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诗宋词元曲-元曲(上)
8897100000034

第34章 张可久(1)

张可久(约1270—约1349年),字小山,一云名伯远,字可久,庆元(今浙江宁波)人。至元初,年七十余,还作过昆山幕僚。一生不得志,浪迹江湖,足迹遍及湘、赣、闽、皖、苏、浙等地,晚年居杭州。专写散曲,小令尤著,与乔吉齐名,李开先称“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乔梦符小令序》)。散曲集有《小山乐府》。现存小令八百五十五首,套数九套。

[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①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②倦天涯。孔林③乔木,吴宫④蔓草,楚庙⑤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⑥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注释

①人月圆:又名“青衫湿”。

②诗眼:此指诗人超脱的眼光。

③孔林:孔子的墓地,在山东曲阜县郊。林广十余里,相传孔子弟子从各自的乡土携树所植。

④吴宫:三国时吴国的宫殿。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匠。”

⑤楚庙:战国时楚国的宗庙。

⑥投老:到老。

赏析

此曲缅怀千古兴亡盛衰,极写山居的情趣。举三个古迹,以概其余。写山居生活,语淡情浓。前后对比鲜明,用笔清丽,淡雅脱俗。

[双调]水仙子·次韵①蝇头老子五千言②,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③健。赋庄生秋水篇④,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⑤,梦不到金谷园⑥,海上神仙。

注释

①次韵:即“步韵”。按他人所写散曲的曲调格律填写。要求严格,不仅要用其原韵原字,先后次序也必须相同。

②“蝇头”句:指老子著《道德经》,全书五千余字。老子,即老聃,春秋战国时楚人。蝇头,指小字。

③吟魂:作诗的灵感。

④秋水篇:《庄子·外篇》的一个篇名。它以齐万物、一死生为主旨。

⑤琼林殿:又称琼林苑,在宋代汴京(今河南开封)城西,是皇帝赐宴新科进士的地方。

⑥金谷园:晋巨富石崇所建别墅,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

赏析

此曲述志抒怀。反映了不慕功名富贵、超然世外的道家思想。寄情世外,风流自赏。含蓄有致,洒脱自然。

[双调]水仙子·归兴①淡文章不到紫薇郎②,小根脚难登白玉堂③。远功名却怕黄茅瘴④。老来也思故乡,想途中梦感魂伤。云莽莽冯公岭⑤,浪淘淘扬子江⑥,水远山长。

注释

①归兴:归乡时的感触、兴致。

②淡:清淡,兴味淡泊。不像台阁体那样华藻典丽。紫薇郎:唐中书省庭院常植紫薇树,故中书省又称紫薇省,中书郎又称紫薇郎。此处泛指文职高官。

③小根脚:谓身份卑微。根脚,指家世、出身、资历等。白玉堂:汉有玉堂署,后称翰林院。

④黄茅瘴:指荒僻瘴疠之地。黄茅,茅草的一种,多长在无人居住之地。瘴,瘴气,热带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⑤莽莽:茫茫一片。冯公岭:即石人岭,在杭州西湖。

⑥淘淘:同“滔滔”,大水貌。扬子江:长江下游江都至镇江间,古称扬子江。

赏析

此曲乃仕途失意、引退归家时所作,反映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表现了热爱故乡的无限深情。笔意畅达,声调响亮畅朗,声情并茂。末三句寄情于景,境界开阔壮丽,充满诗情画意。

[双调]折桂令·九日①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倦客③思家。翠袖殷勤④,金杯错落⑤,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⑦。

注释

①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又名登高节。

②强整乌纱:乌纱,帽子。暗用孟嘉落帽事:晋桓温于九月九日在龙山宴客,风吹落孟嘉帽,他安坐而不知觉。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整冠。”

③倦客:指长久在外的游子。

④翠袖殷勤:翠袖,女子代称。殷勤,情意恳切。

⑤错落:参差交错。

⑥“蝶愁”句:喻过时的事物。苏轼《九日次韵王巩》:“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⑦“一抹”两句: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赏析

此曲写重阳登高的情景和感受,突出倦客思家的主旨。极写“九日”的美好,以反衬游子的百结愁肠。对仗精美工稳,讲究炼字。写景情思绵邈,末三句尤倍增惆怅。

[双调]折桂令·读史有感剑空弹月下高歌①,说到知音②,自古无多。白发萧疏③,青灯寂寞④,老子婆娑⑤。故纸上前贤坎坷⑥,醉乡中壮士磨跎⑦。富贵由他,谩想廉颇⑧,谁效常何⑨!

