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从字面上猜想,“唠叨”二字的创意与组合就很富于含意。“唠”:用嘴劳动,有不辞劳苦,不知疲倦之意味;“叨”:贫嘴如刀,有令人畏惧,不堪忍受的意味,而整体组合又明显地包含“女人在不停地说,男人则厌烦而又恐惧”的成分在内。
正如一位两性专家所提到的那样,“唠叨就像漏水的龙头一样,把他的耐心慢慢地消耗殆尽,并且逐渐累积起一种憎恶”。
据说,全世界的男人都把女人的唠叨列在最讨厌的事情之首。在一些地方,更有因为女人太爱唠叨而被丈夫杀死的事情发生。身为女人,不可不深思。
一个结婚三年的朋友有一天对我说:“每次听到太太在我耳边唠叨时,我都觉得自己好像已经结婚三十年一样。”
当女人爱上一个男人之后,无论是出于关心疼爱还是不放心与猜疑,唠叨的本能便渐渐显现了出来,从此,爱便以磨刀的形式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结婚后的女人每天说的话是男人的两倍,有些话她们不说出来憋着会觉得难受。在女人心中,男人永远是不会照料自己的“大男孩”,不唠叨他,他就会出错。唠叨数落,是女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对男人的修理打磨,调教训导,希望丈夫能认识到他的“错误”,从而积极地进行改正。即使不能使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至少也能让他不再继续这种行为了。女人在唠叨的同时,也排谴着心中的委屈和抱怨,释放着心理和精神的压力,希冀着美好的未来,流淌着对男人浓浓的爱意。
但是在男人看来,如果一个女人从女友变为妻子之后,还是整天唠唠叨叨,那就不是可爱而是有些不识趣了。因为一句话没完没了地重复来重复去,越说越混乱,结局只能让人心生麻木,进而产生厌烦。更何况,女人还会莫名其妙地抱怨“他不听我说话”,她却不知道,不是男人“不听话”,而是同样的话说了很多次,激起了男人的逆反心;也不是男人不肯改正自己,而是有些问题他也无能为力。例如,女人向男人抱怨:“你妈妈为什么每次关门都那么大声?”“你爸爸能不能不把烟蒂扔进马桶里?”长辈这些经年的习惯,教男人如何启齿?
于是,婚姻里的两个人,一个变成了唐三藏,对劣徒无能为力;一个变成了孙悟空,唠叨就是他的紧箍咒。这个恶性循环的形成,并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旦掉入这个循环中,想要改变却很难。所以,如果一个女人总是没完没了地唠叨,她与丈夫的关系很可能就会受到损害。其丈夫可能更不愿意答理她,而这往往会激怒她,有时候还会使她火冒三丈,大发雷霆。久而久之,她会变得满腹怨气,觉得自己孤独无助、可怜巴巴。很多事实证明,当这种怨气失去控制以后,家庭也就破裂了。其实,唠叨本身虽然没有过错,但使用“唠叨”也应节约,否则离家庭矛盾不远矣。例如大文豪托尔斯泰为了不受妻子唠叨的折磨,曾在82岁高龄时远走他乡。就是在临终前,他还嘱咐友人别让妻子前来,好让他清静地离开人世。如此有修养的人尚且忍受不了过度的唠叨,那普通男人因此而怒火中烧则更在情理之中。
所以,唠叨的惟一产物就是使唠叨者和被唠叨者的关系受到损伤,它使被唠叨者一直处于防备和自卫状态。
从男人的角度来看,唠叨是一种间接的、无休止的、否定性的提醒。它提醒你还有什么事没有做,或提醒你还有什么缺点。而这种提醒如果总是发生在男人最想放松的时刻,那麻烦就更大了。
面对女人的唠叨,男人的第一个反应是躲在“掩体”里不出来,气得女人发疯。这些掩体包括报纸、电脑、阴沉的脸、工作、装聋作哑或电视遥控器。女人越是提高她唠叨的声调,加强责备的力度,男人就越往自己的“掩体”里边躲,甚至远离唠叨的女人。但是很多时候是无处可躲的,紧张的对峙到了一定的程度,男人就会反击,结果两人就开始大吵,甚至还会发展为拳脚相加。
为什么唠叨总是不起作用呢?
唠叨不起作用的主要原因就是,它有一个注定失败的内因。那就是:当唠叨者希望对方能够采取行动的时候,她们往往假定对方一定会给出消极的反应。
唠叨者最主要的错误就在于,她们提出问题的方式不对,她们从来不从正面说我希望你怎么做,而是指责对方“你从来不倒垃圾、你总是把衣服扔在地上不捡”。她们提出的要求总是间接的、无力的,里面还包含了指责。这些用间接的语气提出的要求随时随地都会冒出来,男人的大脑要解码这些语言又相当的困难,所以对他来说这就像被蚊子不断地叮咬一样,浑身上下都很痒,却赶不走“蚊子”。
因此,唠叨又是一种艺术,聪明的女人知道如何用好唠叨的利器,把握好唠叨的度,管理好自己的男人,她们知道自己男人耐受唠叨的程度,会不断改进提高沟通的技巧,善于用启发开导执拗,用诱导化解冥顽,懂得给男人发呆充电的空间,留给他反躬自省的机会,努力让自己的唠叨成为激励男人的动力。
在唠叨时她们会注意拿捏以下几点:伤感情的话不唠叨;丈夫情绪不好时不唠叨;当着别人的面不唠叨等。同时,作为丈夫,面对妻子的唠叨也要多点耐心和理解,和妻子多一些交流与沟通,这样婚姻之树才能在唠叨声中常青不败,成为生活的调色板,幸福的润滑剂,能让平淡乏味的日子活色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