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的大明帝国
89452700000033

第33章 宗亲 勋贵 外戚

“儿臣今日到了皇叔那,才发现皇叔并非宗人府令的最佳人选。”同朱祁镇对席而坐,朱钲细声说道。

看一眼对面的小人,朱祁镇不屑的撇撇嘴,一个无君无父的逆畜怎么可能做好宗人府令?不过背锅倒是一个好人选,算是最他这些年的惩罚。

想着这些,突然察觉到没有后续了,朱祁镇不由的再次看向朱钲,随后就瞧见朱钲满脸笑意的看着自己。

朱祁镇好歹也是皇帝,微微一愣,然后就明白了朱钲的意思,朱祁镇不是合适的人选,但总要有这个人啊!而这个人……

“你准备让朕来当这个宗人府令?”朱祁镇皱眉说道。

“父皇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我大明能够压得住勋贵、外戚、宗亲的人不多,父皇绝对是其中之一……”

朱祁镇很是满意的点点头,这话倒是不错,大明内外,也就是自己才有这个能力,换做其他人,下面八成会阳奉阴违。

“那你有什么想法?”

实际上一开始朱钲说起宗人府新职责的时候,他就有些心动,不过既然朱钲准备把这个位置留给朱祁钰背黑锅,他自然也很乐意。

至于现在自己背黑锅?朱祁镇可和朱祁钰不一样,同样的事情朱祁钰来做那就是背黑锅的,但换成他,那就是父爱如山,替儿子来承担恶名。

皇帝永远不会错,同样的道理,皇帝的父亲也永远不会错。甚至如果两人之间真有一位错了,那也只能是儿子而不能是父亲。

叔叔……那自然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听到朱祁镇这样说,朱钲便明白此事已经稳妥,捋一下思路,朱钲开口说道……

明朝的没落,一来自严重的土地兼并,第二则是小冰河期,第三……那就是皇室的本身了。

朱家人别的本事暂且不说,这生孩子的本事那真的是一等一的强悍,很多本小说里都讲过,崇祯年间,皇室的数量已经超过十万。

十万是什么概念?幸好中期改了皇室的待遇,否则光着二十万皇室就能吃空大明的财政,而哪怕是改了,这也是每年皇室支出的大头。

为了避免第二个朱棣出现,朱棣更改了藩王的待遇,把他们当作猪圈起来养着,什么都不让做还不让外出,那能干什么?肯定就是生孩子了。

皇室里面的人才也很多,朱钲不想浪费这些人才,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想白白养活着他们,当然他们自己也不想白白的被养活,只不过没有努力的机会而已。

断掉他们的俸禄肯定不行,可是按照以前的自然也不行,让他们可以为官、可以为将、可以经商,这些庶子们肯定是愿意,可是削减俸禄必定会引起嫡系王储们的激烈反抗,尤其……朱钲还准备在爵位上动一动手脚。

皇帝的儿子一个太子其余亲王,亲王的儿子一个亲王其余郡王,郡王的儿子一个郡王其余镇国将军,镇国将军的儿子一个镇国将军其余辅国将军,辅国将军的儿子一个辅国将军其余奉国将军……

哪怕是最低阶的奉国中尉那也有俸禄,一两个不起眼,可是一两千个、一两万个呢?那可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最重要的是,他们什么都不做,都只是在家里躺着。

系统在身,朱钲并不在意这点钱粮,可是传统朱钲并不想维持下去,他又不用担心宗室有人造反,何必这样圈养着他们?

根据这些,朱钲把那天同朱祁钰说过的话重新说了一遍,朱祁镇觉得朱钲有些夸张,不过根据眼前来看,也的确有这个征召,各地的藩王府的确过于富裕了一些。

“你的意思是,允许他们经商、入仕途、从军?”朱祁镇有些犹豫的问道。

朱钲不容置否的点点头:“当然,皇亲外戚暂且不说,不过就是三代,爵位在身的勋贵也要经过严格的考核,考核通过且要有五年的从军生涯才能够继承爵位。”

“如果考核不通过,家中庶子、旁系也可,如果这也没有……那最多十年,十年后取消爵位。”

朱祁镇的眉头更深,他觉得朱钲的要求过于严苛了一些。

“父皇,爵位是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富贵,如果后辈连战场都不敢上,那还有什么资格继承爵位?”

