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母爱无疆
8730700000019

第19章 可歌可泣的感动(3)

然而幸福却像一个顽皮的风筝,不经意地就飞走了。有一天我做毕业论文时忽然记起照片忘在家里,于是回家去拿。书房的门没有关,我走到门口时看见爸爸捧着一张女人的照片在沉思,照片上是一个陌生的女人,照片下角写着三个字:余小曼。

爸爸抬头,眼神里有惊愕和无法掩饰的心痛。我转身,跌跌撞撞地走出门来。

不知道是怎样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的,我的眼前心里全是照片上那个女人神采奕奕的笑和爸爸的眼神。爸爸从来没有用那么专注的眼神看过妈妈。我的天空里幸福陡然沦陷。

于是,我总以毕业事宜忙为由减少回家的次数,但还是不能避免迎上爸爸欲言又止的神情。我便倔强地别过头,不和他说一句话。然而这样的苦恼却无法和妈妈说出口。

毕业后,我在一家著名公司获得了一个职位。报到那天竟然在员工名单上看到了余小曼这个名字,而她竟然是我的顶头上司。

为什么会如此巧合?如果只是碰巧重名重姓,那她为什么又和照片上的她有些相像?而且年龄相仿。我终于不能坦然处之,无端生出几分怨气,工作中也就添了针锋相对的杀气。只是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一时还无法开始我的攻击。

倒是余小曼宽厚大方,连争论都能和颜悦色。我便更为加剧,甚至常常当着同事的面品评她的千般不足万般不是。

周遭的不睦带来的坏情绪无法躲开妈妈的眼睛。我终于将一切合盘托出,妈妈却镇定从容得让我无法接受。

妈妈将我叫进书房拿出了那张照片说,傻孩子,此余小曼非余小曼呀。我这时才看清了那是一张老照片。妈妈说:“她是妈妈最好的朋友,我们同时爱上当时你年轻英俊的爸爸,我们发誓谁也不接受你爸爸的爱。后来是你让你爸爸有了决定,因为你每次哭时只要余阿姨一抱,你立刻就会停止哭声。于是,你爸爸和她定下婚期,而她却被查出了胃癌。我很心痛。你爸爸更加痛苦,他不明白为什么老天这么捉弄他身边爱他的人,因为你妈妈是生下你后死于车祸的。后来应你余阿姨的要求,我和你爸爸结婚了。

这样很好,孩子,你也应该觉得生在这样的家庭很幸福。”如醍醐灌顶,耳边的声音远了又近。我已经无法分辨这是现实还是梦境,惟一能证实的就是顶头上司余小曼并非照片上的余小曼,只是一场巧合而已。

爱了二十多年的妈妈并不是亲生妈妈,十分讨厌的人却是生命中最初喜欢过的人,亲生妈妈死于车祸。一个余小曼竟然引出了这么多的实情。

原来,身边还有更深沉醇厚的情感不曾面对和体会。原来,有一颗善于且甘于承受和宽容体谅的心,才能负得起对爱和美好的向往。人世间最重要的爱和幸福令我宿夜的梦里尽是繁华及第的芳华。

我有三个知爱懂爱的妈妈。这样真好!妈妈的眼里泛出温暖的光彩,父亲在一旁宽容地笑。我的心绪陡然开朗,再一次双臂拥着爸爸妈妈,我下决心要用更多的爱去填补逝去的时光。当然,不多个日子后,我亦会在有飞鸟掠过的窗棂下低头微笑,因为我和那个叫余小曼的上司握手言和了。

意林札记

幸福有时候只离我们一个转身的距离,就像我小时候听过的一个故事,小猫在世界上到处找幸福,却一直找不到,猫妈妈告诉他,亲爱的,幸福一直在你身后呢,你一出生我就把幸福拴在了你的小尾巴上面啊。

“有一颗善于且甘于承受和宽容体谅的心,才能负得起对爱和美好的向往。”爱不是较劲,而是宽容和体谅,大爱无言,大音稀声。与其说这是一篇写长辈的家庭故事,不如说它是关于大爱,关于人生的美好童话。(将来)

永不倒塌的雕像

王福海

1962年12月24日,风和日丽,一辆载有58名游客的汽车,沿着亚马逊河边的公路向玛瑙斯市疾驰。车上的导游小姐兴致勃勃地向游客介绍亚马逊河流域的秀丽风光最后特别强调,亚马逊河的“食人鱼”特别凶残,游客要是到河边游玩,千万要谨慎小心,这时,有个七八岁非常秀丽的小女孩儿天真地问:“阿姨,食人鱼真的能5分钟内把一个人吃掉吗?”

