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忆
89469300000001

第1章 中原王朝(一)

公元九百零五年三月二十六日。唐帝国已经敲响了丧钟。

长安城内下着绵绵细雨,此时正是晚上八点钟上下。街上已经没有多少行人,商铺也几乎全部关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如今却没有一丝丝生气,退去了往日的繁华,留下的只有死气沉沉的压抑。

大明宫丹凤门没有了往日众多的士兵

只是在丹凤门前有两个守卫,甚至只有一个守卫手中握着一把剑,另一个守卫两手空空。这在整个唐朝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现像。

天空中不时闪过些许闪电,闪电并没有雷声,而是伴随着豆粒般的雨点击中地面。泥土混合着雨水的味道形成了淡淡的清香,这是皇帝最喜欢的气味,可是就连这种简单的需要他也满足不了了。

当天夜晚,年仅三十五岁的大唐皇帝李希突然架崩,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长安城,长安百姓纷纷走到大街上,不顾这大雨的抯挡,人们痛哭流涕,当然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

皇帝架崩,绝非是意外,而是死于一场谋杀、一场政变。而这件事情的起因完全出自一个人的手中,他权倾朝野,两代皇帝都在他的控制之下,而文武百官,甚至皇帝也只不过是他手中的一颗棋子。关于这一切,只是他一人知道,最后也只有他一人目睹了这一切。

十小时前……

“皇帝什么时候回来。”一个中年男性从口中发出了一丝低沉的声音,他就是当朝丞相刘如。

“皇上已经出宫一月,应该快回来了。”一个年轻的太监回答道。

太监看了看窗外站了起来,走到刘如面前说:“我看最好在路上就行动,皇上现在已经快到长安了,我看最好在路上就派人刺杀,到时候也好向百姓们交代,就说皇帝死在了回来的路上。”太监说完嘴角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不可。”刘如冷静的说道。起身之后走到了窗前,微微抬头看着天空,又把双手背到了身后再次发出那种沉着冷静的声音:“那帮大臣们可不好骗啊,要记住,我们的实力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虽然我有决对的实权,但既使是皇帝,也会有人不服,更别说我们了。”

太监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刘如看着太监,微笑着走到原来的位置坐下说:“关于这件事情,我们一定要小心为好。我十三岁就进宫,如今已经三十年了。这些年我目睹了很多权臣因此丧命,我没有什么太多的方法和经验,但是至少总结出了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是小心。要记住,比我们有能力的人要多的多,但是很多人都忘记了小心也是一种能力。”刘如平静的说道。

“我懂了,不能太冲动。”太监点头说道。

“哈哈哈哈。”刘如笑了起来,但是又很快恢复了之前的平静,巨大的反差让人难以猜测这个人。

“所以,一定要小心,无论什么时候。”

正值三月份,天气凉爽宜人。车马距离长安城已经越来越近,城中的百姓无不聚集到城门附近迎接皇帝的到来。眼下北方的少数民族渐渐崛起,但是却没有引起皇帝的注意,甚至连朝中的大臣们对此也是毫不在意。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而帝国最终的毁灭也恰恰是因为这种傲慢导致的。三十年前的长安城已经达到百万人口,而如今却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万人。城中大多房屋空空,商铺相继关门,但是长安城却始终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一点毫无疑问,也没有人敢否认。

战乱早已经结束了,大唐恢复了往日的和平,但是和平的代价是大唐已不在荣耀,没有了往日的地位与权力,没有了往日的繁荣与昌盛,留下的只有战争留下的灾难、痛苦、疾病、仇恨。而这一点,似乎统治者们没有意识到。

这个曾经有着辽阔的土地的国家,如今早已不复当年。千万百姓的死亡,似乎也没有引起皇帝的注意。而这一切都是对帝国最后的一击。

“还有多久能到。”皇帝说。

“回陛下,大概需要一个时辰左右。”太监说道。

“这些日子不在,不知道发生了哪些事情。”

“不会发生什么事情的,国内一切安好,丞相绝不会知道我们这次出游的真正目地是什么。”太监恭敬的说着。

“刘如。”皇帝冷冷的说,嘴角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表情开始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刘如。”皇帝又说了一声。

“皇上。”太监表情有些惊恐,他向后退了几步,双腿突然跪地带着哭腔说:“小的说错话了,还望陛下息怒,不要和奴才计较什么。”

“干什么呢,快点起来。”皇帝向太监招了招手继续说道:“在朕面前,你不用这么害怕。是你把朕带大的,朕没有什么朋友,你算唯一一个,以后不要称自己为奴才,你是朕的臣子,应该称自己为臣。”

“皇上,万分感谢。”太监又跪在了地上磕了几个头,快速起身。

大明宫内没有太多的守兵,他们大部分都选择跟皇帝出游,保护皇帝。这些士兵都是精英,是从百万士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四千人。前些日子,已经有三千人跟随皇帝出宫,现在正在回来的路上。

“我们尽量不要轻举妄动。”刘如说。

“丞相早已经吩咐过。”太监说道。

这个太监本名叫张成,十二岁入宫,如今已经整整十年之久。刚一入宫他就被刘如认为义子,随后便改名为刘成。那时的刘如并不是丞相,但也是朝中的大臣。许多人想要做他的义子,但是却只有张成被他承认。那时刘如还没有儿子,但是现在刘如已经有三个儿子。包括刘成在内,还有两个亲生儿子。至于刘如为什么要认张成为义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最为广泛的说法就是张成(刘成)本来就是刘如的儿子,而刘如为了让自己儿子进宫所以才伪造了一个身份,而且众多人认为刘成本身就是一个假太监。刘如做这一切,只是因为他不相信别人,所以才会往自己身边安排亲信,并且提拨亲信,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实力,其目地就是为了控制政权。然而这一切,是真是假也就没人知道了。

刘成绝非普通太监,既使有人怀疑他太监身份的真假,但是他的行为及声音却不像是假的。他年仅二十三岁,声音纤细、唇红齿白,无论身材还是样貌都像极了一个女人。但他又绝非外表那样的柔弱,看似手无缚鸡之力,却武艺高强。

他从十二岁起便习武,多年以来已经精通各种武术,但是他并不喜欢表现自己,所以宫中除了刘如以外没有人知道他会武术。他是刘如最亲近的人。

刘如身处太监总管之位,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官职。

“皇帝还有多久能到。”刘如又问道。

“一个时辰左右。”刘成看了看窗外,声音纤细眼神温柔的说着。

“成儿。”刘如走到了刘成变前说:“你是最信任的人。”

“我从小就没有爹娘,你也是我最亲近的人。”刘成说着,双眼中闪着些许泪花。“你就像我的亲爹一样,虽然我没有见过他。”

“知道我为什么认你为义子,而不是别人吗?”刘如微笑着说。

“不知为何。”

“因为你很像我年轻的时候。”

刘成有些疑惑,不解的看着刘如。

“我最欣赏的就是你的哪种不信命的精神,这和我年轻时很像。”

刘成点了点头沉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