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祚龙兴
89559500000027

第27章 龙兴对

刘洪静静听着父亲的诉说。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看到铁骨铮铮的父亲涕泗横流,刘洪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听完父亲的诉说,刘洪心里更是怒意滔天。

刘爷爷是来报丧的。

原来匈奴人刘渊以汉朝外甥的身份自立为王后,开始进据河东,在攻占蒲阪、平阳后,迅速招降河东、平阳属县各壁垒,上郡四部鲜卑陆逐延、氐族人单征、东莱人王弥以及石勒等人也都臣服于他,一时势力大涨。

刘渊野心也随之暴涨,已于去年冬天称帝,建立的国家居然还叫“汉国”,从此刘渊开始在黄河以北四处征战,打下来不少地盘,后来为方便进一步争夺天下,迁都平阳。

平阳,就是前世的山西临汾,而刘家封地山阳国则在河南修武县。两地直线距离仅仅不到四百里地,就这样,山阳国直接暴露在了匈奴人的铁蹄之下。

六月末,匈奴人兵临山阳国浊鹿城下,勒令山阳公刘秋献城投降,刘秋誓死不从。

山阳公虽然名义上有一郡封地,但是因为是汉室后裔,颇受忌惮,手中没有一兵一卒的军权。

刘秋只好率领百余家将誓死抵抗,从刘协逊位为山阳公后,历代山阳公皆爱民如子,深得人心,全城百姓扶老携幼,全民皆兵,尽数走上城墙抗击匈奴。

刘秋膂力过人,每战必身先士卒,先后打退了匈奴两次进攻,坚守城池一月有余,后来在第三次攻城时,被匈奴人一箭穿胸,当场身亡。

由于匈奴人叫嚣着破城后必屠城泄愤,全城百姓无一肯降,抱必死之决心,戴孝守城。

匈奴人本以为主将身亡,城池必定一鼓而下,不料山阳人意志坚定,不可撼动。又见浊鹿城虽小但却城高池深,骑兵又不善于攻城,只好绕过浊鹿城,向西侵略而去。

“公爷早就抱了必死之心,拒绝匈奴人诱降后,公爷就写了书帛。嘱托老奴,一旦他身死魂消,就立即来倭国请二爷回山阳继位,能抵抗就抵抗,不能抵抗就想法子把百姓们带到倭国。”

刘伯垂泪泣涕。

“二爷,我此次来,就是替公爷、替全城百姓来请二爷回乡,万望二爷垂怜,救救我等无依无靠的山阳百姓吧!”

刘智也抹抹眼泪:“兄长有命,做弟弟的不敢不从。洪儿,山阳百姓世世代代都视我们刘家为父母,值此危难之际,我不能不管他们,把你召回,就是和你商议此事,我决定择日带兵回国,想法子把百姓们带回来,这段时间就由你来坐镇龙兴吧!”

刘洪心道,正愁如何劝说父亲回师中土,如今机会就在眼前,怎么能放过:“父亲,此次回归中土,万里之遥,不如您稳坐龙兴,由孩儿代替您回中土救人吧!”

刘洪言辞恳切的祈求道。

刘智看着刘洪,又望了望刘伯和倭国使者,犹豫不决。

“父亲,孩儿经略北地,平虾夷,定北海,如今北境的气象,孩儿的才能,您是知道的,孩儿不是以前那个小孩子了,孩儿长大了!”

看父亲犹豫再三,刘洪生怕被他一口回绝,急切的说道。

刘智咬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好,洪儿,这次就由你来代替为父出征。我儿要切记,山阳百姓就是我刘家的子民,我们刘家就是山阳百姓的父母,到了中原,你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左右他们的命运,你一定不要肆意妄为,一切要以山阳百姓们的性命为重!”

“孩儿遵命!”

刘洪高兴的下拜在地。

中原,我终于要来了。

匈奴胡儿,也敢妄称天数,伪作汉祚,你们的末日到了!

