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外语老人与海(有声双语经典)
86342700000002

第2章 作品导读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价值在哪里?如果说,死亡是每个人的终极结果,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向死而生?

我与很多少年人讨论过以上问题,有些答案是我不能认同的。有人说,我们要珍惜生活里的“小确幸”,做一只“井底蛙”就挺好;有人说,“人间不值得”,推崇“丧”文化;有人说,要“活在当下”,要享受生活,因为“明天与意外,不知道谁先到来”;还有人说,我要拥有成功的人生。可是等我们开始讨论“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时,有些人却回答不了;当然也有些人说,要站在“权力与财富的巅峰”。

我很遗憾,社交网络的流行语与当下社会的浮躁风气,影响了他们的思考与判断。

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给这些少年人推荐《老人与海》。如果,你对以上问题也正糊涂,那么请你也来读《老人与海》。

从情节看,《老人与海》讲述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老渔夫圣地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在海上遇到一条前所未见的巨型马林鱼。他与大鱼搏斗了两天两夜,杀死了大鱼。返航时,鲨鱼循血而来,圣地亚哥拼尽了武器与力气,也没能阻挡一群又一群的鲨鱼将他的大鱼啃噬一空。最终,他带着巨大的鱼骨架,回到港口。

再看人物,好像也不复杂。一个孤单落寞的老渔夫,尽管捕鱼技巧一流,经验丰富,却仍然过着贫苦的生活;哪怕他“眼神欢快,永不屈服”。倘若以“是否捕到鱼”的标准来评价其人,那就是大写的“失败”。

让我们仔细一点,深入解读。

来看圣地亚哥的这段航程:他没有捕到鱼,这是一定的;然而他曾经捕到过前所未见的大鱼,这事不能否定;鲨鱼吃了他的大鱼,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他对抗了鲨鱼群的轮番来袭,单枪匹马,奋勇还击,竭尽全力,这也是肯定的。

那么请问,一个老人,在茫茫大海,以一己之力,与大鱼周旋,与鲨鱼搏斗,与人类的身心局限相抗衡,这到底要算是成功,还是失败呢?

少年的你有没有突然发现,以“成功”或“失败”来评价这个人物,以及他的作为,实在是流于简单粗暴?推而广之,你有没有意识到,今天社会上流行的所谓“成功学”,往往是以财富或权力的多少去评价他人,标准过于简化单一?

借圣地亚哥这个人物,借他的航程,我们可以反观自身,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试着问问自己,在我的生命中,我有努力奋斗、尽力拼搏过吗?我有体验过咬住牙、弓着背、直着腿,筋疲力尽,不计得失,凭借信念,撑到最后一刻的时光吗?

终我们一生,假如拥有过这样的时刻,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我们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而不必计较最后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

因为笼罩在死亡阴影下的我们,明知会死,会消亡,也还是会尽力去拼搏、去奋斗,不问结果,不在意得失,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之所在,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因。

所以,我不赞成眼界狭窄的“孤芳自赏”,不认可故作老成的消极论调,不推荐大家耽于物质享受,更不希望你们一头栽进“成功学”的陷阱。

圣地亚哥说:“人可以被毁灭,但不会被击败。”怀着这样拼搏奋斗的信念,去过我们的每一天,那么我们的每一天就都是有价值的。

从圣地亚哥的故事里,我选择了一个角度,与大家做了一点点探讨。那么,翻开这本书,去读吧!期待你对这个故事有更多面的解读,有更精彩的发现!

(申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