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主席工作手册
8748700000068

第68章 基层工会的组织建设(6)

第三,要大胆使用,在实践中锻炼,要相信依靠工会积极分子,使他们有职、有权、有责,通过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为各类积极分子提供充分任职机会,充分发挥其作用,使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尽快成熟起来。

③在管理环节上:

第一,要建立健全工会积极分子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二,要合理使用工会积极分子,既要放手让他们工作,又不能使他们负担过重。

第三,要关心并及时解决工会积极分子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关心他们的进步与成长,支持他们的正确意见和合理要求,在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替他们说话,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对工作突出的工会积极分子,要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评先的依据。

开展好建设“职工之家”活动

“职工之家”是工会组织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体现工会的阶级性和群众性,反映工会宗旨和新形势下工会工作方针的一种形象说法。多年来,许多地方在基层工会开展“建大家”活动的同时,还在分工会和工会小组开展了“建小家”活动。从一些单位的具体做法看,建“职工之家”既要抓形象建家,如建立职工活动室、活动角、改善职工的工作休息环境等,又要抓实质建家,如维护职工权益、民主管理、增强职工团结、促进单位和谐发展等。通过抓“建家”,使基层工会真正成为“文明、民主、温暖、安全、和谐”的“职工之家”。

(1)深入开展“职工之家”活动的目标。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的目标是: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适应工会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的要求,着力加强调整劳动关系机制建设,突出抓好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大力推进基层工会的群众化、民主化、法制化,努力把基层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

(2)深入开展“职工之家”的要求。

①工会组织健全,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工作成效明显;工会组织各项民主制度健全并得到认真执行,基层工会民主化、群众化、法制化建设有成效;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职工(包括各种用工形式、多种用工期限的职工)入会率达到85%以上;职工小家建设工作扎实、规范。

②坚持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各项职权。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认真实行厂务公开、民主评议企业领导人制度;国有、集体及其控股企业依照有关规定选举职工代表参加董事会和监事会,职工董事和监事在工作中积极发挥作用,并坚持向职代会报告工作制度;法律规定的工会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各项制度得到落实并切实发挥作用。

③建立健全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建立集体合同的履约责任制和监督检查制度,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纳入企业行政和工会的目标管理;集体合同的内容符合实际,条款充实具体,履约率和职工认可率比较高;指导和帮助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加强群众法律监督,形成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发生劳动争议问题能够在基层依法妥善解决。

④做好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协助和督促企业行政落实国家各项劳动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的法律法规;开展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技术协作、发明创造等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有成效;职工教育经常化、制度化,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职工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工会在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明显。

⑤工会组织关心职工疾苦,倾听职工呼声,在职工就业、工资分配、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等方面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履行好帮扶特困职工“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尽力为特困职工和困难职工提供帮助。

上述目标要求,丰富和创新了新形势下建家活动的内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确立了继续深入开展建家活动的基本标准。各级工会组织只有按照上述目标要求认真努力、开拓地去做,才能把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真正建成党政肯定、职工认可、工会干部称赞的“职工之家”。

(3)做好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①要制定好开展“建家”活动的办法,包括明确工作标准、工作要求、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有创新,使这项活动的开展科学化、规范化、经常化。

②要形成新的建家工作格局。应减少一般化、形式化的评比活动,充分发挥“建家”的综合评比表彰作用,把工作重点放到工会小组,切实夯实基层工会“建家”的工作基础。

③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坚持以小型为主、业余为主、会员满意为主、灵活多样为主。

④要建立求实科学的考核验收方式,在坚持必要程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工作负担,把会员是否认可作为建家的第一标准。

⑤要创新和完善建家机制,包括建立激励机制,要把“建家”成果与工会工作和工会干部的评先、奖励、晋级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基层工会和干部的积极性,激发“建家”活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和水平;建立约束机制,实行动态管理,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由会员群众通过会员(代表)大会的形式进行“评家、认家”活动,评出优劣,以促进建家工作不断提高;建立合力机制,充分调动党政工和广大职工积极性,齐心协力共建一个家,形成良好的建家环境和工作格局。