“洪儿,着你迅速调取大舟,筹备粮草,集结军队,一月后回师西去,一定要把山阳百姓安全接回来。”

入夜时分,刘洪接到父亲传唤,要到书房议事,不知道为什么,父亲每次和刘洪谈话,都是选在夜间。

书房中,父子二人隔几对坐。

刘智问:“你打算要怎么做?”

刘洪答道:“父亲放心,我北境都护府有十余万带甲之兵,孩儿留五万人留守,其余五万余人得到命令后到龙兴集结,父亲阅兵后即乘船出发前往中土。”

刘智又问道:“洪儿,我是问你打算怎么做?”

刘洪心道,我这不都说了吗?

“船只的问题父亲也不必担心,我北境船屯今年计划建造的十条巨舟已经提前完成,之前父亲借给北境的八条巨舟也一并开来,龙兴港的两条巨舟留作机动,十八条巨舟,每舟可载三千人马,分两批渡海,足矣。”

刘智摇摇头,叹了口气:“洪儿,你还是没明白为父的意思,我是问你,到了中原后,你打算怎么做?”

刘洪愣了愣,答道:“自然是去山阳救人啊。”

刘智道:“知子莫若父,洪儿你素有大志,此次你非要替为父回中原,只怕不仅仅是回山阳国救人这么简单吧!”

刘洪被当场戳穿,有些不知所措:“父亲……”

“我原知道你其志不小,但也仅仅是以为你只是想在这海外,为龙兴城开疆拓土,不想你竟然志在天下。”刘智喃喃道,像是在对刘洪说,也像是在对自己说。

“父亲,您说的没错,孩儿确实不仅仅是想去救山阳的百姓,孩儿想救的,是全天下的百姓。

父亲,你我皆汉室后裔,不只是山阳郡,这全天下的百姓也都是你我的子民,为何独怜山阳百姓,而不怜惜天下百姓?

父亲,难道避居海外,苟全性命,就可心安理得看着天下百姓亡于铁蹄之下?天下百姓与一郡百姓,孰轻?孰重?”

刘智转过身去,似乎是不想听刘洪说这些。

刘洪站起身来,轻移几步,再次跪坐到刘智面前。

“父亲,难道您就没有过想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吗?”

刘智激动的站立起来,对刘洪喝到:“没有什么汉室了?大汉朝已经亡了,亡了!”

刘洪指着书房中巨大的地图问道:“那您告诉我这是什么?”

刘智顺着刘洪的手指看去,那是一张大汉疆域全图。

是啊,刚来龙兴的时候,自己也有过恢复汉室天下的想法,所以才在这里挂了这么一幅图,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的初心早就忘了。

“父亲,大汉没有亡,他一直活在百姓们心里。刘渊一介胡儿,以大汉外甥之名,不到一月就能聚拢数万人马,不就是因为大汉的影响力吗?”

刘洪走到地图下面,指着山东半岛对刘智说道:“父亲您看,八王之乱后,晋室衰微,兵员大大减少,所以刘渊十万人就敢与朝廷争雄,如今他们在中原打的一塌糊涂,青州正是兵力空虚,只要派一员勇将,从海上进入长广郡,在这里立住脚跟,一营人马就可横扫青州六郡。

然后以此为根据地,收纳流亡百姓,不断对外用兵。儿保证,最多十年,必能一统山河,重新恢复汉室天下,此乃天赐良机,我们岂可白白坐失。”

刘智思虑万千,对刘洪道:“只是我与你母亲就你这么一个独子,你若有什么闪失,只怕你母亲会……”

刘洪道:“孩儿是要坐镇指挥,又不是去两军阵前逞匹夫之勇,谁家做主公的不是被人彻底击败后才身死的?且不说天下间谁能有这个本事,就算有人能击败孩儿,咱们不是还能退往龙兴吗?进可攻,退可守,您还有什么疑虑呢?”

是啊,我还什么疑虑呢?洪儿已经长大了,不如就给他这个机会,让他放手一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