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讲的时候,假如你能够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图画语言”,那么你想不成功都很难。你可以一边演讲一边迅速地画出这些“图画语言”,以使你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了,而听众也会一步一步的在你的这些“图画语言”的引导下,最终清楚明了而且迅速地理解你演讲的意图。与此同时,听众也会在这一过程中领略到这些“图画文字”所特有的幽默。
以前,我曾专门雇佣了一位画家,让他和我一起奔走于大街小巷,对于一切我们认为画得不够完美的图画,我都让这位画家悄悄地临摹下来,等回去以后再把它加以完善,使之成为完美的图画。然后,我会在公众面前展示这些事情的本来面目。在我听说有了幻灯机后,我立马儿就去买了一台,有了它,我就可以把“图画文字”投影到银幕上了,就因为这样我的演讲变得更加吸引人也更加有效率了。后来,动画制作又问世了,我再一次有幸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到现在,我已经制作和收藏了许许多多的动画片胶片和大约六万多张幻灯片。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演讲都适合和需要借助“图画文字”,但是,恰当地使用它们,对于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对演讲的兴趣,进而使他们能够清楚明了地理解演讲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洛克菲勒先生桌上的硬币
洛克菲勒先生也曾经为《系统方法杂志》的专栏写过一篇关于演讲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他向人们展现了他是怎样利用视觉感官说明科罗拉多燃料和钢铁公司的财务状况的:
科罗拉多燃料和钢铁公司的员工和普通民众一样都坚持认为我们洛克菲勒家族通过股票分红的方式从公司攫取了巨额利润,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我们与公司的合作已经有十四个年头了,在这十四个年头里我们并没有得到哪怕是一分钱的股票分红。
在一次员工大会上,我特地实事求是地向员工说明了公司的财务状况:我首先拿出一硬币放在面前的桌面上,接着我从这堆硬币中拿走一部分,表示公司从总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支付普通员工的工资--这是公司最基本的一部分支出;然后,我又从剩下的硬币中再拿出一部分,表示公司支付给行政官员的工资;最后,为了表示还需要给各位董事支付一定的费用,我不得不把桌上所有的硬币都拿走了。随后,我向大家问道:“先生们,我们和其他的第三方一样都是公司的合作者,但他们却把所有的收入分光了,留给我们家族的就只有这个空桌面了,这难道是公平的吗?”
由于图画能造成这样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一些特定而简单明了的图画。因此,我们就必须事前尽可能清晰而鲜明地在我们的想像中勾勒出事务的形象,就仿佛中秋的圆月一样鲜明、一样令人久久难以忘怀。打个比方,一提到“狗”这个词,在人们的头脑中马上就会浮现出一些狗的图片--可能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哈巴狗,也可能是一只德国牧羊犬,还可能是一只凶猛的藏獒。但假如我说的一只“苏格兰猎犬”,那么在人们头脑中所浮现出来的图片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差别但一定要比笼统地说“一只狗”时要清楚明了得多。与此类似的是 “一匹棕色的苏格兰小马驹”与“一匹马”相比,“一只白色的跛了一只脚的母鸡”与“家禽”相比,前者都要比后者更能让人在头脑中构建一幅具体、生动而鲜明的图画。
善于运用不同词汇重申你的要点
拿破仑认为在修辞学中演讲者最应该注意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就是重复。他之所以有此认识,是因为他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演讲者对自己的演讲的主题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听众呢?这是一个未知数,加之要让人们接受一中新的思想不但需要一段时间,而且在这段时间里人们还必须对它进行坚持不懈的思考。简而言之,就是在演讲中,对于自己的重要观点应该一再地重申。当然,你没有必要用重复使用同一个词汇的方法来重申自己的观点,事实上,如果那样的话只会适得其反,你应该不断使用新的词汇,那样听众不但能记住你的观点还不会嫌你重复罗嗦。
刚去世不久的布莱恩先生曾经说过:
在演讲的时候,如果连你自己都对演讲的题目一知半解的话,那么,你又怎么能让听众理解你的演讲呢,正所谓“以己之昏昏,怎使人昭昭呢?”反之如果你对自己的主题理解得深刻透彻,则听众没有理由理解不了的。
在上面这段话中,最后一句和前面一句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但在演讲中,听众是无暇顾及这些的,也不会觉得罗嗦,听众只会感到自己对演讲者的观点更加清楚明了了。
在我还在学校教授课程的时候,几乎每一学期我都会组织一些演讲--假如在演讲中人们能够注意使用重复这一重要原则的话,那么他们就能使听众更加清晰透彻地理解自己的演讲意图了。但是,事情往往都是与人们的意愿相违背的,初学者忽视这一点,有成者不屑这一点,这太令人惋惜了!
