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老子略释
86859000000011

第11章 持而盈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今译

把持(容器)而不断增加,不如顺其自然;打造(利器)而不断磨砺,不可长久保持;金玉堆满厅堂,不可能守得住;富贵之人有了骄气,一定自招灾祸。

功成身退,符合天道。

注释

揣:读音为(chuǎi);锤击。骄: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咎:读音为旧;灾也。

退:谦让;指远离功名。

讲解

在研究如何解读“持而盈之,不如其已”若干遍后,读了《道德经四帝注》,发现朱元璋为解读这句话而举的例子和我理解这句时联想到的生活画面几乎一致。

我由此相信,只要阅读解读《老子》的作品足够多,就会发现《老子》的多数章句大家理解得基本一致。先将多数人解读一致并且自己也能理解并认同的部分掌握,剩下的时间就用来研习大家有分歧以及自己对多数人的理解也不同意的章句。

以上就是把书由厚读薄的过程。

于第9章而言,第一句话几乎所有的解读结论都基本一致,个别人执着于个别字词的对错,不足多论。

而第二句从版本上有歧义,有的版本作“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多数人将身退解读为退位。从道理上我不认同这个结论,所以就在这里不停地思考。

最终结论有二:一是“功成不必名遂”,二是身退不是退位,是身与功相分离。这样就能合理地解释刘邦的功臣、刘秀的功臣、李世民的功臣的不同结局了。刘邦、刘秀、李世民的功臣的不同人生结局,当然和皇帝的个性以及其身边人有关,但影响这些人命运的主要还是为人臣者面对功名的处理方式。

老子之所以给他悟到的“东西”叫“道”,就是想让后人顺之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