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铁木尔巴图
《阿拉善往事——阿拉善盟文史资料选辑甲编》上、中、下册,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亲历、亲见、亲闻”为原则,遵循“以史为鉴,以史育人,以史服务于现实和将来”的文史工作方针,征集的政治军事、经济工商、文化教育、民族宗教、社会民情和其他内容的珍贵文献资料。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阿拉善的历史发展。
这部《阿拉善往事——阿拉善盟文史资料选辑甲编》上、中、下册的出版,是20多年来盟委行署和3个旗党政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历届盟旗政协领导高度重视与不懈努力的结果;也是众多“三亲”撰稿人及编辑整理者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丰硕成果。这是一本通俗易懂的关于阿拉善历史读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是阿拉善盟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同时,也是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一份厚礼。
阿拉善地处内蒙古最西端。巍峨壮丽、峰峦叠嶂的贺兰山,雄踞东部;滔滔黄河,跨境奔腾流过;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草原,恰如梦幻。这里的土地肥沃,水草丰美,物产丰富。这块近27万平方公里的山川秀美的风水宝地,哺育了20万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阿拉善历史悠久。远在7000年~4000年前,就有原始先民在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细石器文化,为人类文明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秦统一中国后,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夺取黄河南岸全部地区,匈奴部兵败退之黄河以北。西汉、东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阿拉善地区为匈奴楼烦、白羊王部众、鲜卑、羌等少数民族领地;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原民族与突厥、吐蕃、党项及吐谷浑之间交战频繁的战场之地。宋元时期,西夏与宋、辽、蒙古军战争长达200年之久。明代,瓦剌(卫拉特)日渐强盛,号称“众有三十余万”,长城以北被蒙古人的鞑靼、瓦剌所占领,战争延续近200年。清初,和罗理驻牧阿拉善地方,建立阿拉善和硕特特别旗,至今已有312年的历史。阿喇布珠尔入驻额济纳河流域,建立额济纳土尔扈特旗,至今也有253年。民国时期国民党马鸿逵征马、征驼、征税,加重民负,加上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当家作主,过上了民主自由的新生活。牧业生产及各项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山河旧貌换新颜。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社会步入了新的建设时期,工农牧业生产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全盟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西部大开发契机,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在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高歌猛进,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阿拉善是有着厚重文化底蕴的地方。境内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曼德拉山岩画、古代长城、居延古城等遗址。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特有的地方文史资源和具有阿拉善地方特色的人文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地名文化,是历代阿拉善人民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易·贲》曰:“文明以上,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充分抢救、征集、整理、研究和编辑、出版阿拉善的文史资源,对于加快阿拉善盟乃至内蒙古自治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协阿拉善盟委员会自成立至2006年,文史资料委员会注重发挥这种优势,组织政协委员和各方人士,开展文史资料抢救、征集、研究,撰写文稿,先后编辑、出版蒙、汉文《阿拉善盟文史》16辑,为阿拉善盟的文化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书中撰稿人员均为所述事项的亲历人、当事人和见证人,或者是此事的采访者或研究者。各文稿内容多为某一方面的代表性资料或研究成果,有的甚至是一般读者难以知晓的珍贵史料,因而能够“补文献之不足,匡史书之谬论”,实为不可多得。《阿拉善往事——阿拉善盟文史资料选辑甲编》上、中、下册将以其特有的广泛性、地方性以及亲历、亲见、亲闻的真实性,成为阿拉善已有历史文献的重要补充,在阿拉善文史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阿拉善往事——阿拉善盟文史资料选辑甲编》上、中、下册是政协阿拉善盟委员会文史委员会策划编纂,在已刊行与新征的文史资料中进行筛选,并认真整理、编辑出版的。全书收录了上至清末,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文史资料,共154篇170万字,内容编排合理、资料翔实、文理通达,是一部社会价值与史志品位并容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乡土教材,它可以起到“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时间仓促和力量不足等客观因素,偏差遗漏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阿拉善往事——阿拉善盟文史资料选辑甲编》上、中、下册问世,是进一步搞好文史资料工作的新起点。编写文史资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我们要坚持不懈,努力挖掘,广征散存在民间的逸闻逸事,继续认真编写,丰富文化内涵,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拙笔赘文,权且为序。
2006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