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孤独症的快乐疗法
8483400000027

第27章 初见成效

学电脑可以说我和孙子是同时起步,有些方面他显得比我的悟性还高,简直令我惊叹不已。如打游戏抢滩登陆战,就是装机器的(卖电脑的)人,简单地给他演示一下,再也没人教他,可他自己没用几天的时间就掌握了要领,由第1关很快打到第7关、第14关、第20关……最高记录他打到了第58关。而我是怎么也控制不好鼠标,打坦克都很难击中目标,打飞机根本就不着边,没打掉过一架,到现在我也没闯过去第一关,气得我干脆就不玩那个游戏了。

还有把磁盘里的文件移到桌面上变成快捷方式,我到现在还不会,可斌斌他把磁盘里他的东西几乎都鼓捣到桌面上来了,桌面上摆了70多个图标,密密麻麻,实在是拥挤不堪,我想把没用的清理掉,可我又不知怎么样清理。有一天,中央电视台调查收视率的人到我家了解电视收看情况,我想这些年轻人肯定会电脑,于是求她们帮助清理桌面,只留下了10几个经常用的图标。我想这下可好了,再也不用面对那密密麻麻的图标闹心了,没想到我只舒服了一天,第二天斌斌就又把桌面变得星罗棋布。70多个图标一个不多一个不少,又都整整齐齐排列到桌面上了,让我又可气又惊奇。可气的是我好不容易求人清理好的桌面,又让他给塞满了;惊奇的是也没人教他创建快捷方式,如果说开始时是他瞎鼓捣出来的,那么这次就绝对不是偶然的了。

因此我是高兴胜于生气,除了告诉他不要乱动我的文档。(因为有一次他把我写的几千字的文稿给弄丢了),电脑他愿意怎么鼓捣就怎么鼓捣,从不限制他。我家没有任何特长可供斌斌潜移默化模仿学习的,也没发现斌斌有什么特殊的潜能可着重培养的,现在他对电脑如此敏感,哪怕是他把电脑鼓捣坏了也没关系,只要是他能学有所成,弄坏几台都给他买,更何况电脑还没那么娇气。

没想到自从买回电脑之后,尤其是给他装上《电脑家庭教师》之后,这孩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不用人督促,早晨5点钟起床打开电脑听课,听完算术听语文,听完语文打游戏,然后吃早饭。吃完早饭开始写作业(作业就是上面提到的,每天上下午各写一页拼音、临摹一页字帖、一页田字格),写完作业后必须领他到外面去玩一两个小时,回家后再听半小时的电脑课,然后吃中午饭。饭后写完下午的作业,再到外面玩一两小时,回家后还是先听课然后吃晚饭。吃完晚饭玩电脑游戏一两个小时,晚七点多就洗脸洗脚睡觉。生活比较有规律了。

我是2003年10月30日买的电脑到2004年2月27日这天我写了一篇日记,讲述了斌斌的变化:

2004年2月27日

斌斌这几天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荡秋千、打滑梯,而且还知道要求几个人和他一起玩,如:“咱们三个一起玩吧,咱们大家一起玩吧,跟我玩一会儿吧,”有些词句运用得非常恰当。尤其是打滑梯的时候,他看到小朋友把雪当成润滑剂放在滑梯上,再坐到雪上滑下去,他也依样画葫芦,连跑带颠,捧雪上滑梯,把雪放在滑梯上,再坐到雪上滑下去。左一趟右一趟,一气儿就能玩1个多小时。和小朋友玩耍,两三岁的小孩子就能办到,是一件非常容易又正常的事情。对于正常的孩子来说,他们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可贵。可对于那些失去正常的孩子,简直就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为了斌斌能够正常,我们想了许多办法,真是太不容易了,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我们都在等待、盼望他能够正常,我们足足等了11年了,现在总算有一个好的开端。之所以说只是一个开端,是因为他只是在打秋千、打滑梯这样个性化的游戏能和小朋友玩到一起,其他如踢球、捉迷藏等合作性的游戏他还是做不到,要达到那个目标恐怕还要等很长的时间。现在好比万里长征刚刚迈出了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很长。

最近斌斌不仅行为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能给大家讲故事背诵课文了,《乌鸦喝水》、《狼和小羊》、《植物妈妈有办法》等10多篇课文,尤其是《我爱首都北京》和《王二小》,他背诵得一字不差,而且是声情并茂的。以前大人给他讲故事、念课文他最不愿意听,听不了几句就烦了,不是哭就是闹。让他复述故事,这么多年他就会说:“从前那,有一个大老虎”这一句,现在居然一气儿能背诵几百字的文章了,平时自觉不自觉把他在课文里学到的词句就用上了,而且都恰到好处。如有一天早晨,他妈妈问:“儿子,你喜欢城市晚报的阿姨不?”斌斌说:“不喜欢阿姨,喜欢报纸。”他妈妈又问:“你喜欢体彩的阿姨不?”孙子说:“不喜欢阿姨,喜欢彩票。”我们全家人听了,都特别高兴,都说这孩子有进步。因为这是第一次听他说出的话,能在否定一种事物的同时又肯定了另一种事物。而不是只知道用最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回答别人的提问了。这足以说明他的思维方式有了改善。

现在凡是熟悉斌斌的人没有一个不说:“这孩子好多了,进步很大。”在生人或专业医务测评人员看来,他仍然是智商低下的儿童。但是假如他们了解斌斌过去的状态,我敢说他们也会对斌斌的进步感到惊讶。有谁相信这是一个过去怎么教他都不会的孩子,现在除算数外,基本教他什么他都能学会了,尽管学习得要慢一点。

斌斌5岁半的时候体重最多也就是16千克,身高也只有80厘米,都低于世界卫生组织评价标准参考值;8岁以后才逐渐达到评价标准参考值;10岁时体重40千克,身高146厘米,略高于评价标准参考值了。从而,随着体格的强健,其心智发育也逐渐的提高了,思维能够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思维了,只是他还不能完全用语言表达出来。

斌斌7岁开始有转变,有些场合能够听从大人的指令了;8岁通过扭大秧歌,是有了突破性进展的一年,能坐在一个地方看打台球,一坐1个多小时;9岁开始教他认字写字,知道邻居谁家住几层楼;10岁有质的飞跃,骑自车会躲避行人和车辆;自己跟着电脑上课,我们大人都不会玩的游戏,没人教他自己就能玩,同样没人教他会把快捷方式拉到桌面上……再一次表现出他无师自通的神奇,第一次是跟电视认“活”字,这些似乎与他重度低下的智力不相符,但这又是不可否认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