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石然札记
8725600000010

第10章 人生(9)

无奈不等于消沉,在一堆问题面前,不哭,不躁去理解,没有必要反应,就不做反应。当你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发生,有两种选择,要么自吞苦果,要么就无所谓的生活,必须做的事未必是爱做的事。

酸苦一生的人

酸苦的人生,也是一道风景,别人也望尘莫及,也该生出一丝骄傲,受过苦的人比起没受过苦的人快乐得多。

病人

病人,病是教人学会休息的教师,病是对灵魂的洗涤,只有患过病才会感到健康的宝贵。

残疾人

一个人明白自己将要终生残废,他最初惊惶,以后便听天由命,就如正常人一样快乐。

残疾碰巧承担而已,生而为人就不要随随便便倒下,不要让残疾的沉重降低了高度,克服自卑心理,对别人非善意的言行要视而不见。残疾人是特殊困难的人,寻找帮助不错,但不依赖,根据自身条件掌握一技之长,早期接受教育很重要,可以学外语,搞翻译,学医学(如盲人搞按摩),文学创作,信息咨询,搞发明创造等。

一个人在成年后突然瞎了眼,他绝望了,有一天,他碰到一个盲人,这个盲人说:“你可以先从洗自己的袜子做起”。

生活

快乐(幸福)和痛苦

暴君与床的故事。暴君说:“天下都是我的”,哲人说:“不错,可无论怎样,你夜里也只能睡八尺的床”。暴君让人做了一个特别大的床,让哲人看,哲人说:“床越大,就越显得君王小”。家有千倾,一日三餐,大厦百间,夜宿八尺,快乐不建立在占有之上。

有房屋,不见得有温暖的家;有美食,不见得有食欲;饰带珠宝,不见得有美感;很富有的人,不见得幸福。美国石油大亨默尔认为:“富有和肥胖没有什么两样,也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幸福的感受:获得成就的喜悦,创造时产生的激情,对一种癖好专注的沉醉。幸福是满足,满足是如愿,如愿的感受。林肯说:“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幸福不是固态的东西,是一种感受。有钱应有幸福,可富有了不由自主地就做了守财奴,为保存既有的和争取更多的而烦心。他的生意(财产)越大,得失越重。有人挣钱丢了应该享受的一切,就失去了幸福,有地位(权力)应有幸福,但被人抬高了,虚飘了,不再真实,不再进取,无所事事,就失去了幸福。长寿了,应该感到幸福,如果拖累别人也谈不上幸福。无所不有自杀的不少,一无所有的快乐很多,无所不有和一无所有其中都有幸福,(街边无人问津的乞丐和前呼后拥的大人物感觉没有什么两样)。

拥有和享受不是一回事,光有物质(财富)是不够的,有的富翁是精神乞丐,大款去嫖娼、去吸毒就是精神贫穷。看重物质享受的人,势必要放弃许多精神上的自由和心安理得的快乐,,一个追求物质的人,不可能有精神寄托。他的生活必然缺少乐趣,他会失去真正的朋友,换来一群趋炎附势的小人,会缺少爱他的人,只剩下爱他金钱的人,物质的满足过于浮浅。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物质精神都满足才有活力,精神物质的共同满足才是享受,有的人只考虑物质,有的人为了强调精神而鄙视物质,只有视野开阔的人,才能把握二者的奥妙。

人的生活,饮食开销,住房面积,收入,存款,文化娱乐,绿地等达到多少数量是标准,不清楚。人维持生存所需是非常有限的,衣食无虞,刚好够用的生活最自在,幸福的是中等人家,也不欠别人的,别人也不欠我的,是平衡的快乐。

如何休闲和如何工作(挣钱)同等的重要,挣那么多钱有什么用,维持生活并不需要很多钱,问题在于有些人太贪婪、太重奢靡享受。

人的本性是追求欲望,欲望的确是人的天性,得陇望蜀,住着二室一厅还想着别墅,有了金钱还想有地位,当上讲师还想当教授,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正确的做法是期望值要切合实际和节制欲望,节欲才能获得对现实的满足与慰藉。节欲是一种人生态度,得失随缘,不尚华贵,不慕名利,节欲不是浅陋,不等于平庸,生无兵祸,家无饥寒,不欠债,榻无病人,门无讼事,就是清福。

一元钱给一个乞丐和一个富翁完全不一样,有10万元存款的人发愁,因为他认为比起上千万元的大款他是个穷光蛋。但有的人有10元钱就感到很快乐。一个小孩看见别人都穿着鞋,他光着脚,感到很苦恼,有一天他看到一个小孩没有了双脚,这时他感到很幸福。痛苦不痛苦,看你拿什么做比较,你觉得很辛苦吧!还有比你更辛苦的人,常说,他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个推车的,谁要是遇见在财物或相貌上胜过自己的人,则应再看看不如自己的人,要知足,超脱些。满足,有时就是看到别人倒霉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

