的语法性搞清楚了,句子也就理解清楚了。这在汉语中完全办不到。汉语的理解必须从字典开始,词的意义……搞清楚了,句子的结构才清楚。冶(转引自潘文国等,2006:99鄄100)。如果这个话是对的,那么我们展开英汉词汇对比研究,本身就不完全在一个相同的基础上进行。尽管如此,我们还需要一个框架,一个参照点。由于英语词法理论体系相对比较完整,我们就选择了从英语的词来分析汉语的字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