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望族毒女
8613200000960

第960章 双子(1)

顾琇认真地道:“其实不是爹会生,他更不会教。是有姐姐在,我们几个才能抱成团儿。”

顾琰想了想,“好吧,我这辈子父母缘浅,有兄弟姊妹的缘分也不错。”

顾琇点点头,表示她也是这么想的。两人算是不约而同都当渣爹不存在了。实在是从小到大就没有哪件事能指得上他。

下人进来禀报,“王妃,舅少爷来了。”

“是珲儿么,让他进来吧。”秦王府如今情势不大好,顾珏和顾珲姐弟倒是投桃报李时常过来。尤其前两天腊八之后太学算是放寒假了。

“奴婢没说清楚,是顾家八少爷带着九少爷过来了。”

顾琇眼睛一亮,“正说他们呢。”

顾珲来此,自然是求得了老太太允准了。他牵着顾玺进来,一进来就赶紧给他脱了棉袄,一边解释道:“我听说小玺在家闹腾要来看团子,就顺道拐过去把他也接上了。祖母发了话,父亲就不敢不听了。”

团子看到小玺,高高兴兴的就和他到一边儿玩耍了。顾珲则坐下来陪顾琰说话。他每次来总是会带着太学里的消息,就是放假了同学之间也还是有些联系的。不过这一次,他带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

“太学生们放假之前上了一份联名奏书,为晋王请命。这事儿是瞒着我和李意欢的。我今天聚会听人说漏了嘴才知道。”

太学生的确是可以直接上书言政的。太学生言政在历史上也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东汉末年的清议,甚至后世的公车上书都可以视为同一类事件。太学生出于爱国之心关心政事,这一直就是一个优良的传统。而且,他们不像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宦海浮沉之后会更多的考虑利害得失、身家利益,他们就是出于公心。

“看来晋王得人心,果然不是一句虚言啊。这些太学生不怕触怒皇上也要上这份奏书,你姐夫的处境的确是更加难堪了。就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给皇上的问题一个好的答复。”

“怕是也不能有很好的、统一的办法。真要讲礼法,嫡庶是越不过去的坎。而他们本就是最爱把礼法挂在嘴边的。”

“照你这么说来,递上去也有三天了。可有批复?”

“听说皇上让叶相出面找了几个领头的太学生去府里安抚了一番,似乎还是再等等看的意思。姐姐别想那么多了,还是平平安安把小外甥生下来就重要。说起来,这件事跟姐姐也是莫大的关系呢。”

是,如今秦王府明面上占优势的就是子嗣了。这个的确是跟她有很大关系。

“好,今天先不想那些了。来人,去把萧将军夫人也叫过来,就说两位舅少爷来了,我们要烤鹿肉吃。”

当天,团子和小玺差点吃撑了,最后是被顾琰勒令住嘴的。两舅甥当晚是一起睡的,顾琇扶着顾琰去看的时候已经并头躺一块儿睡得可香了。团子的睡相依然霸气,但是他床的尺寸也是很霸气的。因此他拉着小玺要一起睡的时候,顾琰才会同意下来。要不然,小玺还不知会不会被他挤到犄角旮旯去。从前也没见他对这个小舅舅这么亲昵,还是近来太寂寞了的缘故。只有阿大阿二陪伴还是不够。大概是天天见到,不新鲜了。

“姐夫还没有回来,姐姐先休息吧。”顾琇道。

顾琰点点头,其实阿允应该是已经回来了,只是没有进内宅。估计他这两天也是在为太学生上书一事郁闷呢吧。昨晚就是她睡了之后他才回来,听说来看了看她和团子就回自己的院子睡下了,一句话都没有说,脸色也一点不好看。

是挺让人郁闷的啊,太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是未来的官员或者是名士。过去、现在、未来的太学生与各地州府的学生,几乎就涵盖了整个‘士’这一阶层。尤其他们都是出于公心,虽然里头难免有人煽动,但能够煽动起来这么众志成城的上书,已经代表了他们的心声。

顾琰按时睡觉了,她已经怀孕足足九个月了。按照二百八十天的周期,她这已经是进入即将瓜熟蒂落,随时可能生产的当口。可不能为了做解语花,拿身体不当回事。有些坎儿,的确是难过。尤其对于阿允这样过去二十多年都要雨得雨要风得风的人来说。对他而言,除了储位唯一费过大力气的也就是把自己追到手了吧。

萧允这会儿还在前院喝酒,闷酒。太学生上书后,老头子把他叫去了,给他说了几条退路。如果晋王上位,大将军王他肯定是做不了的。能够真正掌控几只大军的亲王,谁是皇帝都容不下的。时时刻刻可以造反啊!最好的出路不过是将来守皇陵。但是,别人一句话依然可以定他的生死。指不定如今晋王府那些谋士会不会为了以绝后患给他炮制些莫须有的罪名出来呢。

还有一条路子就是闲王,像齐王、蜀王那样的。什么都不管不问,就每年领取俸禄、靠皇庄、铺子的出产过富贵日子。这条路萧允也不适合。要在当初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时候,他和晋王也没有因为女人和储位反目,还很有几分可能。这条路只适合对皇权没有任何威胁的皇子。

另外一条,就是皇帝之前给他安排过的带着自己的人马、财富出海。找一个新帝鞭长莫及的小岛,未尝不是海外称王。但是,他如果出海,那势必要背负很不好的名声。就是晋王不刻意抹黑,但他手下的那些人也少不得把什么事儿都推到他身上。就一条不清不楚的逼得官员过劳猝死就够他受的了。但是,这样可以保全身家性命,一家大小。

老头子已经知道如果最终晋王上位,他很难保全了。但是,也是不能一意孤行扶他上位的了。晋王此时的声势已经很大了。太学生上书之后,他们已经从三七开到了二八开。而老头子已经六十五了。说这番话,也是让他早作准备,以免到头来措手不及的意思。他此刻,败局已露端倪。

萧允丢开酒壶,在前院洗漱了才往内宅走去。其实他可以就睡在前院大书房,只是喝得迷迷糊糊的还记着要回去看看顾琰和团子。每天都要看一下才能睡,这已经形成了习惯。不然,总觉得有什么事没做,不能安心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