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他乡聚会: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89298800000001

第1章 《大会纪实》:危急关头确定召开六大

1927年春夏,是中国革命史上最黑暗的时段。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搜捕和屠杀共产党员与革命群众。7月14日夜,汪精卫在武汉召开秘密会议,确定分共计划,提出“宁可错杀千人,也不使一人漏网”的口号,正式与共产党决裂。全国其他一些地方,在国民党右派把持和操纵下,也相继以残忍的手段进行“清党”。据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时的不完全统计,从1927年3月至1928年上半年,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者达31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2.6万多人。工会会员由革命高潮时期的300万人锐减至几万人。拥有1000多万会员的农民协会也基本上被解散。一时间,黑云压城,血流成河,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30多年后,毛泽东在接见外宾回忆当时的悲惨情景时,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我们共产党就像一篮子鸡蛋,被摔到了地上,绝大多数都被打烂了。当时在全党面前只有两条路,要么被敌人的屠杀吓倒,放弃革命;要么坚持革命,武装反抗。信念坚定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敌人的屠杀吓倒,他们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又继续战斗了。

1927年国共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走上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道路。在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以及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等关系革命成败的重大问题上,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认真加以解决。

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离开了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岗位。

为了总结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教训,纠正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的错误,确定今后革命斗争的方针,中共中央于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错误路线,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等人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面对形势和党的任务的巨变,中央临时政治局提出要在6个月内准备召开中共六大。

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正式作出《关于第六次全党代表大会之决议》,决定大会于1928年3月初至3月中旬之间召开。由于国内白色恐怖严重,很难找到一个能够保证安全的地方,所以临时会议没有把大会召开地点确定下来。瞿秋白曾提议将会议地址定在澳门,而多数人主张在香港,未能取得一致意见。

考虑到1928年春夏间莫斯科将相继召开赤色职工第四次大会、共产国际第六次大会和少共国际第五次大会,届时,中国共产党将派代表出席这几个大会,而且中共中央也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共产国际的及时指导,中央领导几经权衡,决定把六大放到莫斯科召开,并向设在莫斯科的共产国际总部发出了请示电。

1928年3月,共产国际充分考虑了中共和中国国内的实际情况,正式回电,同意中共六大移到莫斯科召开,要求当时的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周恩来等提前到莫斯科做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还点名要前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出席会议,但遭到陈独秀拒绝。

4月2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开会研究召开六大的问题,决定李维汉、任弼时留守,负责中央日常工作,邓小平为留守中央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