注释

①剑空弹:借用战国时冯谖弹铗事。据《史记·孟尝君传》载,冯谖为孟尝君门下客,一日“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舆。孟尝君迁之代舍,出入乘舆车矣”。详见《战国策·齐策》。月下高歌:用春秋时宁戚遇齐桓公事。

②知音:知己者。

③萧疏:稀稀落落。

④青灯寂寞:指出家做和尚,守着青灯古佛寂寞一生。

⑤老子婆娑:指战国时楚人老莱子,避乱隐居蒙山之下,辞不就任。婆娑,舞姿。此指老莱子年过古稀,还着五彩衣,在父母前学小儿戏耍的传说。

⑥故纸:古书。坎坷:道路不平,引申为不得志。

⑦“醉乡”句:用唐马周事。《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得意时住新丰(今陕西临潼县东)旅舍,店主不理,他要了一斗八升酒独饮起来。壮士,指马周。磨跎,消磨时间。

⑧廉颇:战国时赵国大将,功绩卓著。后逃亡至魏,被谗不复被召用。卒于楚。

⑨常何:唐代中郎将。唐太宗下令百官论朝政得失,常何乃武人,马周为常何条陈三十余事。太宗感到奇怪,常何实情相告,遂立召马周,拜为监察御史。

赏析

此曲写自古“知音”无多的感受,抒发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愤懑和不平。借古论今,事例典型,含蕴深刻。感情激荡,格调沉郁顿挫。

[中吕]满庭芳·山中杂兴风波几场,急疏利锁,顿解名缰①。故园老树应无恙,梦绕沧浪②。伴赤松归子房③,赋寒梅瘦却何郎④。溪桥上,东风暗香,浮动月昏黄⑤。

注释

①利锁、名缰:喻为名利所控制。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②梦绕沧浪:指向往隐居生活。《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③“伴赤松”句:张良,字子房。刘邦统一天下后,他表示“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史记·留侯世家》)。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

④“赋寒梅”句:何郎,指南朝梁著名诗人何逊。他在扬州任法曹时曾作《咏早梅》诗,有句云:“冲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⑤“东风”二句:宋林逋《梅花》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赏析

此曲抒发疏解利锁名缰、急欲归隐故园的情怀。语言明丽畅朗,音节响亮优美。活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皆自然得体。

[中吕]普天乐·西湖即事蕊珠宫①,蓬莱②洞。青松影里,红藕香中。千机云锦重,一片银河冻。缥缈③佳人双飞凤,紫箫寒月满长空。阑干晚风,菱歌上下,渔火西东。

注释

①蕊珠宫:道教传说中的仙宫。

②蓬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③缥缈:隐隐约约。

赏析

此曲是咏西湖夜景的名篇,很有特色。想象丰富多彩,比喻新颖独特,幻想与现实相融合,使西湖夜景更加柔媚动人。

[越调]寨儿令·次韵①你见么,我愁他,青门几年不种瓜②。世味嚼蜡③,尘事团沙,聚散树头鸦。自休官清煞陶家④,为调羹⑤俗了梅花。饮一杯金谷酒⑥,分七碗玉川茶⑦。嗏⑧!不强如坐三日县官衙。

注释

①寨儿令:曲牌名。又名“柳营曲”。

②青门种瓜:用《史记·萧相国世家》记邵平事:秦东陵侯邵平,秦亡后在长安城东门种瓜,味甜美,时称“青门瓜”或“东陵瓜”。

③嚼蜡:味同嚼蜡,形容极其乏味。

④“自休官”句:以陶渊明白比。清煞,清闲得很。

⑤调羹:指烹饪饮食一类事。

⑥金谷酒:晋石崇金谷园中的酒。指美酒。

⑦玉川茶:唐诗人卢仝(tónɡ),号玉川子。他饮的茶又称“七碗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茶歌》末云:“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此指好茶。

⑧(插):象声词。

赏析

此曲写隐居田园的愉悦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弃。田园生活与官场生涯对照鲜明,笔墨酣畅。用典虽多,但纯用通俗口语,用韵亦带民间气息,本色当行,在小山乐府中不多见。

[双调]殿前欢·次酸斋韵①钓鱼台②,十年不上野鸥猜③。白云来往青山在,对酒开怀。欠伊周④济世才,犯刘阮⑤贪杯戒,还李杜⑥吟诗债。酸斋笑我,我笑酸斋。

注释

①酸斋:贯云石自号酸斋。

②钓鱼台:指严子陵钓鱼台,在富春江畔。

③野鸥猜:用鸥鹭忘机典故。鸥鹭忘机,指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后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④伊周:伊,伊尹,曾辅佐汤王伐桀,被封为宰相。周,周公,曾在成王年幼时摄行政事。后世伊周并称,指主持国政的“济世人”。

