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妖娆公子送上门:明月心
8410400000012

第12章 略通医理(2)

慕容清枫暗自惊奇,心想这个孩儿懂得还真是多,不知这些道理从何而来。

慕容襄又说道:“方子上所写药物各有偏盛,常服无益;而食物多性情温和无毒,久用无害。所谓药食同源,祖母的病,还须在饮食上做些改善,秋冬季节,要多食些药膳才是。”

“何为药膳?”慕容清枫觉得这个词甚是新鲜,不禁问道。

“简单一点说,医者认为药补不如食补,因此适当把食物和药物组合在一起,经过适当烹饪,可以对某些疾病起到治疗和预防的作用,此种药食同用的食物即为药膳。”

“海棠姐姐。”慕容襄想了想,对身边的丫鬟说道,“请你吩咐厨房,取丝瓜数片,鸡蛋膜两张,粳米一两。做些丝瓜凤衣粳米粥来。嗯,那个详尽做法便是,用鸡蛋膜煎水取汁,煮粳米粥一碗,放入丝瓜煮熟,加盐和香油少许调味。每日一次,趁温热让老夫人服完。先服上一月,再观后效。”

“是。”那海棠跟随老夫人多年,一直忠心耿耿,此时听得有好法子能治得老夫人疾病,大喜过望,详细记下,欢喜去了。

“水仙姐姐。”慕容襄又对另一丫鬟说道,“记得每有天晴风小之日,多多开窗换气。还要注意,屋内不要放置麝香一类物事,以免香浓气味,引得老夫人咳嗽不适。”

水仙点头答道:“是,奴婢记下了。”

慕容襄又望向爹爹,说道:“爹爹放心,从明日起,我会经常过来探望祖母,尽心督促,祖母不会有事的。还有,祖母未曾痊愈之时,府内府外大小事务,不必烦她,请爹爹和大娘代为费心操劳罢。”

“好孩儿,你如何懂得这么多?”慕容清枫摸了摸她的头,抱她起来,将她按在胸前,又喜又悲,闷闷问道,“你真是爹爹的女儿么?还是上天派下凡的小仙女?爹爹真怕哪日眨眼之间,你就飞上天去,消失不见了。”

“我的傻爹爹,我哪是什么仙女,我只是你的宝儿啊。”慕容襄好不容易探出头来,使劲呼吸几口新鲜空气,呵呵笑道,“只要爹爹愿意,我这辈子,就只做爹爹的乖宝儿啦!”

转眼已是严冬,寒风摧木,严霜结庭,慕容家却是一片喜气,原来是老夫人的旧疾,竟一日一日,逐渐好转过来。使得家中上下人等,尽数咂咂称奇,若是以往冬日,老夫人一旦犯病,咳喘日久,体弱形瘦,终日苦痛不已,差不多一直要等到春末夏初,气候转暖,才有起色。而今,李大夫几副药下去,竟是效用神奇,就连医者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那一日,李大夫受邀来府诊视,一番检查过后,笑着对慕容清枫说道:“恭喜慕容少爷,老夫人的病已经好了很多,上回所开药方要做些改变了。”

“有劳李大夫!”慕容清枫瞧见母亲一日日病症减轻,精神转好,亦是喜不自禁。

李大夫开了方子,留与曹管家,交代几句,便起身告辞。慕容清枫道声慢走,使个眼色,曹管家心下领会,拎了药箱,恭敬送出。

两人刚步出意善园,丫鬟海棠端了一盅补品急急过来,正好迎面碰上。

“李大夫好走。”海棠面带微笑,停住行礼,手中物事热气腾腾,香味四溢。

李大夫闻得气味,有些诧异,不禁问道:“请问海棠姑娘,这是什么?可是老夫人要食用的膳食?”

海棠因为方才厨房已略有耽搁,怕误了时辰,不敢多言,看了看旁边曹管家,只简单答了一句:“回李大夫,是参苓粥。”

李大夫嗯了一声,与曹管家往外走去,一路蹙眉思索,连几时出府,如何回家,都不太清楚。参苓粥?党参和茯苓?待到突然想通,一下子从自家太师椅上跳了起来,又惊又喜,这党参和茯苓,一为益气,一为补肺,取两者适量,煮为粥食,则性质温和,固表止哮。想起慕容家老夫人近日病情明显好转,难道另有高人指点,并不是自己的医术所致?自己在南棠城中,已是公认的名医,难道还有比自己更加厉害的大夫不成?难道,难道竟会是他?

老夫人喝下参苓粥,与慕容清枫说道慕容襄精通医理之事,都是困惑不解。

但闻慕容清枫说道:“我好生奇怪,宝儿小小年纪,竟是懂得不少医理,此前母亲所服药物,所用膳食,尽是她在安排交代,其中效用,比之这几年来李大夫所开方子,真是好上太多,须知李大夫也是城中赫赫有名的医者,要说经验名气,南棠是找不出第二个了。”

老夫人点了点头,道:“这个娃儿甚是神奇,我也是想不出其中道理,只能说是祖先显灵了罢。你要切记,宝儿之事,还须再次严厉嘱咐上下人等,不予外传,我总觉哪里不妥,恐生事端。”

“母亲放心,府外人士只知慕容家有两位小姐,一直还不知道宝儿,更不清楚宝儿生来痴呆、现时聪慧之事。”慕容清枫说着。

最初宝儿出生,怕外人知道府中有一痴儿,坏了家族名声,便一律对外宣称孩儿出生即夭折,那产婆与自家也有些渊源,塞些银子便也守口如瓶,前年听说身体有恙,回了乡下女儿家休养,断了音讯;这几年来,府中上下人等对宝儿一事并不太知情,即便是知道的几人也是讳莫如深,生怕惹了太夫人不开心,就在自家园里都不敢多谈,还哪里敢去府外说三道四?所以这保密之事,做得倒也不错。想着,眼睛一亮,望向门口。

但见那个小小人儿,大踏步走进门来,纪宣跟在后面,手中抱着一大叠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