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年轻医生
88617700000002

第2章 祸起萧墙2

“您好,120调度指挥中心。”

“快点救救我的孙子,他被货车撞了,全身是血,你们一定要快点来啊,快点,求求你们了……”

电话那头是一个老年男性有些颤栗的声音,带着哭腔,虽然看不见人,但接线员还是能感觉老人此刻巨大的惊恐和焦灼,电话那头的现场非常嘈杂,在喧闹的背景音中,接线员间或听见女人哭天抢地的嘶喊,几个男人相互推搡和咒骂,隐约还伴有重物砸向肉体发从的钝响和一个男人吃不住痛发出的哀嚎声,但随即,这些声音便被湮灭在驶近车辆不断按喇叭发出的尖锐噪声里。

“老人家,您能大点声吗,电话那边太吵了。”接线员也不由得增大了音量,“您能再说一下地址吗?”

再三追问后,接线员勉强听清了事故地址,天城市二道河区街道路路口。这里属于城乡结合部,距离市中心位置较远,而且现在属于下班时间,正是城市里一天当中道路最为拥挤的时间节点上。接线员用电话通知了距离事发地点最近的天城市二道河区人民医院的急诊调度台,但得到对方四辆业务用车以及相关医务人员均外出接诊的消息。

可刚好这时,接线员接到反馈,天城市中心医院一辆救护车接到出诊任务到达二道河区后,拨打120的患者家属表示患者已无大碍,拒绝到医院救治。眼下离这起车祸最近的就是天城市中心医院的120人员。接线员只得电话联系他们。

刘慧宇她们没能将那个晕厥的患者接回医院,眼下是饭点时间了,饥肠辘辘的几个院前急救人员随即找了一家面馆,就近解决晚饭。

在接到调度中心派出的出诊电话时,刘慧宇和搭班的护士以及司机师傅点的面才刚端上饭桌。接到电话后,她心里一沉,随即,身边的护士、司机、担架员的电话都依次响了起来,他们都接到了出诊电话。

刘慧宇在120院前已经待了两个多月了,和平常的很多次值班一样,今晚的晚饭又只得搁浅。他们迅速背好急救箱,匆匆上了急救车,直奔事故地点。

在接到调度中心的电话时,刘慧宇就觉得心里一沉,让她瞬间心里一沉的并不是晚饭又没着落了,而是这次出诊目标又是一起车祸,而伤者是个小孩,肇事车辆又是大型卡车,虽然还没有到现场,她已经可以想象出现场会有多血腥和混乱。

刘慧宇是内分泌科的医生,她四年以前从学校毕业后就到了天城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工作。

这几年,她在工作中兢兢业业,连续两年被评为先进个人,病人们也都喜欢这个态度温婉,说话客气又有耐心的医生。去年,医院对住院患者进行医生满意度调查,刘慧宇的患者满意度在内科系统排名第二,年底时,医院还为她进行了表彰。

刘慧宇去年就通过了主治医师的考试,但是医院一直还没有正式下主治的聘文。医院派她去120院前轮转3个月,作为聘用主治医师的必要条件。虽然不愿意,但是刘慧宇还是只能按时去急诊科报道。

这些年,很多医院急诊科以及120院前都严重缺乏医务人员,可是因为急诊科和120院前工作压力太大,医疗工作中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和危险系数都太高,以及越来越不甚明朗的职业前景,尽管很多医院已经把准入门槛一降再降,只要是本科毕业,有执业医师资格证,一来就会给编制,可还是很难招到合适人员,更别提让他们安心留下。为了维持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很多医院不得不从住院部抽调专科医生轮转急诊科和120院前,来缓解矛盾和压力,并把这些作为医生晋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

但这样的做法,并不是没有隐患,毕竟是专科医师,即使平日里在自己的学科上再有建树,可是你永远都不知道每一次的事故现场会发生哪些未知的变数,很多疾病和突发事件来的过于凶险,完全不是他们在先前的工作中会遇到的,他们不可能在对自己而言不甚熟悉甚至完全陌生的领域里做到面面俱到。可是,所有人都必须硬着头皮上。

刘慧宇是标准的内科医生,在本科阶段实习时,她就因为一直受不了带血的场面就一直没怎么去过外科系统待过。研究生阶段虽然也要下临床各科室转,遇到要去外科系统时,她便各种理由推脱,实在推不脱了要去外科系统轮转,她也告诉带教老师自己横竖不搞外科,就不跟着上手术台了,这些带教老师倒也理解,女生嘛,安排她换换药,写写病历,对付一下就行了。

工作后在内分泌科的这几年,她接触的最多病种就是糖尿病,患者大多也是病情较为平稳的老病患,所以这期间,她参与的抢救患者次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而且说得是抢救,其实也就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这样的病种。无非也就是降血糖加补液罢了。唯一一次,她值夜班中,一个病人因高钾血症导致心脏骤停,在心内科医生协助抢救下,患者很快恢复了自主心率,除此之外,她这几年的职业生涯里,再没有遇到过什么“惊心动魄”的事件。

不过对刘慧宇来说,这才叫求仁得仁。她当初选择内分泌专业,就是冲着内分泌科相对其他临床科室,风险系数低,清闲,夜班轻松,工作压力小,医患纠纷少去的。这些年,频发的医患纠纷和医生过劳猝死的报道里,哪一起会发生在内分泌科。她不需要自己的职业生涯里有太多的波澜壮阔,平顺,稳定,毕竟才是大多数女性的职业追求。

在出诊120的这段时间里,她每天都是掰着手指头在过,祈祷这期间不要出太大差池,只有二十来天,她便可以回到住院部了。

道路还是异常拥堵,即使救护车的警报器一直发出凄厉的尖叫,此刻他们也只能夹杂在车水马龙中缓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