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我用86封信把孩子送进北大
86860500000001

第1章 序一:父爱助梦北大

2019年6月24日,山东省2019年高考成绩公布。下午3点56分,马啸天的父亲给我发来信息,孩子总分681分!那一刻仿佛时间定格,我瞬间热泪盈眶。

681分,加上之前的自主招生的10分加分,马啸天可以去北大了!

短暂的兴奋过后,我平复心绪,静神凝思。马啸天高中三年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如电影画面般在脑海中一一闪现,成为我记忆中难以忘怀的风景。

全国有逾千万考生,马啸天能从中脱颖而出、圆梦北大,这无疑证明了他是一名优秀的学生。在他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位为他成长不断助力的好父亲。

初入高中的马啸天,身体瘦小、性格腼腆,虽聪明伶俐,但也贪玩好动,自信亦自负。正因如此,他的学习成绩一直起伏不定。他曾说过:“还有我两个小时做不完的数学题吗?”这样的豪言,对此,我印象深刻。

高中三年间,他对数学始终保持极度的热忱和执着,特别是在进入高三后,面对因参加竞赛而落下大量学习内容的不利情况,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冲劲,最终让他能够在临近高考时,拥有一份难得的坦然和从容。

马啸天这三年来的成长,和他父亲的用心是分不开的。他父亲是一名律师,个子不高,戴一副眼镜,眼睛炯炯有神,长得有点像老舍。父亲因为经常出差,孩子在学校住宿,两周才放一次假,因此两人见面的机会很少。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和关注度会大打折扣,他父亲却能独辟蹊径,把浓浓的父爱化作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这些信仿佛是一根亲情之绳,把校园内外父子两人的心连在一起。三年间,八十六封家信汇聚成一条爱与智慧的教育长河。

这些信中,有对人生的探问——人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

这些信中,有对价值观的思考——价值观之“四度”,从高度、宽度、深度、温度四个方面对孩子的整体素养进行教育,对孩子素质的全面提升有着非凡的意义。

这些信中,有对孩子的激励和启发——男人的血性,激励孩子不断地“坚持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这些信中,有对学习之道的透彻分析——学习三层面,对“学习方法、认知思维、时间管理”三个不同层面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给孩子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这些信中,有对家长陪伴的内涵诠释——理解“爱的真谛”,如何给予孩子真正的爱。

……

八十六封信,句句用心,字字珠玑。

6月8日下午5点,高考结束,近两千名家长涌进校园。正当暑热难耐之时,我看到了马律师。他满头大汗,穿着背心穿梭于人群中,让我有点想笑。书信之雅和背心之“俗”,两者看上去是那么不搭,却又如此和谐,低调与朴素的外表、绚烂且丰盈的内心,让我对他的敬意又增添了些许。

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马律师在我心中,他不仅做到了,还上升到了优秀的高度。他将自己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化成了人生智慧,激励孩子不断前行。

酷爱国学的马律师此番出书,是将自己和儿子三年来的成长历程,奉献给更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用自己的行动,为推动家庭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在我写这篇序时,马啸天已经开始了他在北大的学习生活。我为他有这样一位好父亲而感到高兴,也为我遇到这样一位好家长而感到庆幸。

在此,祝愿马啸天同学前程似锦。

德州一中新校区2016级9班班主任 李洪海

于2019级新生军训期间

2019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