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中的心理学
8679000000059

第59章 保持从容的心灵优势

路有升沉进退,人有悲欢离合。从容是一种对人生的透彻把握,不管是谁,只要能以平和心态面对一切,闲看天边云卷云舒,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必能摆脱是是非非、纷纷扰扰。也只有这样,才能善待自己,善待生活,善待人生。

明代养身学家吕坤在《呻吟语》中曾提出这么一个观点:“天地万物之理,皆始于从容,而卒于急促。”并认为“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从容之重,令人明镜在心。从容,即舒缓、平和、朴素、泰然、大度、恬淡之总和。

可以说,它是世间一种难得的境界和气度。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当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当人们的心灵变得越来越浮躁的时候,从容更是难能可贵。

而一个从容的人,他为人做事不急不慢、不躁不乱、不慌不忙、井然有序;面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不愠不怒、不惊不惧、不暴不弃;虽遭挫折而不沮丧,虽成功而不狂喜,虽忙碌而不烦躁。

李敏是一位成功的职场白领。如今,她的许多老同学都还在为自己的饭碗苦苦挣扎、自身难保时,她已经是公司一名薪水颇高的白领了,而且事业、金钱、家庭一样不少。然而,在让朋友们羡慕的是,在这些追求的过程中,她并没有像朋友们一样牺牲自己的健康和情绪去孜孜以求,而是从容淡定、轻轻松松就拥有了这一切。

朋友们甚是不解,问及其中奥妙。李敏淡淡地说:“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奥秘,说起来非常简单,换来这份从容也就是半小时的事情。”

李敏娓娓道来,她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她也和许多人一样,总感觉手头有做不完的事情,并因此放弃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业余爱好,甚至很少和家人朋友团聚。结果是到最后人疲乏到了极点,几乎还是一无所获。

看到李敏天天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爸爸对她说:“从明天开始,你能不能每天早出门半个小时。”李敏不解地看了父亲一眼,她并不能完全理解父亲的话,但无奈之下,她决定从明天开始试一下。

第二天,她开始比正常时间早半个小时出门。当她走到公共汽车站时,发现等车的人不多;上到车上,又发现有许多空位,比平时惬意多了。而且,由于还没到上班高峰期,路上的交通也没出现堵塞,很快就到了公司。离上班还有一段时间,同事们都还没来,她一面悠闲地听着音乐,一面整理了一下办公桌,并准备一下今天要做的工作。

之后,当同事们匆匆忙忙地打卡、手忙脚乱地开抽屉时,她已经泡好了一杯热茶,准备好了工作所需要的资料。自然,接下来的工作是井然有序的,而且工作效率极高,还不到下班的时间,她就完成了全部的工作。于是,她也有了充足的时间去享受一下丰富的午餐。

下午下班的时候,她已经做完了一天所有的工作,而且还有时间查看有没有遗漏的或做得不好的地方。而此时的同事,有些人还在手忙脚乱地忙乎,有些人疲惫不堪地打着哈欠,只有她神情气爽,淡定悠然。

从容,不仅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气度、修养、性格和行为方式,而且是一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需要的有节律的、和谐、健康、文明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在现代忙碌的生活中,从容是对生活节奏的把握,是紧张时加一把劲儿,休闲时踏歌而行。从容是一种坦然,是把磨难当做机遇的大度。从容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镇定,是失败面前的从头再来,是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当然,从容不是安于现状,不问世事;不是得过且过,消极颓废;更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挥霍。从容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心灵的优势!从容,是一种理性,一种坚忍,一种气度,一种风范。只有从容,才能临危不乱;只有从容,才能举止若定;只有从容,才能化险为夷;只有从容,才能宠辱不惊……

生活中的心理智慧

匆忙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一种从容的心态,是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遇事不慌,闻过不怒,坦然的生活姿态。人的一生,要面对很多事情,比如事业、情感,比如挫折、成功。只有做到从容面对,不惊不惧、不暴不弃,才能不躁不乱、从容不迫地应对好这些事情,才能保持心态平衡,处理好面临的各种境遇。

1.多一些自信和淡然

有时因为工作紧张而让我们疲惫不堪,甚至会出现各种这样那样避免不了的错误。即使如此,我们也应该保持一份自信和淡然,不要心情郁闷,怨天尤人,无精打采,唉声叹气。要调整心态,学会从容,找回自我。在工作中积极主动,与同事和睦相处,彻底放下思想包袱,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新的工作和生活中。

2.多一些明智与豁达

与人相处时,难免会遇上磕磕碰碰的事情。此时,我们就不能用狭隘的心胸去斤斤计较,更不能失去理智,做出损人又害己的事情。学会从容,就是拥有一份宽容的心,除却私心杂念,便会体会到愉悦与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