有人高考落榜,感到前途到了末日,有人劝落榜不落志听不进,想投海,碰见一个得绝症的姑娘,她说,落榜算什么,没病就是幸福。贫困没有疾病是幸福,身残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是幸福,不幸中要感受美好,幸福就在你身边。想得开,官做得虽小,虽没人巴结,少奉承,但活得真实;身在陋室,用不着进门换拖鞋擦地板;穷没有让人借钱的不安;夫妻分居,你有单身的自在,不要忘记你仍然生活在幸福之中。快乐痛苦不属于现实,属于情绪,病人看到健康的人是幸福,健康的人浑然不觉。拥有时不重视,失去了又特别痛苦。如果你重视拥有的,你会觉得快乐,要是盯住尚未到手的你会感到苦恼。珍惜拥有的,能活在世上真好,健康真好,有一个爱你的人最幸福。认识到人生在世是为了快乐而活着,你就能平静地对待这个世界了。

假如你有10万块钱,你想干什么?甲说:“用做健康和知识的投资”,乙说:“旅游、购物、消费”,丙说:“帮助别人”,这些都是享受。母亲喂奶,看着小宝宝甜甜地睡去是享受,静静地品一杯清茶是享受,观赏自然的美景,闻一闻花的清香是享受,心酸暗中流泪是享受,享受是真实,是感谢,是安逸,是冥想……。

一个人通过你能得到幸福,你就快乐,让别人分享你的快乐和你分享别人的快乐,你就快乐,痛苦有人分担是幸福,有人疼是幸福。

你愿朋友爱你,你必须援助他们,你愿意全城的人尊敬你,你必须为他们服务,你愿全国人民都称赞你的美德,你必须成为全国人民的恩人,你想收获必须耕种,你想得到胜利的果实,你必须参加战斗。

用不着从事体力和脑力劳动,不需付出什么代价,不用担心让你受苦,吃着丰盛的美食,睡着柔软的床榻,耳听目视及肉体的满足,让你所需的一切招手即来,你会感到是享受吗?只享用而没有付出的人不是享受而是寄生,他感觉不到什么是美好,不懂真实的快乐,因为他还没有走到获得快乐面前就得到了,对寄生者来说,吃饭、睡眠全都没有意义。

一个人意外的得了一笔巨款,事也不做了,朋友也不交了,感到什么都没意思。你感到无味是因为没有付出或付出的太廉价,享受努力得来的酬劳其乐无穷。

忙里偷闲,你会快乐,艰苦工作的时候也会快乐,苦斗中有更多的快乐。快乐在于追求的过程,人需要挑战,战斗是一种快乐,战斗胜利是最大的快乐,经过大悲的人才有真高兴的时候。

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接受)”愉快。索取不快乐,给予比接受快乐,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施恩(奉献)不图报的人快乐,因为他永不失望,路经窄时,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食,此涉世极乐法。

人都有要做的事,接受过他人的帮助需报答,老人的赡养,孩子的教育,借的债要还,答应别人的事要做,都是责任,完成责任才会快乐。

会生活的人,不是没有悲哀,他不陷于悲观,是因为觉得没有不可爱的生活,没有不可爱的环境,即使世间充满着狡诈欺骗、谬误和自然的风霜雨雪,心态好依然可以感到可亲可爱。生活中称心如意的事实在不多,社会家庭问题,如失业或孩子考不上大学都足以给你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在欲求不得的时候,面对现实,正确对待,不困在烦恼里,不去为得不到的事情而苦闷。

感受不到快乐的人,晴天犹如落雪,会感受的人,给他半杯水,他也满足。他会想我有什么才德,上天还赐给我半杯水。不会感受的人即便得到一杯水,他也抱怨不公,愤愤不平。幸福不是有什么标志,欢乐的态度最甜美,很少见过绝对幸福的人,常见的是满足的人,幸福是对现状的满足。

阿根廷哲学家科尔恩主张,“人应首先从物质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接着,还应摆脱欲望、感情与激情的束缚,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一个旅客在火车上欣赏新买的一双皮鞋,不小心从车窗掉下去一只,他把另一只也扔出窗外,让人捡到一双鞋不是更好吗?丢东西的想到捡东西的,就是好的心态,抱残守缺不如主动放弃,放弃也是一种美。

悲观的人在穿越单行道时,仍要左右张望,乐观的人所遇都是绿灯,悲观的人所见皆是红灯,真正的智者是色盲。悲观的人看一切处处是墙,乐观者看一切是用墙连起来的并有很多门,乐观的人被老虎赶上树后还能观赏风景,乐观的人摸鱼,鱼没有摸到不苦恼,就当洗裤,即使没有半个铜板,乐观者也不至苦恼。同在一个世界里,有人快乐,有人苦恼。如果一个人乐观,他会比平常人多百分之二十的几率遇到开心的事,悲观的人则相反,因为只有你认为好的时候它才好。没有大声憨笑还算什么人生,我们没有理由悲哀,不管一切如何,只要乐观,一切都会过去。生活就像一场游戏,你必须把它当作一场游戏来玩,为了寻找乐趣而作的游戏。邓小平对外国友人说,“天塌下来,我也不怕,因为有高个子的顶着”。对任何事做趣味观。

