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西起湖北的应山,东经大悟、红安、麻城、罗田、英山、河南的新县、商城,至安徽的金寨、霍山、霍丘。此山古时设有十三关:即黄土关、平靖关、武胜关、九里关、大胜关、墨斗关、白河关、东黄土关、穆陵关、双庙关、长岭关、松子关、铜锣关。它横亘祖国大地中部,十三关扼南北交通咽喉,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它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的诞生地,也是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根据地。
大别山因何得名呢?这里流传着一则古老的神话:洪荒之世,天地浑然一体,亿万生灵被挤压在昏暗的天地之间。后来,一座大山用它的脊梁把苍天高高撑起,使天地分开,亿万生灵才获得光明。这座大山分出天和地,使天地有别,故名大别。据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董仁溥证实,早在20亿年前,当秦岭、祁连山、昆仑山还是一片水乡泽国时,大别山已拱起了它的脊梁。
大别山之得名还源于它是祖国南北水系的主要分水岭。
山北之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属于黄淮水系;山南之水往南流,注入长江,属于长江水系。如逢雨天,当我们背西面东站在黄土岭上(今河南省新田铺乡属地,即古之东黄土关),双脚跨岭南北,伸展双臂,滴在左臂之水往北,滴在右臂之水往南。这座大山分出南北水系,故名大别。
山名大别还因为古代大别山以北的中原地区为华夏氏族发祥之地,生产事业发展,文化发达,具有较高的物质文化。
而大别山以南的长江流域,相对于中原地区开发较晚,生产事业、文化水平比不上中原地区。尽管到商周之际,华夏族与长江流域各民族的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大别山以南的经济文化相当发达,几乎不亚于中原地区,但仍被中原地区的奴隶主及奴隶主政权顽固地视为蛮荒之地,风物别于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