导游小姐点点头说:“真的。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一个土著居民不小心落水,当人们闻声把他捞上来时,前后仅两三分钟时间,他除了破残的下半身,上半身已经成了一个空骨架子,触目惊心!”车上的男女老少游客听了都惊悸地“啊”了一声,小女孩儿依偎在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我怕。”爸爸亲切地抚摸着她的脑袋说:“别怕,我们不到水里,没有事的。”

游客透过车窗玻璃,望着水天一色宽阔无边的亚马逊,感到她是那么美丽神奇,同时也充满恐怖。

正当游客兴趣盎然地聆听导游小姐继续介绍亚马逊河郁郁林海的时候,一辆汽车迎面闪电般地冲了过来。导游小姐看得真切,不由得尖叫一声。司机慌乱地扭转方向盘,要避开迎头撞来的车,大客车顺坡急速而下,似脱缰的野马,偏离了公路,扑通一声钻到亚马逊河里去了。车厢里的游客被这突如其来的灾祸全吓懵了,过了片刻,才爆发出凄惨的哭喊声。有几个身体强壮又会水性的小伙子,挥拳砸碎了玻璃窗,首先让一些妇女和小孩爬出去,司机也奋力推开了车门,人们呼啦一下涌到了车外,拼命往岸边游去。

游客钻出车厢,并没有脱险,更大的灾难好像早在等待着他们,一群群食人鱼从四面八方围剿过来。顿时,这里就成了“食人场”,游客的惨叫声不绝于耳,刹那间,河水一片血红。

那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儿同爸爸妈妈一块儿冲出了车厢,立刻就遭到食人鱼的袭击,妈妈不顾自己浑身的疼痛,把小女孩儿举出了水面,不过只一会儿,她就支撑不住了。说时迟那时快,丈夫也不顾周身被食人鱼啃啮,游过来同妻子一起把女儿高高举出了水面。小女孩儿挥着手向岸边赶来援救的人们喊:“救命啊!”

一艘小船过来了,小女孩儿得救了。当人们从他父母手中接过小女孩儿,那两副屹立的身躯才缓缓倒下,马上就被河水吞没了。伟大的父爱和母爱,使他们夫妻忍受着食人鱼疯狂的嘶咬,始终坚持把女儿举出水面,使女儿免遭食人鱼的残害。

岸上的人们目睹这震撼人心的场面,无不感动得潸然泪下。这辆汽车上共有58名游客,还有一名司机和一名导游小姐总共60人,前后不过七八分钟有59人成了食人鱼的食物,只有这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儿幸免于难。她被救上了小船,望着茫茫的河水哭喊着:“爸爸。妈妈。”

人们分明觉得她的爸爸和妈妈仿佛还屹立在水中,成为永不倒塌的雕像。

意林札记

真实的故事总是被人类永恒的记忆镌刻成雕像,永不倒塌的雕像。生命哺育出另一个生命,而生命又奉献出生命,在永不倒塌的无私的情感雕像里,有女孩的父母,还有那些热心肠的年轻人和司机。在灾难面前,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而爱又是如此的无私。(朱朝敏)

母爱感天动地

姜钦峰

近日见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同学,他是香港一家媒体的摄影记者,经历了去年的印度洋大海啸,这次见面,自然跟我谈起那次劫后余生。他小心地拿出一张照片,我接过来仔细看了看。

