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孤独症的快乐疗法
8483400000022

第22章 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斌斌在6岁以前可以说是无欲无求,完全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后来经过玩蹦蹦床、扭大秧歌、学写字、上幼儿园、骑自行车等活动,尤其是骑自行车期间,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们都爱逗他玩,久而久之他和这些人都混熟了,谁家住几栋几门几层楼他都知道。原来他从不主动与人说话,别人跟他说话他也不理不睬,就像没听见一样。现在可好,见人就主动和人家说话,而且是一人一套话:如见孙老太太:“孙奶奶住5楼”;见张老爷子:“张爷爷家在302”;见着翟家二老:“房川在农牧厅幼儿园”;见张奶奶:“小弟弟明天上幼儿园”……开始我还很高兴,这孩子终于能主动和人家讲话了,而且是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真是大有长进。可是,他见着张三唠张三的嗑,见着李四说李四的话,总是那一套,时间长了连我都听腻了,更别说人家了。可是,无论我怎么制止他都不管用,好在大家都知道他有这个病,所以也没有人和他计较。

以前无论是吃的、用的、玩的,大人要主动给他,而且他喜欢就要,不喜欢就不要,从来没有主动向大人要过什么。现在每天三顿饭,每顿吃什么他都点名要,他说要吃鱼,就不能做鸡,他说吃肉就不能做鱼,要想变个样就必须和他商量好,否则他就会哭哭啼啼起来,没完没了的;他要穿蓝色的衣服,你就不能给他穿黑色的;他要上麦当劳,你就不能领他去“狗不理”包子店。每周起码要去三四次麦当劳,一两次的狗不理(他到狗不理不是吃包子,专吃狗不理的冰淇淋),十天半个月要上一次大众饺子馆,我这一生自己下饭馆的次数合起来,也没有斌斌这几年去的次数多。最近又迷上了酱油壶,每隔一两天就买一个,各式各样的,已买回来有20多个了,还张罗要买新的。以前进商场或超市他什么都不要,现在凡是玩的东西见什么要什么,大到自行车、电子琴,小到牙签盒、小塑料狗,没有他不想要的;吃的就更不用说了,面包、饮料、熟食、虾条……他想吃什么自己就拿什么。

原来不和任何人讲话,现在见谁和谁打招呼;原来是什么也不要,无欲无求,现在吃的、用的、玩的点名要。虽说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但我认为这是好事,知道要吃要喝、知道闹人,说明他有心眼了。因此,只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又不是太过格的,我们都尽量满足他的要求。我也知道这样放纵孩子可能会养成孩子任性自私的毛病,但是为了培养他的自信和兴趣,让他尽快地从懦弱、孤独的境界中走出来,没有其他办法好用。再说即使他任性一点、自私一点,如果可以成为有用之人,也总比他痴傻苶强,痴傻就是一个无用的废物。更何况任性、自私还可以通过引导教育慢慢改造过来,这也叫做两害相权取其轻吧,也只好出此下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