朱祁镇陷入了沉思,他不是觉得朱钲的话有道理,而是想到了土木堡之变,如果勋贵们还都有先祖们的勇武,也许土木堡之战就不会发生。

张辅能力有,但是仿佛读书读傻了,那个时候竟然都没有想过夺权,而是任由王振胡乱指挥……

如果……

朱祁镇默默的点点头:“勋贵的确应该整顿了。”

朱钲不明白朱祁镇怎么就突然想通了,不过这对他来说是好事,话题自然也就继续了下去。

皇亲外戚那一天已经简单的说过,不过三代,国戚身份、驸马之孙享受伯爵待遇,国舅身份、驸马之子享受侯爵待遇、国丈身份、驸马享受国公待遇,着麒麟玉带。

勋贵也不用再多说,有能力就能继承爵位,没有能力……给你十年的机会抓紧时间,不抓紧的,自然等同于放弃爵位的继承。

至于宗亲,这也是最难的,毕竟这个帝国也有人家的一份。

亲王、郡王,这是今后仅有的两个王爵,日后皇子不册封爵位,新皇继位,其余皇子才授亲王爵位,亲王嫡子授郡王爵位,其余为宗亲。

宗亲如从军,大都督府有额外的一套武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分别对应一二三级将军和一二三级都尉。

也就是说,只要宗亲从军,可以直接入初级讲武堂,通过了初级讲武堂的考核毕业,那么最低也是奉国中尉起步。

且从军之后,只要没有惹麻烦,哪怕没有任何的功劳,宗亲也是三年一升,能熬18年,那镇国将军武勋妥妥的到手里。

这是从军,如果从政,那么宗亲的优势就在于他们可以直接入通政使司衙门担任通政使。

实际上通政使司衙门的通政使就是为这些勋贵、皇亲国戚、宗亲们准备的,如皇太子,年满16岁之后就会前往通政使司衙门担任通政使,一直到继承皇位为止。

如果皇太子未满16周岁,则由英国公、成国公、魏国公、黔国公其中之一代理。

不想去通政使司衙门的?其他的衙门也可以,但是主职不行(如知县、知府、地方某衙门的一把手),可以担任翰林院翰林(秘书)、刑部的书吏等等,不会是有权利的官职,除非你连续三年吏部考核均为乙等。

虽然没有权利,可一入仕途就是县级待遇。

再说从商,但凡皇亲国戚、勋贵、宗亲的身份,总资产达到一万两银子之前不需要缴纳商税。

听起来很不错,给足了特权,可是想一想现在的勋贵、皇亲国戚、宗亲的待遇,这些简直就是把勋贵、皇亲国戚、宗亲们往死里坑。

这个时候朱祁镇明白为什么一开始准备让朱祁钰来当这个宗人府令,现在又觉得不合适了。

一旦这些公布出去,各地各地绝对会乱成一团,首当其冲的就是宗室,造反的可能性不大,但联合起来进京求个说法有极大的可能。

那个时候首当其冲的就是宗人府令,如果是自己,估计到时候也就是哭诉一下,但换成朱祁钰……身死都有可能。

同样是龙子龙孙,你还是一个篡过位的,打死你又能怎么样?

至于皇亲国戚和勋贵,皇亲国戚靠的是皇帝的宠信,勋贵更不用多说,土木堡之战后,各个勋贵家中连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成年男性都没有,自然也没有力量反抗。

但还是那句话,没有力量反抗,不代表不能哭诉,当勋贵、宗亲们都联合起来哭诉的时候,想一想朱祁镇都觉得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