⑥要注意总结“建家”实践经验,并经过分析研究使之上升成为理论,以理论创新来更好地指导、推动“建家”实践。

11.推进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

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形势下,非公有制经济飞速发展,这部分企业工会组织面临着如何更好开展工作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企业发展的新任务。

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1)必须逐步建立健全工会基层组织。工会基层组织的覆盖面要广而全,工会组织的触角要伸向社会企业的方方面面,这样抓好企业工会工作的规范化才有牢固的组织保证。

(2)必须逐步建立健全工会基层组织的基本运转制度。应该设立专门的工会工作办公室,配有专门人员从事工会工作。要抓好每年一次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对企业重大事项一年工作总结、年度表彰奖励决定进行审议。

(3)必须逐步建立健全工会工作的基本台账。工会工作是面向群众性的工作,要求工会工作者理清头绪,建立台账,分门别类,心中有数,提高工会工作的规范化水平。

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的重点要素

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建设必须涵盖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1)企业的劳动工资协商制度要求每年根据职工代表大会精神和企业每年的经济效益状况签订一次协议。签订双方分别为企业方和职工代表方,即企业分管劳动工作的部门领导和企业工会组织的代表。工资协商制度能否在企业贯彻执行,也反映了企业工会工作的水平。劳动工资协商合同要反映出企业每年经济业绩的提高和员工工资实际增长。

(2)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福利制度的贯彻执行。企业工会要建立企业的女职工工作委员会,由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组成,负责企业的女职工工作。第一要体现男女同工同酬,男女平等,无论在企业工作的任何岗位、环境中都不得有歧视女职工的现象存在。第二要在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福利上体现国家对女职工的应有照顾,符合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如产假、哺乳期等有关规定。第三在鼓动女职工工作积极性、发挥女职工作用上,要有举措。

(3)安全生产保障制度是工会规范化建设的常规内容。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行业特点,常抓不懈地与企业劳动任务管理部门共同抓好安全生产制度的制定、宣传、学习、执行。不但有明确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而且时时讲,经常讲,安全生产教育深入到企业的部门、班组。

企业工会工作的规范化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也必须要高度重视企业工会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要明确企业工会工作规范化的基本内涵,践行企业工会工作规划化的重点要素,争取将企业工会工作早日步入规范化的进程。

12.加快工会现代化建设步伐

(1)推进工会建设现代化,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即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就是工会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中心任务,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就是工会工作的大局,党的现阶段的政治路线就是工会制定具体方针政策、部署工作的基本依据。因此,工会当前最大的任务就是团结、组织和引导广大职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为此,工会建设必须与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更加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及工会的这个工作大局。

(2)推进工会建设现代化,必须紧紧抓住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灵魂,即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全局,最根本的是用这个科学思想武装广大职工,学会用“三个代表”思想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工会建设和工会工作面临的新情况、解决遇到的新问题,努力提高思想水平和洞察力、辨别力,不断加强工会的思想建设。

(3)推进工会建设现代化,必须紧紧把握党的十七大精神的精髓,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时俱进的关键是创新。创新是工会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工会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工会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努力增强突破前人、提出新见解的能力,提高认识和驾驭客观规律的能力,扩大在实践中探索创新的能力,以创新的观念审时度势,以创新的勇气直面难题,以创新的思维进行工作,以创新的精神开拓未来,在不断加强工会建设进程中推进工会建设现代化。

(4)推进工会建设现代化,必须紧紧遵循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总要求,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创新局面不仅是对全党全国各项工作的总要求,也是对工会建设的总要求。工会要围绕党的十七大确立的奋斗目标,按照工会十五大提出的任务,部署工会的一切工作。总之,只要工会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主题,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工会建设和工会工作必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取得新突破,工会建设现代化也将跨入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