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我真的真的不当皇帝啊
89479600000044

第44章 三面进攻

两万士卒攻城又能怎样,只要利用好城墙的优势,即使十万大军同时发起进攻,也能被几千人的守军堵住,城门撞不开,而士卒又不敢顺着云梯往上爬,这就是当前吴三桂军士卒的写照。

城下的哀嚎声让起义军士卒发出畅快的大笑,这些士卒不是心理变态,而是内心对胜利的渴望。

而武彦祖看得也想笑了,刚刚说自己有多牛逼多厉害,现在还不是无能为力。

被粪汁泼中的士卒不可能再被派上战场,估计他们以后在攻城的时候看到城上有液体飞来就会吓破胆子,何谈再让他们攻城,而且还容易得败血症一命呜呼。

轰然落下的大石将正在攀爬的士卒打了个措手不及,直接从云梯上落了下去。

这一日,已经日薄西山了,然而吴三桂军却依旧猛攻不休,战鼓声轰隆隆震动山河,吴三桂军将士前仆后继不断朝城头上冲来,呐喊声回荡在天地之间把战鼓声都给掩盖住了,这些吴三桂军将士简直都不要命了。

征南军和吴三桂军官兵奋力攻杀试图占领城头,而起义军士卒则拼死抵挡誓要消灭这些敌人,野兽般的怒吼声和着凄厉的惨叫声,只见刀枪碰撞寒光闪烁,血肉横飞之下双方官兵纷纷摔倒在血泊尸堆之中!

起义军拼死抵挡,城头上每一寸都在血战,双方阵亡将士的尸骸层层叠叠几乎铺满了城头,流淌的鲜血将城墙染成了斑驳的红色!

攻的一方全力以赴,守的一方舍生忘死,双方官兵都拼尽了全力。

吴三桂牙根紧咬,他这是在心疼,他知道经此一役,自己这次带来的那些跟随自己的士卒恐怕会所剩无几,不过还好,只要关宁铁骑没出什么事就可以,步卒死了还可以重新招,毕竟要想再培养出这样的一支骑兵队伍,恐怕还要花大价钱、费上许多周折才行。

吴三桂发现将士们的锐气也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了,当即下令鸣金收兵!吴三桂军和征南军缓缓退回了营垒。

此刻的城门上下,双方士卒尸体枕积,景象触目惊心,起义军虽然打退了对方的突袭,损失却丝毫不比对方少!

血水染红了城墙。然而残破的‘李’字战旗却依旧迎着旭日的阳光在城头上飘扬着。整整一天恶战,吴三桂军虽然兵力几乎高于李自成军,却没能攻破城池。

夕阳西下,只见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渠,被焚毁的登城车等攻城器具兀自在战场上烈烈燃烧着。

众人回到大营,征南军的将领纷纷攘攘道,比较这一战他们死了不少士卒,而武彦祖等人则默默地看着他们一群人在吵。

看着众人焦急的神情,吴三桂故作轻松的说道:“诸位不必惊慌,今日虽然没有攻下来,但是我肯定我们必胜,只要集中部队攻一个点,其余两个点佯攻,那李自成必定无精力对付我军。

吴三桂道:“俗话说得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我军内储备充足,不如以重赏赏赐攻城的士卒,第一个爬上城墙的人官升三级,凡击杀敌兵者,赏白银二十两,斩杀军官者赏白银两百两,若能斩杀敌将,则赏黄金万两!我相信,重赏之下我军将士必然人人用命,荥阳定可破!”

众人听了这话虽然还不至于相信,但内心多少也有点宽慰,大敌当前,征南军的将领等人也不再争什么面子。

同时吴三桂他也说明这次的行动,最好由几支部队协同行动,至于每一方出多少人,便由大家来协商决定。

众人皆点头表示服从命令,关键时刻,吴三桂从容发号施令,没有谁表示反对或是不遵从。武彦祖等人虽然不属公孙续的管辖,但是,吴三桂的办法也是挺有用的,他们也没有理由反对。

实际上吴三桂这一系列安排是相当合理,吴三桂坐镇中军,武彦祖的部队就不会扰乱到吴三桂军的行动。

毕竟武彦祖这些人不可能说为吴三桂军打头阵,这点其实都能理解。没有足够的利益诱惑,武彦祖也是不会拼命的。

其实这场攻城战,该怎么打,该怎么调兵遣将,早在吴三桂派出士卒第一次攻城的时候,武彦祖就已经有了对策,不得不说,武彦祖眼光犀利,他一下子就找出了李自成的弱点,然后就想到了应对的办法。

但是他就是不说,他到要看看吴三桂有什么办法攻破这座坚城。

亥时刚过,天空中便响起了一阵阵的雷声,而一场大雨也伴着雷声劈头盖脸的落了下来,而城楼上的灯笼不少,因此很清楚的看到在城门洞内有几十名起义军士卒在休息,而城墙上的起义军士卒也都躲到城楼内或是下了城墙,躲到附近的房子里边去了,所以城门上下的起义军士卒现在并没有多少,而且一个个都昏昏欲睡。

不久后肆虐了一夜的大雨终于停了下来,天空中密布的乌云也逐渐散开了,而且天也开始蒙蒙亮了。

吴三桂和武彦祖众人向城墙靠拢,鼓声如雷,号角连天,旌旗遮天蔽日,长矛如林,盾牌如山,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死亡的黑色。

没过多久,明军的战鼓声便在城池三面轰隆隆大响起来,同时一片片呐喊声传来,明军竟然同时从三面发起猛攻了。

武彦祖骑在战马之上,这次他的任务是进攻东门,武彦祖举起霸王枪一指城池,“前进!”

由于三千营组成的过千士卒举着大盾缓慢的前进如同一大群奔涌而来的野兽一般,脚踏地面发出轰隆隆的大响,气势惊人至极。

站在阵前的赵子龙,举起右手,扬声道:“放箭!”

盾牌后面弓箭手对准城头发箭,箭雨一波波洗荡过去。

李自成军兵力有限,明军四面猛攻,李自成军每个方向的兵力都显得非常单薄。恶战随即爆发,李自成军的士卒拼命发射箭矢,眼见射倒了无数敌军,可是根本无法阻止他们登城。

北面的城墙是明军的主力进攻方向,由吴三桂亲自负责的,所以承受的压力也是最大的,刘宗敏和李自成在城墙上毫无慌乱的指挥着士卒进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