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在雨地里穿行
8530400000074

第74章 后记

这些年,除了写小说,我还写了一些散文。我写的散文多发在《文汇报》的副刊上,平均每年都有三四篇。文章是一篇一篇攒起来的。单年度看,我写散文并不多。时间一长,攒起来看就不算少。我出的小说集多一些,迄今已有三十多本。而散文集只有薄薄的一本,排版、装帧、校对也不尽人意。我一直在想,什么时候再出一本散文集就好了。

我写了怀念母亲的散文,想拿给姐姐、妹妹和弟弟看。如果把单篇文章寄给他们,显得我过于着急,他们看完后也不便于保存。要是出一本书收进这样的散文就好了,他们看完可以保存下来,并可以介绍给他们的孩子看。

应文学杂志之约,我写了一些创作谈。这些创作谈涉及到写作经历、创作态度,以及想象力、细节、语言等诸多方面。有一次,一位研究我小说的在校研究生跟我要创作谈之类的文章,我只好翻出杂志,把此类文章各复印一份寄给他。倘是有一本书,收有此类文章,我只需寄他一本书就行了。

由于长期做煤矿作家协会的组织工作,我还为作家朋友们的书写了不少序言,加起来恐怕有几十篇。我敢说,我写每一篇序言都很认真,从不敢有半点敷衍。有朋友对我说:你应该把你所写的序言出一本书。我说出书当然好,可谁给我出呢?

我知道百花文艺出版社对散文比较重视,他们出的散文集也多一些。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我给董兆林先生写了一封信,把想出一本散文集的愿望说了出来。说来我跟兆林是老朋友了,他在《小说月报》当副主编时,选了我不少小说。后来他到《散文》杂志当主编,我们仍保持着联系。现在打电话很方便,但我没有给兆林打电话,而是给他写了一封信。我觉得写信显得郑重一些,在时间上也可以给朋友留一些考虑的余地。

兆林接到我的信,似乎没有等多久,就给了我答复。于是,就有了这本散文集的面世。

看别人书后面的后记,除了记述出书的缘起,还要说一些感谢的话。我想,感谢的话我就不说了,还是存在心里吧。

刘庆邦

2010年7月28日于北京和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