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战斗在盂县的晋察冀军区十九团
8779300000011

第11章 一等功臣战斗英雄郑酉年

郑酉年,1921年3月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西坡村。1937年10月,八路军东渡黄河,来到五台开辟抗日根据地。第二年郑酉年参加了八路军,分配在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五台基干队当战士,当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秋天,郑酉年在第二军分区十九团一营当了排长。就在这年夏季的反“扫荡”战斗中,郑酉年所在的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十九团一营,驻扎在山西盂县上社以北的樊家会、下社一带,这里山高林密,我军和五六百个日本鬼子连续周旋了两天三夜,已经把敌人拖得筋疲力尽。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里,天下着雨,敌人开始撤退。这时,团首长决心利用有利时机,追击日本鬼子,消灭敌人一部分有生力量。

一营在这次追击战斗中担任先头部队,郑酉年领导的排是营的尖兵,他带着全排一直冲在最前面,冒着大雨,追击着100多个溃不成军的日本鬼子。这已经是连续战斗了两天三夜了。他们吃不上饭,睡不好觉,又饥又饿,实在疲劳。在雨中,战士们湿透的衣服紧紧裹在身上;追击途中,沟坎交错,路滑泥泞,每跑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力气。

郑酉年同志想到日寇的血腥罪行,喊道:“同志们,为被害的父老乡亲们报仇的时候到了!”“追上去!多消灭几个鬼子!”他一直冲在最前面,战士们紧紧跟着他,拼命地追赶着。

天快拂晓时,我军追到樊家会附近的龙华河边。由于河水猛涨,有七八个鬼子被阻在河边,没法渡河,正“哇啦哇啦”地怪叫着。郑酉年端着刺刀,怒吼道“缴枪不杀!”“抓活的呀!”战士们喊着冲了上去!小鬼子死不投降,端着上刺刀的步枪,转过身来,“叽里哇啦”叫喊着,反扑了过来,于是,敌我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肉搏战。

郑酉年同志在军区专门学过刺杀,还兼任全营的刺杀教练员,这次与敌人拼刺,驾轻就熟。他一直占据上风,连续刺伤了三四个敌人,其余的几个鬼子见势不妙,调转屁股想要逃跑了。另一个狡猾的鬼子见拼不过郑酉年,突然“砰”的一声开了枪,打中了郑酉年的左臂。当时,郑酉年正全神贯注地拼杀,虽然感觉到自己的左臂震动了一下,但手劲丝毫未减,大吼一声“杀!”,猛向开枪的鬼子胸口刺去,将刺刀捅进了这个魔鬼的胸膛。鬼子招架不住,连连败退,剩下的几个鬼子也被一排战士全收拾了。

这次追击战,全排共消灭8个鬼子,缴获数枝三八枪。

当天,郑酉年因左臂负伤血流不止,进行简单包扎后,被送到分区医院治疗。军分区首长表彰他为“模范干部”。不久,郑酉年同志伤愈归队,上级调他到十九团四连担任副连长。

1943年秋,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阶段。日本鬼子对我晋察冀边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实行“三光”政策,搞什么“铁壁合围”,“步步为营”,“篦梳战术”。日本鬼子所到之处,房屋被烧光,东西被抢光,人被杀光,灭绝人性地摧残我抗日根据地的军民。

当时,郑酉年同志正在晋察冀军区“抗大”二分校陆军中学四队学习深造。在日寇大“扫荡”时,二分校随后方机关转移到了河北省阜平县。

1943年9月7日,二分校刚刚到达阜平县上白岔沟的南口,日军便从最北面的上白岔沟压了过来。这里是一条地形复杂的山沟,往北十几里是上白岔沟,往南十几里是下白岔沟,沟的两边都是高山。

为了掩护机关和群众转移,上级决定在白岔沟两侧布置兵力,首先占领有利地形,布下伏兵,相机伏击尾随而来的鬼子。

天黑了,夜幕笼罩着河川田野。郑酉年同志所在的中队,由李中奇队长带着三个区小队的兵力,摸黑奔向三十华里外的下白岔沟,占领了制高点,准备伏击敌人。

9月8日拂晓,我军战士们爬上了制高点,由李中奇队长亲自带着区队干部观察地形,分配任务。在部队还没有来得及展开的时候,警戒哨发现有成群的鬼子从下白岔沟南面,分三路包围上来了,足足有六七百人。

李中奇队长率领的三个区小队仅有100多人,配有一挺机枪和几十枝缺少零件、供训练用的步枪,其中还有一部分枪根本打不响。敌人有六七百人,却装配有迫击炮,轻重机枪,火力很强。李队长是位很有战斗经验的老红军,他预感到有被敌人包围歼灭的危险,为了保存这批战斗骨干,便决定部队立即转移,留下三区队做掩护。当时,三区队又决定留下九班做掩护,依层次撤退。郑酉年同志所在的九班,就扼守在前沿的一个山头上,负责封锁敌人上山的道路。

敌人的迫击炮、轻重机枪和掷弹筒“劈劈啪啪”、“轰轰隆隆”地向我方阵地打来,顿时硝烟滚滚,满山遍地都是火光。鬼子在密集火力的掩护下,端着刺刀从山腰向山头包抄上来了。郑酉年同志和战友们沉着应战、顽强地阻击着敌人。为了节省有限的子弹和手榴弹,他下令:敌人不到50米内咱们不打,要使每一枪、每一颗子弹都让敌人留下一具尸体。由于敌人火力很猛,我县中队伤亡很大。到了中午,九班只剩下郑酉年同志和副班长及一名战士了,由他们3个人继续担负着最后掩护撤退的任务。

当敌人越逼越近,处境十分危险的时候,郑酉年同志决定只留下自己一个人掩护,而让两个战友赶快撤出战斗。他看到战友撤走后,一群鬼子冲上来了,便掀开身上仅有的一棵手榴弹盖,拉开引线,一边高喊着:“小鬼子们,尝尝你老子的厉害!”勇猛地向敌群冲去!

冲在前面的几个鬼子被吓呆了,就在这时,郑酉年身上的手榴弹炸响了。在硝烟弥漫的刹那间,郑酉年和3个鬼子一起倒在血泊中……

傍晚,郑酉年慢慢地苏醒过来,他吃力地睁开眼睛,一看四周一片寂静,前面躺着3个鬼子的尸体。他开始感到自己的左臀部疼得特别厉害,伸手一摸,才知道左臀部被炸烂了,血糊糊的。他为了不让自己落入敌人手中,忍着刀割火燎般的疼痛,拖着身边的步枪,用两只胳膊向山坡下的玉米地里爬去。1米,2米……他艰难地爬着,刚钻进玉米地里,便昏过去了……

半夜里,抗大二分校陆军中学的同志们摸回山头来打扫战场,掩埋烈士的遗体,这时,在玉米地里找到了郑酉年同志。同志们连夜把他抬到晋察冀军区医院。因伤势很重,在医院整整治疗了一年多时间。

部队在战评中,评选郑酉年同志为一等战斗英雄,晋察冀边区的报纸详细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后来,军区授予他“一等战斗英雄”光荣称号,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还给他颁发了一枚一等战斗英雄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