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阿拉善往事:阿拉善盟文史资料
8871700000103

第103章 古居延与额济纳土尔扈特之来历

巴达拉虎 著 青格勒图 朝格图 译校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额济纳地区变成了北方民族匈奴的领土。据《史记》和《汉书》记载,早在秦时额济纳称为“流沙”或“弱水流沙”,到了汉初叫“居延”。居延地区从西汉到东汉的300多年是最为繁荣发展的时期。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1万从陇西出发,经现在的甘肃省山丹县境内的焉支山讨伐在居延的匈奴,收复了河西走廊以南的地区。汉朝打败匈奴,占去此地之后,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与河西走廊以北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汉朝又派戍边军18万到酒泉、张掖、居延等地,废止两县机构,建立了“张掖居延属国”,别领居延城。

从延康元年(220年)到魏晋时期,此地又称“西海郡”。永嘉元年(307年)以后分别由前凉张贵、后凉吕光、北凉沮渠蒙逊、西凉李暠等相继割据统治。北魏时为凉州所辖地。大约在公元590年间分别属甘州、肃州、吐蕃管辖。天宝二年(743年),唐朝在居延建立“宁寇军”,统管居延军事。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之后,吐蕃贵族趁唐朝内调驻守在沙州、北庭的何龙军队之机,侵占了甘州、肃州、凉州、瓜州、沙州、北庭等地,切断了长安和西域的交通。这条路被切断后,居延地区却成了通往回纥的主要关口。为此,在北庭、沙州的节度使也都通过居延与长安联系。大历元年(766年)以后,居延地区曾先后被吐蕃、回纥、契丹占领。

960年宋太祖登位,这里的党项人进一步养精蓄锐,不断扩张领土,将该地割据霸占,最后脱离宋朝统治,另立国家。那时居延地区位于它统治的北部边境,因此,景德元年到景德四年(1004至1007年)完全成了西夏国统治之下,西夏在居延地区建立了“威福军司”和“威福军城”等防守机构。

从1205年起成吉思汗大军先后四次路过居延攻打河西以北地方,1226年2月南征时占领黑城,以武力威胁西夏投降。元世祖皇帝忽必烈于至元八年(1271年)统一中国后,在居延地区建立了“亦集乃路总管府”,统管居延地区军政事务。1229年元太宗窝阔台继皇位之后,他的儿子阔端太子在这里建立“开府西凉”府,统辖当时的整个河西以北地区。1235年阔端太子带兵进入四川,他儿子哲别铁木尔继任,新建宫殿永昌府,又名为“汗宫”。

元朝的版图很广大,居延地区在元代时期成了与内地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中心和重要交通枢纽。

近代和最近几年从额济纳黑城出土文物中,曾获得诸多泥塑佛像、文律法典及汉文、藏文、回纥文、波斯文、党项文、突厥文著的经典,从而可知居延在西夏和元朝时期是土地肥沃、水草优美、五谷丰盛、买卖兴隆、香火旺盛的地方。

元朝破灭,黑城废弃后,明朝历史上没有修过黑城的事例。清代迁到额济纳河驻牧至今的土尔扈特部,是元、明时期在新疆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居住过的瓦剌部的一部分。后来这个部落分为准噶尔、和硕特、土扈尔特,杜尔伯特四部,这就是历史上的四卫拉特。这里面的土尔扈特部就是来源于元朝出现的客烈亦惕部落首领翁罕的后裔。他们驻牧在新疆塔尔巴哈台一带。翁罕的六世孙子马哈奇孟克有二子,长子叫博果鄂尔勒克,他有四子,长子叫珠拉扎干鄂尔勒克,他有一子,叫和鄂尔勒克。当和鄂尔勒克为土尔扈特部首领时,巴图尔浑台吉是准噶尔部的首领。此时正是准噶尔部的人口增多、畜牧大发展、草场窄小的时候,所以和鄂尔勒克拔起5万毡庐,率领所属20万,迁到沙皇俄国的伏尔加河(土尔扈特人叫伊济勒河)下游的广阔草原上生活。在一路上抢掠俄罗斯弱小国家,使它们顺从。当时沙俄与波兰之间发生战争,无法派兵阻战土尔扈特。在这种情况下,和鄂尔勒克,继续进攻到阿斯特拉罕,不幸的是在攻城中战死。和鄂尔勒克死后,再也无力入侵,就定居驻牧,也曾给沙俄几次出兵参战有功,所以得到沙皇俄国的特别关照。和鄂尔勒克有六子,长子叫书库尔岱青,书库尔岱青有四子,长子叫彭斯克、次子叫纳木扎拉(额济纳土尔扈特的祖先纳扎尔玛穆特可能是纳木扎拉之子)。彭斯克的儿子叫阿玉奇,阿玉奇有八子,长子叫贡扎布,贡扎布的儿子叫东如布拉西,他的儿子就是渥巴锡汗。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人认为他们是纳扎尔玛穆特之子阿喇布珠尔的后代。土尔扈特部在俄国时为维护自己的独立和自由,同沙皇的民族压迫和阴谋进行斗争,同时派使者与卫拉特部落联盟,同时与清政府经常取得联系。

土尔扈特人信仰佛教,常进西藏礼佛。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纳扎尔玛穆特的夫人领其子阿喇布珠尔和500多人,从万里之外来到西藏礼佛。阿喇布珠尔在西藏住了近5年以后,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起程返回。这时阿玉什汗和准噶尔之间正在发生战争,回路切断无法继续行程。于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派人到北京求见清朝皇帝,请求牧地,康熙皇帝同意了请求,并册封阿喇布珠尔为固山贝子,赏阿尔金山以东、嘉峪关以外的党河和色尔腾之间的土地做牧地。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阿喇布珠尔之子丹忠继位,因色尔腾距准噶尔近,怕准噶尔的干涉和威胁,禀报清朝政府要求内迁。雍正九年(1731年)清政府赏给额济纳河作为牧地。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式设立旗,名为额济纳旧土尔扈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