你想快乐,立刻就快乐,穿上漂亮的衣裳游逛,吃一顿好的,想去找朋友聊天你就去,去野外散步,去沉思,去遐想……。快乐时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使你会把事做得更好。如果感到恐惧,就要使自己放松,感到不愉快,要做出愉快的样子,心情不好时要给人以微笑,要是心意沉沉,就挺胸抬头。当你清晨起来时,你可以选择两样,快乐和不快乐,那么就选择快乐吧,你爱人们,人们也会爱你。

不要总是担心苦难的到来会把幸福淹没,总是准备对付没有到来的苦难是没有幸福的,反而使苦难变为庞大之物,关键不是一直准备应对而是到时飞快地一脚踢开。幸福到来就享受,不要提醒后面是苦难。当天气风和日丽时,有人提醒要有暴风雨来临,对未来的时光太多恐惧,只会使美好的光阴流逝。有时所做的准备是多余的,预测自己将有祸害的人,必须承受双倍的痛苦,灾难间隙是快乐,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不要把痛苦的弦崩得太紧,人生沧桑,懂得幸福才会幸福,万事如意,极乐永安是异想天开。

快乐就是心上没有负担,轻松的心情可以使机体的功能正常发挥,去关注去感受周围的一切。心里不痛快美味佳肴也如同嚼蜡,情绪不好身穿名牌时装也无精打采。

快乐由精神状态决定,世界上没有可单纯被武力屈服的人。以精神为支柱,苦难痛苦失去了它的可怕,精神的不可战胜能使肉体的痛苦都变成快乐的另一种表现。宁死不屈的人,舍生取义的人,千灾百难谈笑自若的人,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苦中作乐,从痛苦中滤出快乐来,使美好的消失得到赔偿,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战胜磨难的最大胜利,对于勇敢的人,还有什么威胁可言。

无论你认为人的意义是什么,其实还是希望自己快乐。钱钟书在《写在人生边上》的书里,把快乐比做引诱小孩吃药的方糖,几分钟或几天的快乐让我们活了一世,忍受了许多痛苦。“快乐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待的时候,生命不知不觉地偷渡过去,有的人活了一辈子根本不会享受快乐,对于快乐有时到死也不明白是上了当,还想死后有个天堂,快乐的引诱使我们忍受了人生,有时快乐又像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有时又像约定下百年后的宴席,为了赴宴去享受快乐,愿意慢死,人都有一个期待,总以为将来比现在好,所以才愿意活着。

和一个漂亮的女孩待了两小时,好像时间坐滑梯,没等尽兴就结束。冬天借债春天还冬天缩短了,一个失眠的夜晚或一个有约不来的下午,就能使你尝到度日如年的滋味。欢乐的时候,觉得时间如跑马,一到困苦无聊时,日脚像绊住一样,特别慢。钱钟书认为:“嫌人生短暂的人是最快乐的,留恋着不肯走的,偏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通常我们希望非常恨人快死,都会感到敌人活得很长,我们很爱的人希望长相厮守,怕他离去,有时事与愿违,你愿意他离开你的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拼命地去爱他。欢乐是精神上的消费,欢乐涟漪是容易消散的,是浮浅的,痛苦是精神的堆积,痛苦褶皱是沉重深远的,失去100元的痛苦往往比得到100元得喜悦来的更为强烈。

英国作家艾伦在他的《生理学美学》一书中提出,“精神活动分为理智和感情两种。理智的对象是一致和不一致,感情的对象是快乐和痛苦。快乐的生理基础是生命力的增强和机体健康,痛苦则是营养不良和生理机能的损坏”。

痛苦是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和可爱的分离是痛苦,和不可爱的会合是痛苦,得不到欲求的是痛苦,追求与现实的差距是痛苦。生活中有许多事物表面上是使你快乐的,但实际上却隐藏着痛苦,没有纯粹的快乐,没有绝对的痛苦。

我们没有能力拒绝所有的不幸和痛苦,可也没有任何理由去忧愁、悲哀,去主动制造痛苦。

人都有痛苦,但你绝不会永远这样痛苦下去,过一段时间总会快乐起来的,生活中有苦恼组成的小念珠,我们要笑着去数它,不要夸大痛苦,更不要传播痛苦给别人。痛苦往往会使人徘徊在地狱的门前,痛苦是死亡的另一张面孔,是凶是吉在于加重或解脱。逃避只会更加痛苦,人在不得不接受的时候就没有痛苦了。

对苦难与幸福的感觉和洗热水澡差不多,刚一接近的那一时刻觉得很烫,时间长了就全然不觉了。对发生的任何事情开始有难以接受的感觉,觉得不大适应感到不公,但慢慢地就无所谓了。

苦难、挫折

灾难、挫折、顺利、幸运都是年轻的一种状态,分别不大,是苦还是福,在于你如何认识它面对它。

有人说,猴子看着可爱,但可怜。人猴远古同宗,有一部分猴子生活在很适合的环境,永远是猴子,有一部分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变化,遭受了磨难,进化为人,困境不是绝境,在难熬的环境下,才会去奋斗,设法生存,改造自身,改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