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东周列国志
88606300000006

第6章 曹沫盟柯

人物表(以在故事中出现的先后为序)

周釐(xī)王:姬姓,名胡齐,东周第四代君王。

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齐国国君。

管仲:齐桓公的相国。

宋桓公:子姓,宋氏,名御说,宋国国君。

陈宣公:妫姓,名杵臼,陈国国君。

邾子:曹姓,名克,子爵,邾国国君。

蔡哀侯:蔡国国君,名献舞。

鲁庄公:姬姓,鲁氏,名同,鲁国国君。

文姜:鲁庄公的母亲,与齐桓公同父异母。

曹沫:鲁国的大将。

仲孙湫:齐国大夫。

隰(xí)朋:齐国大夫。

单蔑:周釐王的将领。

周釐王元年(公元前681年)正月,齐桓公派使者到洛阳去朝见周釐王,然后用周王的命令通知宋国、鲁国、陈国、蔡国、卫国、郑国、曹国、邾国等,约定在三月初一那天,共同到北杏这个地方会集。

三月初一,宋桓公御说、陈宣公杵臼、邾国子克、蔡哀侯献舞相继来到。五国的诸侯,都会集在坛下面,推举齐桓公作盟会之主。齐桓公九次会合诸侯,这是第一次。

诸侯受命一结束,宋桓公认为齐国称霸对宋国没好处,于是当晚五更天就乘车而去了。

齐桓公听说宋桓公会议未散就跑了,十分生气,打算去讨伐他。管仲说:“现在还有比这事更急的事。”桓公忙问:“什么事比这事更急。”

管仲说:“宋国距我国远而鲁国离我们近,我们联盟不让鲁国先服从,怎么能让远处的宋国服从呢?”桓公问:“向鲁国进攻走什么路线呢?”管仲回答:“济水的东北有个遂国,是鲁的附属国,国小而弱,只有四个姓氏。如我们用重兵包围它,理由是他们不朝见和尊敬我们。攻下遂国后,鲁国必然有些害怕。这时我们派一个使者去责怪他们不来参加盟会。再派人向鲁夫人通信,鲁夫人总想让她儿子和别国搞好关系,一定会极力劝说鲁庄公。鲁侯在内惧母命外怕兵威的情况下,必来请求加入联盟。等他来求的时候再答应他加入联盟。征服鲁国后,再把军队转向宋国,借助天子的军队,一定会势如破竹的。”

桓公说:“好主意。”便亲自带兵到遂城,才一次击鼓便攻了下来,然后把兵驻扎在济水边。鲁庄公果然害怕了,把所有大臣都叫来商量。正说着,有人来报:“齐侯有信到。”庄公看了看信,大意是:上次开会,您不参加。冒昧前来询问其故。您若有二心,也请说明。

同时齐侯还给文姜写了信,文姜叫来庄公说:“齐和鲁几代都是甥舅联姻,使他们恨我还是请求和好,你说选哪一头呢?”庄公连忙回信答应议和。齐桓公见信后非常高兴,下令把兵退到柯地。

鲁庄公打算前去拜会齐侯,问各位大臣说:“哪位愿意同我一起去。”将军曹沫出来请求同往。庄公说:“你三次被齐人打败,不怕叫人笑话吗?”曹沫回答:“正是有这三次耻辱,才故意前去。我一定要报仇雪恨。”庄公问:“你怎么报仇雪恨?”曹沫回答:“您做您的君,我做我的臣,其他您就别问了。”庄公说:“我越境去请求加入联盟,好比是又一次失败啊,如果能雪耻,我愿一切听你的!”于是他们共同前往柯地。齐侯已经建好土坛等待他们。鲁侯先派人去向齐侯谢罪并请求加入联盟,齐侯也派人和他们订下日期。

到了这一天,齐侯把他的雄兵列阵在坛下,青红黑白旗,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成四路,各队都有将官统率,仲孙湫总统四路大军。土坛的台阶上共有七层军士,每层都有壮士在其中握着黄旗。坛上树着大旗一面,上绣“方伯”二字。旁边放着大鼓,王子成父掌管它。坛的中央设有香案,摆着红盘玉盂和立盟歃血宣誓用的器具,由隰朋掌管。两旁的土阶上,设有金尊玉斝,由寺人貂掌管。坛的西面立有石柱两根,拴着黑牛白马,屠夫正准备宰杀,由司庖易牙掌管。东郭牙作为迎客之人,站立在台阶之下,管仲为相国。整个会场布置得整齐而严肃。齐侯下令:“鲁君如果到了,只许一君一臣登坛,其他人一概不得登坛。”这时,曹沫身着盔甲,手握利剑紧跟鲁庄公来了。

庄公一步一打战,曹沫则毫无惧色。到了台阶跟前,东郭牙上前说:“今天是两位君主友好相会,双方为了同一个目的,你怎么能带武器呢?请你把剑放下。”曹沫怒目圆睁,两眦尽裂。东郭牙被此状惊得倒退了几步。

于是庄公和曹沫拾级而上。两位君主相见,都叙说了和好之意。当三遍鼓声后,他们对着香案开始行礼。隰朋用玉盂盛满血,跪着请二君主喝。曹沫右手按在剑上,左手抓着桓公的袖子,脸上怒气十足。管仲忙以身体挡着桓公,问道:“大夫要干什么?”曹沫说:“鲁国不断遭受入侵,国家快要毁了。你们君主以救助弱的救助差的名义开会,为何唯独不体恤我鲁国呢?”管仲说:“如此说来,你有什么要求?”曹沫说:“齐国恃强欺弱,抢去我们的汶田,今天请你们还给我们,这样我们君主才能歃血。”管仲对桓公说:“您可以答应他们。”桓公说:“大夫别这样,我答应你!”曹沫这才放了手,代替隰朋捧着玉盂。两个君主都把血喝了下去,曹沫说:“管仲主持齐国的军政,臣愿与仲一起喝。”桓公说:“为什么非要仲父喝呢?来,我和你立誓。”于是指天对日说:“我决不反悔把汶阳的土地归还给鲁国,否则上天不容!”曹沫这才喝下了血,对桓公表示感谢。

礼仪完毕,王子成父等人都愤愤不平,向桓公请求要扣下鲁侯,报曹沫闹事之仇。桓公说:“我已答应了曹沫,平民之间立约,还不能失信,何况我是一国之君呢?”众人听后也只好罢休。

第二天,桓公在公馆里准备了酒宴,同庄公畅饮告别。随即命令南边的邑宰,把原来侵占汶阳的土地田产,如数交给了鲁国。曹沫以其忠诚勇敢和不烂之舌,既要回了土地,又保全了性命,可谓绩效显著。

周釐王二年(公元前680年)的春天,诸侯们听说了在柯立盟的事后,都佩服桓公的信义。于是卫、曹二国都派人来道歉并请求加入联盟。桓公同他们约定,讨伐宋国之后再定立盟日期。桓公再一次派使者向周王诉说宋公不遵王命以及中途退出会议等恶意举动,请求周王的军队一同去兴师问罪。于是周釐王让大夫单蔑率军同齐军会合,共同讨伐宋国。这时探子来报:陈、曹二国都带兵出来,愿意同去讨伐宋,并愿意做前队。桓公让管仲先率领一军前去与曹军会合,桓公自己则带领隰朋、王子成父、东郭牙等,统领大军前进,到商邱一同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