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人类一半是地球人一半是外星人
887200000090

第90章 超越生命法则 (1)

假如人人能活到生命的极限128岁,那该多好啊!那时我们会常常遇到这样的事:街角上一个80多岁的中年人正在伤心地痛哭。我们会问:你为什么哭呀?他说:我爸爸骂我了。又问:为什么骂你呢?回答说:因为我没有给爷爷买生日礼物。

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人人能活到生命的极限——128岁,这说明在此以前,我们基本上没有病痛,目前困扰老年人的许多疾病都不存在了,动脉硬化、骨质疏松、老年痴呆……统统见鬼去吧!我们再不用去关心头上的白发、脸上的皱纹,因为这些变化不会给我们带来老年疾病的痛苦,我们只需关心每一天的生活质量。

那时候人们不再惧怕死亡,因为死亡不再是大脑细胞的死亡,或者不是心脏停止跳动,而是阴阳——藏象系统与解剖生理系统同时的自然分离,那是一种彻底的消失、解脱,是九九归圆式的圆满结局。所以死亡是功德圆满、修成正果的解脱,人们不会再有恐惧,到了天年将近时,死亡会悄然来临,人们会像是在睡梦中一样,毫无痛苦。

人们会问:你说得这般热闹,我们能活到生命的极限吗?能!在人类生命的设计之初,我们就有了活到生命极限的可能,至少神奇医学——《黄帝内经》这样说。

保精养生

我们曾给衰老下过一个定义:所谓的衰老就是阳气(先天之精)耗散过速,衰老是一种机制而不是一种疾病。所以,避免阳气的过速耗散就是养生的目的。

我们曾一再说到,先天之精是不可能后天补偿的,它只有在人的一生中不断按固定速率在耗散。所以养生的目的并不是增加先天之精的数量,而是减少它的耗散速度,《吕氏春秋?尽数》说:“长也者,非短而续之也,毕其数也。”怎样来减少阳气的耗散呢?通过保养后天之精,就可以减少阳气的耗散。

先天之精的耗散速度,除了理论设计的平均速率之外,它还受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当后天之精不足的时候,先天之精的耗散速率就会加快,当人体五脏不健康时,它也会加速耗散。所以养生的第一要义就是保精,保后天之精,养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源于水谷,它是由脾藏从人们饮食中化取而来的。后天之精化成以后,就藏于藏象生命系统的五藏中,作为这个加工厂的原材料,在阳气的指导下,它可以转变成多种对藏象生命系统及人体有用的东西:

为了确保后天之精,首先要确保脾胃之和,这是生成后天之精的根本所在。但中医的五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是按五行的关系来运行的。脾胃属土,克它的是肾,它生的是肺,泄它的则是肝,生它的则是心。所以,光调和脾胃是没有用的,必须调和整个五藏系统。

从上表中我们看到,后天之精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脾藏化取饮食中的精华,一个是经络通过穴位直接吸取的宇宙精气。所以养生不仅仅要确保脾胃之和,还要调通人体经络,使其处在一个良好的接收状态中。《素问?剌法论》说:“是故剌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养真和神也。”

可见,简单一个养生,实际上就涉及了中医的全部内容。因此说中医就是养生医学也不为过,养好了生也就没有了疾病,哪里用得着治疗呢。

保养后天之精是养生的第一要义,这是我们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做到使先天之精不要过多流失。

生殖是先天之精流失的一大原因,它通过人类的性生活,在情绪激昂中悄然而逝,人们在得到欢愉的同时,也品尝着衰老带来的种种烦恼。所以房中养生术,经久不衰,并逐渐发展成了一门学科,名为房中术。

房中养生在《黄帝内经》里就有,比《黄帝内经》成书更早的马王堆出土医书中,涉及养生内容的就有6种之多,其中许多内容与房中术有关;《汉书?艺文志》中收录“房中八家书目”;后世又有假托黄帝向素女、玄女请教房中术的《素女经》;可见这门学问在中国研究时间之早。古代印度人也有保精长寿的观点,例如《禅定点奥义书》说:“虽在情女抱,精力不流漏,精力葆在身,何忧不长寿。”但材料最全的一部房中术著作却是日本人写的,北宋初年,日本人丹波康赖将中国相关内容汇集起来,写成《医心方》一书。