⑤刘阮:刘伶和阮籍,皆晋代竹林七贤中人,佯狂酗酒,以躲避政治迫害。

⑥李杜:即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赏析

此曲写隐逸山林,以诗酒自娱的情志。运笔工致精巧,庄谐相间;风格散淡闲雅,并略显豪爽之气。

[双调]殿前欢·离思月笼沙①,十年心事付琵琶②。相思懒看帏屏画,人在天涯。春残豆蔻③花,情寄鸳鸯帕④,香冷荼蘼⑤架。旧游台榭,晓梦窗纱。

注释

①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②“十年”句:白居易《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③豆蔻: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初夏开花,象征春光已残。

④鸳鸯帕:绣有鸳鸯图案的罗帕。

⑤荼蘼:草本花名。其花瓣较大,蕊紫色,枝条甚长。

赏析

此曲写对往日情人的思恋,反映了内心的无限伤感和惆怅。意境空灵蕴藉、凄清幽美,情韵缠绵隽永。

[双调]清江引·秋怀①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②,人醉黄花地③,芭蕉雨声秋梦里④。

注释

①清江引:曲牌名。

②红叶天:秋天。红叶,枫叶。深秋枫叶红遍,霜林如醉。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③黄花地:菊花满地。

④“芭蕉”句:刘光祖《昭君怨》:“疏雨听芭蕉,梦魂遥。”

赏析

此曲乃游子怀乡之作,极写接到家信后内心的悲愁,以景写情,物我交融。细腻动人,“雁啼”一联,堪称妙对。

[双调]清江引·老王将军纶巾①紫髯风满把,老向辕门②下。霜明宝剑花,尘暗银鞍帕③,江边草青闲战马。

注释

①纶(ɡuān)巾:丝带做的头巾。

②辕门:营门。

③帕:此指马鞍上的垫子。

赏析

此曲写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的晚境,感慨淋漓。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

[越调]小桃红·鉴湖夜泊①鉴湖一曲水云宽,鸳锦秋成段,醉舞花间影零乱②。夜漫漫,小舟只向西林③唤。仙山④梦短,长天月满,玉女驾青鸾⑤。

注释

①鉴湖:在浙江绍兴市南,传说因黄帝在此铸剑而得名。

②“醉舞”句: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③西林:西林寺,在新阳县内。

④仙山:指传说渤海中的三座仙山,即蓬莱、方丈、瀛洲。

⑤“玉女”句:传说西王母乘玉女驾驭的紫云车,由二青鸟陪侍。

赏析

此曲写鉴湖夜景,抒旷达出世的情怀。时空交织,虚实错落,跳宕多姿,宛若仙境,令人应接不暇。

[中吕]朝天子·湖上瘿杯①,玉醅②,梦冷芦花被③。风清月白总相宜,乐在其中矣。寿过颜回④,饱似伯夷⑤,闲如越范蠡⑥。问谁,是非,且向西湖醉。

注释

①瘿(yǐnɡ)杯:用楠木根做成的杯子。

②玉醅:美酒。醅,没滤过的酒。

③芦花被:用芦苇絮做的被子。

④颜回:即颜渊,孔子大弟子,仅三十二岁去世。

⑤伯夷:商代孤竹君长子。武王灭商后,与其弟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饿死。

⑥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

赏析

此曲以湖上饮酒为题,抒发安贫知足、自得其乐的胸襟怀抱。曲辞豁达明朗,流畅自然。

[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①绝顶峰攒雪剑②,悬崖水挂冰帘③。倚树哀猿弄云尖④。血华啼杜宇⑤,阴洞吼飞廉⑥。比人心,山未险⑦。

注释

①天台:山名,在浙江天台县北。瀑布寺:未详。内容与寺庙无涉,“寺”字疑为衍文。

②攒:聚积。雪剑:寒光闪灼的宝剑。喻群峰。

③冰帘:指瀑布。

④哀猿:叫声凄厉的猿猴。弄云尖:在白云缭绕的山巅啼叫、嬉戏。

⑤“血华”句:即“杜宇啼血华”,谓杜鹃啼血,鲜血变成了鲜红的杜鹃花。华,同“花”。

⑥飞廉:风伯,传说中的风神。此指风。

⑦“比人心”两句:谓同人心相比,这山峰并不算险恶。

赏析

此曲写天台瀑布的壮观,突出天台山的高险,并连类取譬,针砭世情,将写景和讽世巧妙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独出一格。笔势峭拔雄健,景观瑰奇,针砭有力。末句画龙点睛,振起全篇,近乎词中豪放一派。

[越调]天净沙·江上嗈嗈落雁平沙①,依依孤鹜残霞,隔水疏林几家。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注释

①嗈嗈(yōnɡ):鸟和鸣声。平沙:水边平地。

赏析

此曲写江上晚景和渔家生活。用白描手法,画面幽静生动,笔调恬淡轻快。

[双调]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①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②。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他得志笑闲人③,他失脚闲人笑。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