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世纪谈家桢百年遗传学:谈家桢百岁寿辰纪念画册
8434700000070

第70章 桑榆匪晚奔驰不息

张燮树

有我国“遗传学之父”之称、现已是百岁寿翁的复旦大学著名教授谈家桢老人是首位入住众仁花苑的多钥匙住户。登记入住花苑时,谈老已是耄耋之年,当时到老年公寓养老的观念还不太能被大众所接受,但是思想开明的谈老却敢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入住花苑一晃10年过去了,现在谈老已经离不开这里,他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每天,他读书、看报、整理文献,有规律的生活,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感受到了一份夕阳人生的惬意和宁静。

作为我国著名的遗传学专家,谈老一生辛勤耕耘。虽然岁月催人老,但退休后,他依然坚持老有所学、笔耕不辍,夜以继日地发奋工作。来到谈老的小屋,就可以看到书架上摆放着密密麻麻的各式书刊,甚至连桌椅板凳和窗台上,也堆满了手稿和杂志。谈老一生求是、求实,虽然已是迟暮之年,但他仍对生活充满着热爱,对事业始终不渝,在科学的园地里不断攀登探索,将自己的点滴汗水,汇入国家建设波澜壮阔的洪流之中。有人问谈老:“您年轻时,为国家做了那么多贡献,如今年纪大了怎么也不歇歇呢?”谈老坚毅地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没有理由消极怠工。”的确,如果不是有着一种执著、不服老的精神,谈老又怎么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带领着大家,在科学的园地里,不断探索,奋力跋涉呢?

作为一位教育家,谈老有着虚怀若谷的胸怀,桃李满天下。入住众仁后,他依然坚持指导学生,浇灌培育着年轻一代,为祖国的科技发展、经济建设输送着人才,把自己的夕阳人生奉献给了朝阳事业。

谈老还非常热心参加各类活动,始终充满着激情。一次,外国驻沪领事们来参观花苑,学贯中西、了解多国文化的谈老与他们愉快地攀谈起来,老人流利的口语、渊博的学识,不禁让来宾们翘起了大拇指,啧啧称赞。虽然是遗传学界的泰斗,但谈老却丝毫没有名人的架子,为人谦和、平易近人,经常和花苑里的老人聊天、拉家常,并一同活动,寻常地就像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

谈老和老伴在花苑有一个非常温馨的家,小屋内摆放着各式鲜花盆景,墙壁上是夫妻俩的合影,二老相互扶持,相濡以沫,生活美满和谐、充满情趣。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谈老和老伴颐养天年,笑对岁月,奉献社会,描绘出一幅“莫道桑榆晚,晚霞尚满天”的灿烂画卷。在夕阳的余晖中,谈老或是在老伴的搀扶下在花园里漫步、或是去图书馆查阅文献、或是在花丛中与老人攀谈,那恬静的情景总让人感到不尽的暖意。每当此时,我们都会在心里萌生一份祝愿:愿这位晚霞红似火的老教授健康长寿,生命之树常青!

(作者为上海市众仁慈善服务中心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