但中国的房中术并非要禁止人们追求欢乐,《抱朴子》说:人人不可断绝房事,阴阳不交则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因此,中国医学上的保精术不是禁欲主义,而是研究在欢乐的同时保全自己,这中间有许多技巧,这些技巧直到今天依然有指导意义。

关于房中术的其它技巧这里就不谈了,仅说说“八益”,即八种有益于男女身心健康的做法。

一是“治气”。这是平日的调理之法。每天早晨,挺直脊背,含胸垂帘,收敛肛门,俯身向下,以意念引导内气,下至阴部。

二是“致沫”。这是指女性的交合准备。交合时垂放臀部,伸直脊背,以意念引导内气至阴部,使阴液产生,男女双方气液相通。

三是“知时”。这是交合前的准备。相互爱抚,尽情嬉戏,男女双方都产生强烈欲望,然后把握时机进入。

四是“畜气”。交合时放松脊背,收敛肛门,以意念引导内气下行,使精气充满阴部。

五是“和沫”。交合时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速度要合适,出入疏密适当,缓和温润是其要旨。

六是“窃气”。交合时切忌贪欢恋战,要懂得及时收敛,当射精完毕时,在阴茎尚勃起时迅速离去。

七是“待赢”。当高潮渐时,要纳气运行于脊背,不动、吸气,导气下行,等待精气恢复盈满。

八是“定倾”。房事结束以后,不待阴茎萎缩即脱离接触,犹如将倾倒的东西扶正、安定。

保精是养生的总原则,节制房事则是主要方法之一。其实中国的养生十分丰富,例如养形一词,涉及的内容就有许多,比如针灸、服药、饮食、起居、衣着、气功等等,绝不能将养生仅仅理解为房中术之流。其它方法这里就不多说了,但关于养生与宇宙自然的关系问题再多说几句。

中医里有许多经文在论述养生的时候,反复讲到养生与自然的关系,例如:

《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夜卧早起……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升,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不但是《黄帝内经》,中国古代的养生学其实都十分注意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养生必须顺应气候、地理环境、节气、日月、四季等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将此概括为一句话: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以上是关于养精、养形。实际上,《内经》中最重要的养生理论,并不在养形上,而在于养神。

天人合一的境界

如果仔细研究《黄帝内经》有关养生的论述,我们就会发现,其实目前我们理解的养生并不全面,《内经》养生有两个十分明确的目标:第一个目标是通过养生达到人类寿命的极限,即健健康康活到120岁;第二个目标是通过养生使人类肉体超越生命的一般法则,达到某种无法想象的境地。

什么是超越生命的一般法则?

人总是要从食物中获得能量,其中包括大量的维生素及各种矿物质,现代科学曾将其精确计算为每天2700大卡热量。如果达到第二个目标,人体的生命机制就会发生根本变化,他们不用食用五谷就能满足身体的需要。

衰老是人类不得不面临的巨大痛苦,岁月的风霜会使挺直的脊背弯曲下来,春秋寒暑会使绝代佳人面目可憎……如果达到第二个目标,人就会返老还童,肌肤像处女一样洁白、柔美,时间会在眼前放慢脚步。

人类的身体总是有许多弱点,比如说每年总是感冒几次;柔软的皮肤总会被尖利的东西刺破,流出宝贵的鲜血;食道和呼吸道并用一条,一不小心食物就走错了门,抢救不及时就有死亡的危险……如果达到了第二个目标,人类就可以摆脱身体的缺陷,登高不发抖,入水不觉湿,入火不怕热,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对身体造成伤害。

人总是要呼吸的,一口气换不过来就有可能一命归西。但如果达到了第二目标,呼吸就顺畅多了,因为平常人都用口鼻呼吸,而你就可以用全身来呼吸,甚至脚后跟也能呼吸。

人生一世,最痛苦的莫如欲念,失恋是痛苦的,想当官没当上是痛苦的,想发财,门道不对入了牢房是痛苦的,疾病是痛苦的,面对死亡是痛苦的……如果达到了第二个目标,一切的痛苦皆随欲念的消失而消失,虚怀任物,大道自然,即使是死亡来临的时候,也抱着一种欣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