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8366800000001

第1章 名家导读

由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创作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家喻户晓的作品。迄今为止,它已被译成73种文字,在47个国家出版。小说还被搬上了银幕,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话剧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剧院上演。是什么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使它具有超越时空、超越国界的魔力,在人类已迈入21世纪的今天依然受到大众的喜爱?笔者认为:是作者塑造的保尔·柯察金这样一位个性鲜明、独特的艺术形象,是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不畏艰难、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奋斗精神征服了广大读者,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正如著名作家肖洛霍夫所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已成为一部别开生面的生活教科书。”

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深刻理解时代的要求和精神,创作出保尔·柯察金这样一位符合时代呼唤和时代精神的英雄人物。法捷耶夫在1936年给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信中赞誉道:“我觉得在整个苏联文学中,暂时还没有其他的如此纯洁、迷人而又生动的艺术形象。”如果保尔牺牲在国内战争的战场上,那么他与千千万万的苏维埃英雄就没什么区别。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保尔面对各种困难,特别是在遭受了双目失明、瘫痪在床的沉重打击之后,还在日思夜盼着如何尽快重新归队。保尔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始终是一种斗士的形象,他敢于向命运挑战,为了理想和事业勇于牺牲、勇于奉献,有一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属于人类永恒道德范畴的优秀品质,因此保尔精神获得了一种超越时空、超越阶级的普遍意义,他的艺术魅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他的精神具有一种永恒的价值。

同时保尔也不是一位苦行僧似的革命者。书中以较大篇幅展示了革命者的浪漫情怀,作者对少年保尔与冬妮亚纯真的初恋之情、青年保尔与丽达之间朦胧的恋情以及保尔与达雅之间真挚的夫妻之情的描写均引人入胜,特别是保尔与冬妮亚之间那段纯美的青春之情曾激起过多少少男少女美好的联想。当然保尔的爱情抉择都是以理想和事业的需要为前提的。

本书根据苏联青年近卫军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新版三卷本《奥斯特洛夫斯基文集》中的小说原文节译而成。该文集的编者认为,这个校正过的版本是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作品原貌的,可以作为今后再版的依据。新增添的内容中有一部分是因为历史原因被删去的。在新版本中,保尔的形象将更加丰满,他也曾信过教,也曾参加过工人反对派。本书虽为简译本,但是在保留原文精彩章节和内容的同时,尽量保留了新增加的内容,以方便读者与以前的各译本作对照,增添名著新读的乐趣。

对于为本书的出版默默做了许多工作的编辑同志,本人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谨以此书献给我国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

周露

2014年5月1日

于浙江大学紫金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