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月明中山
89588900000050

第50章 好一出顺水推舟

眼见易恺等人没了踪影,楚桓立即停功,凝结在墨离手上的寒冰片刻消融殆尽。继而拱手一拜,“委屈了先生,虽我只用了三成功力,你却半年也恢复不了。”

墨离面色微微一沉:“任重而道远,区区小伤何足挂齿?可惜从今以后,墨离已死,只能潜首缩尾了。”

楚桓疑惑道:“其实先生完全没必要炮制这出苦肉计,大可跟着一道下山,帮助易恺完成扶赵弱秦的大计。”

墨离长叹一声,“有些事情明面上不好处理,暗地里却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易恺初去赵国,面对的是一群老奸巨猾的人,我潜伏暗处,岂不更加保险?”

“可是,易恺未必会按照你的计划,去帮助赵国抗秦。”

“他虽然聪明,但最大弱点就是义气,赵国公主屡次有恩于他,对其倾心爱慕。若我所料不差,他日必成赵国驸马。如此一来,怎能不效犬马之劳?”

听到墨离一番解释,楚桓认同的点了点头。继而拱手一揖:“先生用心良苦,且回山中修养,在下还有要事待办。”

“是何要事,竟要你堂堂鬼谷高徒去办?”墨离随口问道。

楚桓答道:“据探子回报,赵雍数月前微服出游,如今已至朝歌地界。家师命人装成赵成的人马前去刺杀,我得引着易恺一伙前去解救。”

墨离一番思忖,不禁叫绝。此举不但能够帮助赵雍扳倒权臣,还能给易恺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如此君臣初见面,亦是龙虎风云会,为他以后安身立命搭起一个一步登天的台阶,省去了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的诸多环节。

……

昔日的殷商故都朝歌城,繁华早已不再。此时作为魏国的领土,其衰败程度一如魏国的霸权,风光只属过往。就像曾威震一时的魏武卒,在经桂陵、马陵两场大败之后,基本上损失殆尽。原本计划重建,奈何财政窘迫,消耗不起庞大的军费开支。如此一来,强大无比的魏国成了四战之地,谁都可以想打就打,想和就和,完全没有主动权。

这是朝歌城内一家酒肆里两位酒客讨论的话题。

一人身材魁巍,燕颔虎须,一举一动无不透露出一种独特的尊贵与威严。而他对向坐着一名青衣长衫,身材修长的中年男子。

此二人,正是赵国国君赵雍与司寇田不礼。

大半年前,在经赵成的多番劝阻下,赵雍终于决定停止对中山国的战争,准备进一步扩大且巩固胡服骑射的成果。为使新法更加顺利的推行,领着新晋的心腹田不礼及十名卫士微服出游。从邯郸经晋阳入秦,扮作田不礼的随从前去讨要芈氏曾对赵锦许诺的上郡十五城。

初登王位的嬴稷,根本不理国家大事。几经推诿,便将这个难题扔给了宣太后芈氏和执掌外交的魏冉。

那日,田不礼领着赵雍持国书去见芈氏,芈氏想着新君初立,朝政不稳,逃到陇西的季君赢壮还在虎视眈眈的觊觎着王位。

此时与赵国翻脸并不明智,当即设下筵席,隆重招待,并许诺三月之内一定完成交付。

初入仕途的田不礼哪识芈氏的拖延之计?未曾询问赵雍的意见,爽快的应允下来。待到酒宴散罢,经赵雍提醒,才知中计。然而,使臣已经答应,万没有食言之理,就等上三月再看。况且国君同行,万一多生事端,身份败露,就更加大事不妙了。

田不礼走后,芈氏越想越奇。凭她一双慧眼,竟没认出田不礼身旁那个气度不凡的随从。心生疑惑之际,急忙召来魏冉前去扣留赵国使者。然而此时,赵雍已领着十余人离开了秦国,往着楚国地界而去。

后经多方打探,才知田不礼的随从果然是赵国的国君赵雍,气得她怒而拍案。

赵雍一行出了秦国,直奔楚地,继而游遍了韩、魏、齐等国。沿途考察了各国的为政举措,民生状况,为他坚决改革的信念增添了信心。

“依你所见,胡服骑射的阻力在哪?”赵雍眉头一沉,问向田不礼。

田不礼思忖片刻,答道:“当年秦国的商君变法,损害了太多贵族的利益,导致秦国大小内乱数十次。虽然君上的胡服骑射尚未动摇政治,只在军中推行。然而,那些权贵们却害怕您步步为营,逐步形成了秦国的变法局面。所以,他们是想把您的想法扼杀在萌芽状态。”

赵雍认可的点了点头,然而细细一想,要他对着那些王亲贵戚开刀,没有正当理由还真有点下不去手。

一行人离开朝歌,向着魏赵边境奔去。离国大半年了,是该回去看看了,顺便想想怎么抚平变革路上的那些障碍。

马蹄疾驰在官道上,扬起阵阵尘土,突然之间,尽皆勒马而驻。

“什么人?”卫士们亮出锃亮的兵器,打马上前护卫着赵雍和田不礼。

“此山乃我开,此树乃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去路上五名蒙面的黑衣汉子,个个扬刀立马,横在山道最狭窄的地方。