画面倾斜得厉害,看得出来,照片是在匆忙中拍下的。海滩上,一道白色的巨浪几乎充斥了整张照片。有一个女人的背影,身穿白色比基尼泳装,在巨浪的映衬下越发弱小,不可思议,她竟然面朝巨浪奔跑而去。“遭遇这次海啸,我除了捡回一条小命,还有就是随身携带的一部照相机。这是我在海啸中偶然拍到的,照片上的女人是瑞典一个年轻的母亲。”老同学给我讲起照片里的故事。

那天我永远无法忘记,2004年12月26日,泰国克拉毕岛上的哈特来雷海滩上,风和日丽游人如织,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欢声笑语,我拿着照相机,怡然自得地拍着海滨风景。毫无征兆,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一根白线,然后化作一道白色的水墙,迅速向海滩逼来,越来越大!从未见过这种奇异恐怖的景象,我不知所措。忽然有人尖叫一声:海啸来啦!我这才如梦方醒,心里狂跳不止,跟着人群拼命向高地跑去。游人纷纷逃离海滩,谁都明白,情况万分危急,此刻离大海越远生的希望就越大。

有个白种女人竟然从我对面逆向跑来,神色焦急大声呼叫着,朝大海跑去。天哪!她疯了!我用英语对她大喊:“快回头,海啸来了!”她仓促地应了一句:“我的女儿还在海里,我必须救她。”她的声音已经在颤抖,一边说着,脚下丝毫没有放慢,仍朝着大海跑去。我边跑边回头看了一眼,立即明白:她的孩子正在海里戏水,因为面对海岸,不知道水墙正从背后逼来,母亲虽然不停地对她大喊,但因为相隔一百多米,且海滩上一片嘈杂,孩子根本听不见。排山倒海的巨浪步步紧逼,为了孩子她同死神展开赛跑。

很快,我跑到一处高地,来不及喘息,立即回头搜索那位勇敢的母亲,心里暗暗为她们祈祷。巨浪越来越近,我的心跳到了嗓子眼,她是在用生命同海啸争夺孩子啊!快接近孩子了,只差20米的距离,她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就在那一瞬间,我按下了快门,泪水打湿了我的照相机。巨浪铺天盖地而来,将母女俩一起吞没。

因为海啸,有二百多人永远留在了那个海滩。住在简易的帐篷里,我丝毫没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一刻没有忘记那个勇敢的母亲,虽然只匆匆见过一面,但她的容貌已深深地铭刻在我的记忆里。

噩梦即将结束,三天后我在机场候机,准备返回香港。奇迹出现了,我竟然又见到了那个母亲。恍若梦中。她牵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除了女儿她已经一无所有,可能同我一样,她的行李在海啸中全丢了。兴奋之余,我们交谈起来。原来她是瑞典人,第一波巨浪袭过之后,又咸又涩的海水呛得她喘不过气来,心想“完了!”随后,她发现自己竟然还活着,被掀到一块高地上。她赶紧爬起来,忘了死里逃生的兴奋,心里只惦记着孩子,她踉踉跄跄地继续寻找孩子,幸运的是,几分钟后在另一处高地找到了惊恐万分的女儿,母女俩一起逃离了海滩。

事后有科学家统计,自地球历史上有地震记录以来,这次是第三大地震海啸,其能量相当于100万枚投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爆炸,全世界有16万人因此遇难。在巨大的海啸面前,渺小的人类几乎不堪一击。在惊涛骇浪的吞噬下,人逃生的可能几乎等于零,难以置信,那对瑞典母女却奇迹般生还。

随着母女俩的命运起伏跌宕,我的心也跟着澎湃不止,仿佛亲身经历了那次惊天动地的大海啸。故事讲完了,我沉默良久才回过神来,喃喃自语:“真是一个奇迹!她们真是好运气。”老同学摇摇头,认真地说:“不,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那是母爱感天动地!”

意林札记

巨浪滔天,人如蚍蜉。在如此巨大的自然威力之前,母亲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是迎向了巨浪。这一切只是因为她的女儿处在比他更危险的境地。

母爱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能让人战胜对死亡的恐惧。在这个真实的故事面前,我也只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母爱感天动地。(汤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