运用泛泛的说明和具体的例证
为了使我们的演讲要点表达得更加清楚明了,我们完全可以采用把泛泛的说明与具体的例证相结合这个最容易也算是最保险的方法。那么,我们又如何去区分泛泛的说明和具体的例证呢?说白了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是泛泛的,而另一个则是具体的。
下面我们将运用一个例子来具体的分析这二者之间的差异以及如何才能恰当地运用者二者。请仔细分析下面这句话:
有些专业人士的收入是非常惊人。
这句话是否能使听众清楚明了地理解演讲者的意图呢?答案是否定的,而且,就算是演讲者自己也无法确定听众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阅历不同理解自然也就不同,在山区开诊所的乡村医生也许会理解为在城市里执业的年收入超过五千元的家庭医生,而一个事业成功的建筑设计师也许会理解为年收入超过十万元的同行者。所以,这句话是非常模糊和不确定的,很难给人们一个清楚明了意向,因此它的准确的涵义有待于用语句进一步界定:对于专业人士所指为何?“非常惊人”到何地步?都需要进一步作详细的说明。那么,就让我们接着看这句话后面的部分吧:
这些专业人士,比方说医生、建筑设计师、律师、职业拳击手、作曲家、小说家、剧作家、画家、演员、歌手等等,他们的年收入远远超过总统。
看了上面的话,现在我们是否能够清楚明了地理解演讲者的意图呢?毫无疑问,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虽然人们能够据此理解演讲者的意图,但它仍是不够详细的,并且缺乏具体的事例,这仍是一个泛泛的说明而已。比方说,它只是泛泛地说明了“歌手”怎么这么样,而没有具体地说明某个特定的“歌手”怎么这么样,如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等。
因此,这段话仍然是有些模糊的。那么,演讲者是否又紧接着做了具体的例证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往下看看吧:
大律师塞缪尔·昂特麦耶和麦克斯·史蒂沃年收入都达到了一百万美元;杰克·登姆普西的年收入超过了五十万美元;乔·刘易斯,作为一名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的黑人拳击手,在其二十几岁时处于拳击事业的黄金时间的时候,他的年收入也达到了五十万美金;据说欧文·柏林每年光是爵士乐就进账五十万美元;西德尼·金斯雷创造了一周进账一万美元的演出收入记录;H. G·威尔斯的自传为其带来了三百万美元的收入;迪欧·里维拉从其绘画中每年取得五十万美元的收入;凯瑟琳·康奈尔曾因嫌价钱低,而拒绝接每周报酬五千美元的广告。
至此,在演讲者具体的例证下,演讲者的所要表达的意图终于得到了准确、明了而又生动朴实的传达。
所以,在演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表达的具体、准确和明了,这不但能够使听众更加清楚地明白你的演讲意图,还能加深听众的印象、增强演讲的说服力,更能激发听众对演讲兴趣和热情。
不要效仿那高山上的山羊
威廉·詹姆斯教授,曾在一场专门对教师的演讲中特地停下来发表了一段评论,她说:在演讲时,演讲者应该围绕一个中心来讲,这个中心就是演讲要点,并且这个中心还必须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随后,他就为人们举了一个这样的范例演讲--这个范例演讲耗时约六十分钟。然而,最近我无意之间听到了一场限时三分钟的演讲,在演讲刚开始时,演讲者就提醒我们他的演讲一共包含十一个要点。
这也就是说,他要在十六点五秒的时间里说清楚一个要点!这是多么的令人难以置信啊!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就是这种和例子一样的错误--即使远没有达到例子那样荒谬的程度,使许多初学者在前进的道路上举步维艰。这样的演讲者就像航海者科克式的导游,他们总是试图让游览者一日游遍整个巴黎,或者是三十分钟之内观赏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这些是有可能做到的,但对游览者而言,这搜完全背弃旅游的目的的,旅游者既不会对游览对象获得清晰的印象,也不会获得一丝愉快的享受。很多的演讲就像这样的旅游一样,因为在有限的时间里包含了太多的内容而致使每一个内容都表达得不够清楚,最终导致了演讲的失败。在这样的演讲中,演讲者为了要讲完预定的各个要点,不得已只能采用蜻蜓点水的方式--飞快地从这里飞到那里,又匆忙地从那里奔向下一个地方,这多么像在高山上四处窜来窜去的山羊啊!
我们明白,大多数的演讲都应该短小精悍,因此,你在准备演讲时就应该把演讲的旁枝蔓节作相应的修剪,以使其符合短小精悍的要求。打个比方吧,假如你将要以工会为题发表演讲,那你就需要有所取舍,面面俱到地把它的来由、运转的方法、成绩、不足以及如何解决劳资纠纷等等都讲清楚是不可取。否则,几乎没有人能够明白你到底要讲什么,而你的演讲也只会变成一锅浆糊,越讲越糊。
所以,在准备演讲的时候,你就必须确定一个演讲的主题,并紧紧抓住这个主题对之进行深刻地阐述,这实在是一个明智之举。这样的演讲不但会让人们印象深刻、理解透彻,还易于人们记诵。
可是,如果你的演讲必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话,那又该怎么办呢?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在演讲结束的部分作一个简洁的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