“大胆!区区山贼马匪也敢截道,活得不耐烦了么?”便衣的卫队长喝斥一声,扬着长剑策马而去。

一名蒙面人发出呵呵一笑,跟着打马迎上。

就在两马对向驶来之际,卫队长的长剑还没有挥下,对方剑影一闪,一道寒光掠过。冰冷的而锋利的剑刃已然刺进了他的胸膛。接着被高高挑起,抛掷到赵雍等人面前。

能保护君主的人,自然是万里挑一的高手,卫队长更是高手中的高手。然而,尚未算得上交手,便已横死,显然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马队受到惊扰,顿时发出数声嘶鸣。卫士们见主将战死,更要扛起保卫君主的责任。当即五马并列排开,向着敌人冲杀过去。

五人过去,五人回来,不过都是被扔回来的,而且是不会动的那种。

赵雍立刻明白过来,这些人不是山贼,也不是马匪。否则,不会有这么高的武艺,纵使求财也不会胡乱杀人。排除了这种可能,明显就是针对自己的刺客了。

细思之下,神色骤变,调转马头便走,田不礼和仅存的四名护卫紧跟其后。

蒙面人哈哈一笑,大手一挥,纷纷打马追去。

天不遂人愿,运气背连喝凉水都塞牙。赵雍荒不择路之际,莫名其妙的跑进了一条死路。前有高山阻道,后有追兵来袭,无奈的向着山谷一声疾呼:“谁能救我赵雍,寡人的江山与他均分——”

“哈哈哈——”谷口里响起一串得意的笑声。为首的刺客纵身下马,对着赵雍拱手一拜,言道:“君上莫怕,小人的剑很快,只需轻轻抹过脖子,一点都不疼。”

赵雍闻言,更加应证了当前的揣测。这人意图明显,还认得自己,想来一定是朝中某人干的好事。当即问道:“本君已是将死之人,阁下能否让我死得瞑目?你等到底受谁的指使?”

蒙面人仰天一笑,摇头言道:“君上未死之前,在下不会透露任何消息。要怪,只能怪你刚愎自用,一意孤行。”

“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这不是赵成时常教训他的语气吗?莫非,要杀自己的人竟是自己的亲叔叔?

他恍然大悟,然而为时已晚。愤怒的拔出腰间配剑,缓缓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且慢!”田不礼扑通一声跪下,“君上要死,就让臣死在你前面,生报不了您的知遇之恩,死后愿做先锋,为您开道探路。”

赵雍缓缓放下佩剑,感念他一片忠心。言道:“恍忽间,寡人想明白一些事情。自我十五岁即位,历经重重险阻,全都克服了过来。今日身处绝境,怎能就此认命?”继而扶起田不礼,拔出他腰间的佩剑,交到手中。“你我君臣同心,宁死不屈,就算死,也要光荣的战死。”

田不礼听得热血翻涌,咬了咬牙,抬手一拱,“请君上下令,臣必死战不退。”

赵雍哈哈一笑,环视着田不礼和四名卫士,继而长剑一指,高呼一声:“众军听令,血战到底!”

田不礼和四名卫士握剑在手,异口同声的高喝一声“得令!”继而一字排开,蓄势待发。眼里、脸上,全都写满了视死如归。

刺客首领见状,不由得欣赏的点了点头。暗自思忖道:“他若就此抹了脖子,那便是老师看走了眼,逆境求生者,往往才能成其大事。看来,老师的眼光不错,这赵雍必是一代雄主!”

赞赏归赞赏,装模作样的总要攻上一番。越逼真往往越有效果,更能让他坚定信念。何况,他早已下达命令给下属,绝不容许伤到赵雍一根汗毛。

“杀!”在刺客首领的一声命令下,四名下属拔剑上阵,自己只在一旁远远的观看。

两军对阵,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然而刺客们却频频留手,在自身不受伤害的前提下。

“大胆刺客,休要伤我兄长!”就在两队人马拼杀之际,谷口传来一个熟悉的女子声音。赵雍抬头望去,不禁喜极而泣!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赵锦领着二十多人的卫队打马而来。

“哈哈,锦儿来得正巧,寡人命不该绝也!”当即来了精神,振臂一呼,领着田不礼等人再次迎向敌人杀去。

赵锦一声令下,卫队率先出击。然而驻守在谷口那名首领却淡定得不以为然。只见他提劲运气,双掌齐发,迎面而来的五六名战马以及骑士纷纷跌倒。

“看来是个绝顶的武林高手,内功深厚无比,却看不出是哪家路数。”墨小玉骑在马背,低低向着易恺说道。

“管他是谁,先碰一磁再说,救人要紧……”说话间,易恺疾从马背跃起,同时祭出赤剑凌空飞起。

刺客首领呵呵一笑,猛的推出一掌,将那赤剑挡在三尺开外。

易恺双脚落地,往着剑身再注一力。本以为会有一场恶战,不料那刺客竟然收手而立,装作很是慌张的样子。赶紧命令手下:“快撤,遇到硬茬了。”接着便见几人展开轻功,往着十数米高的山崖上奔去。

易恺有些疑惑,仅从那些人的轻功修为而言,武功绝不在自己之下,为何如此仓皇而逃?然而,疑惑归疑惑,只要救出赵雍便好。

剌客们奔上山崖,白面鬼楚桓早已等侯在此。迎着剌客首领抬手一拱,言道:“师兄演技不错,此事大功告成,接下来就该轮到他去发挥了。”

剌客首领揭下面纱,露出一张奇黑无比的面容。“师弟若不及时引来易恺等人,只怕是这戏再也演不下去了。”

此言一出,惹得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便是鬼谷门仅存的两位高徒,秦惑与楚桓。两人早已商量好在入赵的必经之地进行刺杀,并在山谷出口处布好了迷魂阵,引着赵雍走向绝路。而楚桓则一路跟随易恺等人,到了约定的时间,抛出一张“救驾勤王”的信条,继而消失无踪。